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广告吃药

当前各种媒体上的药品广告不少,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对药品广告进行严格审查,仍有“挡不住鬼子进庄”之势。君不见,只要您打开媒体,明星、名人喋喋不休地向您介绍药品,俊男靓女起劲地向您推荐药品,连老人孩子也言不由衷地称赞某种药品的功效,似乎他们所宣传的药品都能药到病除。于是,有人信以为真,照方抓药,结果常是吃完广告药又想买“后悔药”。

某单位退休干部沈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来坚持治疗,病情控制得不错。某天沈老先生看见电视广告上介绍一种降糖新药,说是与某国合资生产的最新产品,降糖效果极佳,还有治本之功效。一直为糖尿病困扰的沈老先生被广告宣传说动了,尽管这种药价格不菲,老先生还是按照药品说明买了一个疗程的药量。从服药的第一天起,老先生就感到胃不舒服,但他还是坚持吃完了一个疗程的药量。到医院一检查,各项指标不但没降,个别项目还有所上升,特别是老先生原有的胃病加重了。沈老先生不明其故,问大夫,大夫告诉他,老先生吃的这种药确是一种新药,临床实用证明对一部分糖尿病人有效果,对一部分人不适用。因为它对胃有刺激作用,沈老先生有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故不适合用这种降糖药。老先生闻言,连叹花钱买罪受。

患者不要看广告吃药,这是因为药品广告虽然有传播药品信息的作用,但它更多的是注意宣传上 的商业效果,所要达到的是销售上 的商业目的,与患者所期望的治愈 目的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广告做为 一种宣传手段,常常要体现某种艺 术性,难免有夸张、夸大优点、放大 功效等片面之词,而对药品的不适 应症、副作用等一般都含糊其词或 干脆避而不谈,给人以“这药不错, 不妨买来试试”的误导,忘却了“是 药三分毒”、药可治病,也可致病的 常理。最后,看广告吃了不对症的 药,破费钱财不说,往往贻误病情, 雪上加霜,把小疾酿成大患,到时悔 恨都来不及了。因此,人们有病吃药,还是多听医生少信广告为好。

患者要减少、避免照广告吃药的事发生,平时有三点要注意:一是不要盲目轻信。要明白,商家做广告为的是利润,患者买药为的是治病。一种药品的适应症是有限的,而一种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情况就会变得千差万别,治病只能因人而宜,不可能一药治百病。二是患者对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过于自信,不要认为自己患病多年,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已“久病成名医”,这是不对的。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药品新技术不断涌现,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把握。患者用一知半解的医疗常识就为自己下药,是要冒自误风险的。三是莫要有病乱投医。急于治好病,一听说那有个什么新方法新药品,就想找来一试,把自己本来不太健康的身体当试验田,这最要不得的,早晚会出事的。

分类标签: 养生 沈老 药品 广告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