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市机简介

大利市机简介

凡沿用“大利市”交易报价系统,直接接收香港联合交易所计算机终端机发放信息的报价机,均一律泛称为“大利市机”。

2003年7月4日当天收市后,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堂的大利市机,又称大利市终端机,终于在投入服务17年后光荣退役。

大利市机原采用的Teletext科技在欧洲开发,以电视讯号传送信息,由电视机译码并显示有关讯息。

1986年,时值香港股市变革频繁之年,联交所应用了Teletext科技,引入为交易所度身订造的大利市机。1986年3月底,四家交易所停业,直至4月初,联交所交易大堂采用计算机辅助交易系统后始恢复交易。从那时开始,交易大堂的大利市机便连接上交易系统,并用于输入报价及成交,以及显示市场数据;而安装在经纪办公室的大利市机则纯粹用作显示市场数据。

第一批大利市机约有900台安装于交易大堂,另约有600台安装在经纪办公室。自此以后,愈来愈多经纪办公室增设大利市机。到1993年10月底,推出第一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之前,大利市机的总数已达4,000台之多。即使在退役前,仍有约600台设置于交易大堂供出市员使用,或设于香港交易所各办公室作内部之用。

大利市机的角色在1993年推出AMS以及为信息供货商提供实时数码数据传送专线后已大为减退,因为有关专线可让经纪及投资者订用信息供货商提供的实时证券市场数据服务。

联交所在1997年发展并推出新的实时数据传送专线(MarketDataFeed,简称MDF)系统予信息供货商。由于MDF在可提供每秒128,000传输位数的X.25网络上运作,因此可向信息供货商发送更多市场数据。

2002年,联交所将X.25网络升级至一个更先进、高度频宽(最高可达每秒200万传输位数)以及具成本效益的网络—MetroIP网络,可向信息供货商传送更多倍及丰富的市场信息。

数年前,供货商已停止提供大利市机的备用零件及维修服务。由于再难找供货商提供备用零件以维持及支持大利市机,联交所因此决定大利市机既已完成其历史任务,现在应是功成身退的时候。而作为另一种有效的代替途径,交易大堂的交易商亦可透过互联网取得所需的证券市场数据。

分类标签: 大利 供货商 联交所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