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溃疡发病中的地位是什么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寄居于人胃粘膜上皮的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胃病患者的胃粘膜中首次分离出这种细菌,并提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人的胃粘膜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其能在酸性胃液中存活是由于它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保护层。幽门螺旋杆菌一旦进入胃内,便粘附在粘液层,通过其外层的植物血凝素选择性地与粘液层和上皮细胞膜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结合。现已发现了一些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尿素酶、致空泡样变细胞毒素、脂多糖内毒素、蛋白酶、脂酶和磷脂酶A2等,这些物质皆可作为炎性介质。在幽门螺杆菌粘附的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丧失,细胞肿胀,表面不规则,细胞内粘液颗粒耗竭,呈空泡样变,细菌与细胞间形成粘着蒂和浅杯样结构。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十二指肠与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90%以上与80%,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可改变溃疡病的自然病程,对其根除可治愈溃疡病,停药后溃疡的复发率甚低。当前不少学者提出“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溃疡形成”,“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没有溃疡”。这些都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溃疡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分类标签: 幽门 螺杆菌 细胞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