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血中胆红素增高引起的皮肤及巩膜黄染。见于多种疾病,最多见于肝炎。胆石症和胰腺癌也可引起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主要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正常人每日约能产生胆红素 250mg。胆红素形成后释入血液循环中,大部分以胆红素复合物的形式在血中运行。胆红素经过肝脏,在肝细胞内转变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结合的胆红素在凡登白试验中呈直接阳性反应,故又称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为水溶性,能从肾小球滤过。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小球滤过。胆红素由肝脏分泌到胆汁中,经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在肠道中经过细菌的作用转变为尿胆素原,其中大部分由肠道排出体外,每日排出量约为100~250mg。小部分尿胆素原吸收后又从尿中排出,每日排泄量平均0.5~2mg。尿胆素原在空气中氧化后变成尿胆素(见图)。

图

分类

临床上通常将黄疸分为四类:

溶血性黄疸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而致,血中增加的主要是未结合的胆红素,总胆红素量一般不超过83.5┢mol/L(5mg/dl),急性发作时尿呈酱油色(血红蛋白尿)。尿中尿胆素原增加,而无胆红素。周围血液中网织细胞增多。

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实质的疾病引起,最常见的是传染性肝炎。血中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 170┢mol/L (10mg/dl)。尿中可出现胆红素及尿胆素原。大便内一般仍有胆汁,但严重的肝细胞性黄疸也可以出现短暂的陶土色大便。常同时有肝功能试验异常。

梗阻性黄疸

由于胆管梗阻而致,较常见的疾病是胆石、胆管癌或胰腺癌。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常超过170~510┢mol/L (10~30mg/dl)。尿中出现胆红素,尿胆素原减少。不完全的梗阻性黄疸大便内仍有胆汁;完全的梗阻性黄疸大便内没有胆汁,出现陶土色大便。

小儿黄疸

新生儿在生后第 1周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也可发生溶血性黄疸,一种是由于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另一种是先天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性黄疸。小儿可由于病毒性肝炎引起黄疸,也有若干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此类病少见,常为慢性波动性或间歇性。新生儿还可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梗阻性黄疸。

诊断

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作出诊断:

病史

肝炎患者在发生黄疸以前,常有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表现,出现黄疸以后,尿色加深。胆石患者常同时有发热及右上腹疼痛。胰胆系统肿瘤引起的黄疸多持续较长时间,逐渐加深,并有腹痛、消瘦、瘙痒、发热等。要注意病人近期服用的药物(如冬眠灵、异烟肼等),有些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有些药物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体格检查

一般先在巩膜、后在皮肤出现黄疸,在灯光下不容易识别,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检查。有些老年人巩膜有脂肪沉着或结合膜充血,影响观察。进食过多的胡萝卜、南瓜、番茄等,可发生假性黄疸,有时肉眼不能决定,需要查血清胆红素。体格检查还要注意有无蜘蛛痣、下肢浮肿、肝脾肿大、胆囊肿大、腹部肿块、腹水等。

化验室检查

主要是查血、尿及血生化的测定。

(1)血。主要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网状红细胞。

(2)尿。尿色加深,查胆红素、尿胆素原和尿胆素。

(3)血生化测定。胆红素 (正常值<17.1┢mol/L)和氨基转移酶在肝炎、胆石、肿瘤等情况下均有可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测定或蛋白电泳分析: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的球蛋白或γ-球蛋白的含量增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甲胎蛋白的测定也有助于诊断。

多数肝炎病人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室检查即可确诊。但黄疸较深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B型超声检查

本方法对病人没有痛苦。主要观察有无胆管扩张及胆石,亦可观察胰腺及胆囊肿大。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

CT能证实梗阻的存在,并能判断梗阻的水平。关于病因的判断,首先参考不同部位的好发病种。CT与B型超声检查相比,对胰腺肿瘤的判断和肝内转移的显示有其优越之处,但设备昂贵,不易推广使用。

肝穿刺及细针吸引细胞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判断肝实质的病变(如肝炎、迪宾-约翰逊二氏综合征)有重要的帮助。细针吸引细胞学诊断可在B型超声、CT等技术的引导下经皮穿刺吸引肝、胆、胰等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以上。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对壶腹区的肉眼观察或活检,以及乳头开口插管造影显示胰管、胆管和胆囊,可以区别肝内或肝外梗阻,以及梗阻部位和形态。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适用于有明显胆管扩张的病例,可清楚地显示肝内整个胆道系统,精确了解梗阻的部位、程度、病变范围等。

腹腔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肝脏及胆囊,有助于鉴别肝内及肝外梗阻。

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

对黄疸病因诊断确有困难者,特别是肝细胞性黄疸与梗阻性黄疸难以区别时,可用泼尼松治疗,若1周后黄疸仍无消退倾向,则可能为梗阻性黄疸。

剖腹探查

经过各项检查不能确诊者,观察4~6周后,黄疸仍无消退倾向,若怀疑为胆石、壶腹癌、胰腺癌等疾病,可考虑剖腹探查。术中应仔细检查胆道系统、肝脏及胰腺,千万不可满足于发现一处病变,因为结石也可合并肿瘤。

黄疸产生机制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