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1951年10月建于上海。建馆时仅有图书55687册,系大夏大学图书馆旧藏。1951年冬至1955年底,陆续接收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系科的图书313642册。至1990年,馆藏269.85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65.13万册,外文图书36.36万册,期刊合订本40.28万册,线装古籍27万册,视听资料20550件,缩微资料1025件。教育学、心理学图书有42257册,地学图书有33058册。参考工具书和地方志收藏较多。线装古籍中有善本1000多种,其中有《唐颜真卿多宝佛塔感应碑》拓本、《西汉详节》、福建《三山志》等。

馆舍面积 21660平方米,设17个阅览室,读者座位2215个。1990 年接待阅览读者47.42万人次,出借图书24.54万册,接待咨询5650 人次;通过国际联机检索终端检索课题50个,提供文献2000条;播放视听资料30场,观众 1500余人次; 静电复印 25万页; 缩微翻拍、冲洗、复制系统和语音听音设备开始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服务。

该馆设有采访、编目、流通、阅览、期刊、 古籍、咨询情报、现代技术等 8个部及办公室、公共文献检索课教研室。1990年有工作人员134名,其中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副教授10人,馆员、工程师30人。

该馆于 1989 年底建成了计算机文献综合管理系统“ILIS”,主机可进行文献采集、编目、流通、期刊管理、书目检索等的数据处理。1977年起开展国际图书交换工作,交换单位48个,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100多个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每年互借图书2000册左右。至1988年底,馆内人员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文章285篇,出版《胡适著译系年目录与分类索引》、《〈传记文学〉索引》、 《1921~1922 〈申报〉索引》等图书 13种。馆刊有《新书通报》和《图书馆信息》。(见彩图)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逸夫楼夜景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