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玉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时,只有满足玉米各阶段对温度的不同要求,才能协调并促进其生长发育,最终获得理想的产量。

  一、播种到拔节

  玉米子粒播入土中后,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温度达到6~7℃时即开始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容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霉烂。所以在田间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对种子的发芽比低温直接对种子发芽的为害性更大。

  玉米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8~35℃。但在生产上晚播往往耽误农时,而过早播种又易引起烂种缺苗。通常把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在10℃以上的时期,作为春播玉米的适宜播种期。

  我国北方春季温度上升缓慢,在正常播期范围内,播种到出苗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约15~20天,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土壤温度对播种到出苗所需时间的长短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时土壤温度的升高,玉米出苗、拔节的速度加快,所需的天数减少。玉米苗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生长发育均不利。

  由于玉米苗期是以根系生长为主,因此土壤温度状况对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土壤温度在20~24℃时,玉米根系发生较快,且较为健壮。而当土壤温度较低时,即使气温适宜,也会影响玉米根系的代谢活动,影响磷向地上器官的转移和各种含磷有机物的合成。磷素营养不足,又影响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致使玉米苗色变黄、变红,同化作用减弱,生长迟缓。当地温下降到4.5℃时,玉米根系完全停止生长。

  玉米苗期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如幼苗在一2~一3℃时虽然会受到伤害,但如果及时加强管理,或低温持续时间短,气温回升快,植株还可恢复生长,对产量影响不会很大,如果后期受到低温冻害,则会导致玉米在成熟前死亡,对产量影响更大。因此,在生长季节短的春播玉米区,早播虽然会使幼苗遭受短期春霜为害,但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要比因晚播而受后期秋霜为害的影响轻得多。

  二、拔节至抽雄

  春玉米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8℃时开始拔节。这一时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成正相关,即温度越高,生长愈快。所以穗期在光照充足,水分、养分适宜的条件下,日平均温度在22~24℃时,既有利于植株生长,也有利于幼穗发育。

  三、抽雄至成熟

  玉米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为26~27℃,此时空气湿度适宜,可使雄、雌花序协调,授粉良好。当温度高于32~35℃,空气湿度接近30%,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雄穗开花持续时间减少,雌穗吐丝期延迟,而使雌、雄花序开花间隔拖长,易造成花期不遇。同时,由于高温干旱,花粉粒在散粉后1~2小时内即迅速失水(花粉含60%水分),甚至干枯,丧失生长能力;花丝也会过早枯萎,寿命缩短,严重影响授粉,而造成秃顶、缺粒。因此,及时灌水,提高土壤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可以减轻高温干旱的影响。

  玉米子粒灌浆期间,要求有较适宜的温度,以促进同化作用。这一时期,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22~24℃。在此范围内,温度愈高,干物质积累速度愈快,千粒重愈高。反之,灌浆速度减慢,经历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千粒重降低。当温度低于16℃时,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淀粉的合成、运输和积累。由于低温使灌浆速度减慢,延迟成熟,故易受秋霜为害。当温度高于25℃以上时,又同时遇到干旱影响,将使子粒迅速脱水,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因此在温度低于16℃或高于25℃时,都会使子粒秕瘦,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分类标签: 玉米 温度 影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