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

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岩土(土壤、土、岩石)。在0℃或0℃以下冻结,但不含冰的岩土,称为寒土。致密的岩体和干土在0℃或0℃以下时,既不含冰也不含水,称为干寒土。岩石裂隙和土孔隙含有咸水或盐水时仅在很低的负温时才冻结,这种具有高于其冻结温度的负温、不含冰但含有未冻咸水或盐水的岩闪,称为湿寒土。冻土和寒土统称冷土。上述观点为中国和苏联的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北美则将低于0℃的土,不管是否含冰,均称为冻土。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岩土为季节冻土;冬季冻结、仅在继后的夏季不融化的岩土为隔年冻土;冻结时间达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岩土为多年冻土。

冻土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和多成分体系,至少由三相组成:

(1)气相,包括水汽和空气。

(2)固相,包括矿物颗粒和冰。根据岩土和冰的相互配置关系可分 3种基本的冷生构造:整体构造,冰粒均匀地分布于岩土孔隙或土粒接触处;层状构造,冰以夹层和透镜体的形式与岩土层呈互层;网状构造,冰夹层和细冰脉组合成网状。

(3)液相,即未冻水。冻土中的未冻水随负温降低而减少。在通常的负温下(至少可达-70℃);冻土中总有一定数量的未冻水存在。

分类标签: 地理学 冻土 岩土 冻结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