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休的作用和功效

蚤休为百合科植物蚤休(七叶一枝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我国分布甚广,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原植物生于山坡林下或阳坡杂林下。喜冷凉阴湿环境,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临床用名有蚤休、重楼。

作用1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蚤休有广谱抗菌作用。在试管内,对志贺痢疾杆菌、施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有人认为,对化脓性球菌的抑菌能力较黄连为优。但亦有人用煎剂未能证明其有抑菌作用。

蚤休水或醇提取物对甲型及亚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作用与蚤休中所含鞣质有很大关系。醇提取物7.8mg/ml 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而同浓度水煎剂则无此作用。

2、抗蛇毒作用

蚤休对小鼠蝮蛇毒、眼镜蛇毒中毒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抗蛇毒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甾体皂甙和氨基酸。

3、镇静、止痛、抗炎作用

实验证明:蚤休甙能使小鼠的自由活动减少,明显增加巴比妥钠的镇静作用。并有镇痛作用。煎剂对右旋糖酐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对抗作用。

4、止咳、平喘作用

蚤休煎剂给小鼠灌胃,对二氧化硫引咳的小鼠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但无祛痰作用(酚红法)。水煎剂或乙醇提取物对组胺所致豚鼠实验性喘息有明显的平喘作用,以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最强。提取物(共5种)在1/2~1/5半数致死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死量的氨茶碱相似。

5、对平滑肌的作用

本品煎剂和皂甙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皂甙对离体兔耳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收缩作用。能使实验动物子宫肌收缩,对子宫的作用较强而且持久,但较大剂量亦不易引起子宫肌强直性收缩。蚤休促进子宫收缩的化学成分存在于其苦味部分,其机制为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

6、其他作用

本品具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大鼠灌胃可明显减低其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此作用可能与甾体皂甙具有激素样作用有关。

有报道指出,采用七液一枝花根茎提取的总皂甙1 000、500mg/kg给小鼠灌服,可使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明显降低;300mg/kg灌服,可使兔凝血时间缩短。报告者认为,总皂甙的止血作用可能是通过加速血液凝固或收缩血管而减慢血液流速,或使血管壁致密而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总皂甙有雌激素样活性,有利于因雌激素低下而引起子宫出血的病人。总皂甙对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这对减少产后出血有一定作用。

抑精试验表明:七叶一枝花提取物对大鼠精子20秒内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0.6%,对人精子20秒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2%。阻抑受精试验表明:对家兔阴道给药100mg/只,抑制受精率为60%。

本品提取物对肉瘤180、肉瘤37、实体型肝癌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2

摘自《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1、蚤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试管试验表明,100%重楼制剂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化脓性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黄连。

1、10000~1:100000浓度可抑制甲型及亚洲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能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京科68-1株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仙台株。是所试验的122种中药中抗病毒作用最强的一种中药,其所含的丹宁酸与抗病毒作用有关。

2、蚤休乙醇提取物及重楼总皂甙均有较强的平喘、镇咳作用。

3、蚤休有镇静、镇痛作用。

4、蚤休对右旋糖酐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对抗作用。

5、蚤休有收缩子宫作用。蚤休能兴奋大鼠及人的离体子宫或家兔在体子宫,使节律加强,幅度加大,肌肉张力增高,且随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其作用持续较久。其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在于其苦味部分。

6、蚤休有止血作用。

7、蚤休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从蚤休中分离得到类固醇甙,在标准培养液中,可使培养小鼠的胎鼠心肌细胞搏动停止,但搏动数没有变化。在低钙培养基中可使降低的心肌搏动数得到恢复。本品还可减少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面积,具有降血脂作用。

8、蚤休还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杀精子、抗蛇毒作用。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中药大辞典》中认为蚤休有以下功效: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

《中华本草》中认为蚤休有以下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另有中医名著阐述其功效如下:

1、《神农本草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2、《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3、《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

4、《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

5、《本草纲目》:“去疟疾寒热。”。

6、《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

7、《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8、《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

9、《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10、《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11、《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神农本草经》治惊痫,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痫,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名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