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统计的发展历程

农业保险统计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的农业保险统计的发展是与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以单一公司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业务统计

自1982年我国恢复开办农业保险业务起,业务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到1992年农业保险保费收人达到8.62亿元。但随着政府扶持措施的减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型,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导致业务逐步萎缩。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人下降到3.87亿元。

此时期农业保险的统计是以单一公司为主导的比较完善的业务统计体系。由于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建设兵团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统计的内容以单一公司为主导,统计指标主要是承保数量、保额、保费、已决赔款、已决赔案数量和件数等业务指标,统计险种包括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其中,种植业保险划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森林、农作物火灾和其他作物保险,分别统计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主要产品的保险4养殖业保险划分为大牲畜、小牲畜、家禽、水产养殖和其他保险,分别统计牛、猪、羊、鸡、虾类、鱼类等的保险。

(二)2000年-2006年:农业保险统计的薄弱时期

农业保险业务一直萎缩,直至2004年,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才重新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随着保监会批准设立四家农业保险公司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强,农业保险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

此时期农业保险统计由于长期的业务规模萎缩,仍处于薄弱时期。保监会成立后,加强了对农业保险财务的分险种核算,要求保险公司对种植险和养殖险的经营结果进行统计,但在统计险种上,没有明细到各种作物和畜别,且没有承保数量、农户户次等数量指标。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统计分类和标准并不统一,甚至很多业务数据由于制度和经营模式的原因游离于公司的业务系统之外。

(三)2007年至今:农业保险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时期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并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在6省区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能繁母猪保险。各地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的政策引导下,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使农业保险出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53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5倍多。

与此同时,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统计制度被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12月,保监会颁布了《农业保险统计制度》,在明确统计方式、统计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基础上,重点丰富了统计的内容。在统计险种方面,规范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分类,明细至各种作物和畜别,根据是否接受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措施划分为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并把涉农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进行统计。。在统计指标方面,新增了“承保数量”、“参保农户户次”、“受益农户户次”、“受灾面积”、“政府补贴”等农业保险所特有的业务指标,以反映农业保险覆盖面、政府扶持等情况。在统计报表方面,划分基础表和分析表两部分,其中,基础表又划分为业务表和财务表,反映农业保险经营和核算的各方面情况。另外,新增了险因情况、疫病损失情况和防灾防损情况的统计,以掌握农业保险的风险分布和对社会的贡献度。各保险公司自2008年起,统一执行农业保险统计制度,每月向保监会报送农业保险数据,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数据体系。

分类标签: 保险 农业 统计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