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草

概况

异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鹊糖酶、红梅子叶(广东)。

基源:为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

原植物:火炭母草Polygonum chinense L.(P.sinense L.),又名黄鳝藤、晕药(《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宋《图经本草》始收载,但列入《本经》外草类,云:“火炭母草,生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县)原野中,味酸,无毒,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方,夏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色,味甘可食,不拘时采叶,捣烂于垍器中,以盐酒炒傅肿疼处,经宿一易。”在《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云:“火炭母草,宋《图经本草》始录,今南安平野有之,形状与图极符,俗呼乌炭子,以其子,青黑如炭,小儿食之,冬春尚茂,俚医用以洗毒。消肿。”所述乃是本种。

形态:多年生直立或攀缘草本,高达1m。茎圆柱形,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匍伏者,节处生根,嫩枝为紫红色。叶具柄,有翅;叶片卵状或卵状椭圆形,有时具2耳状裂片,鲜绿色,常有V字形花纹,下面主脉有毛;托叶鞘膜质。头状花序再组成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密,生有腺毛;苞片卵形,无毛;花小,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深裂;雄蕊8;雌蕊1,花柱3。瘦果卵形,具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的肉白色干膜质花被。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500页.1021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灌丛,溪边潮湿地区。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日本、菲律宾、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

鉴别

性状:根须状,褐色。茎扁圆柱形,有分枝,长30~100cm,节稍膨大,下部节上有须根,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无毛,有细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多中空。叶互生,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卵状矩圆形,长5~10cm,宽2~4.5cm,先端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两面近无毛;托叶鞘筒状,膜质,先端偏斜,淡黄棕色。气微,味酸、微湿。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角质层纹略呈波状弯曲,表皮下有分泌细胞散在。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有多细胞腺毛散在,头部扁圆形或圆形,10~17细胞,长40~48μm,直径32~36μm柄短,2细胞;偶有1~3细胞的非腺毛;气孔不定式;叶肉组织中有簇晶。(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204,205,207)

理化:取样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内含浓盐酸1ml),在热水浴上回流2小时,滤过,加乙醚振摇提取,再滤过,滤液浓缩,点于硅胶G0.7%CMC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以槲皮素为对照。展距13cm,喷以5%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254~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82)

化学性质

全草含蒽醌、黄酮甙[1]。根部含氨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2]。碳水化合物有L肌醇、D-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麦芽糖以及L-鼠李糖[2]。根部脂肪的皂化部分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非皂化部分含有β-谷甾醇[2]

叶中含有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鞣花酸、(Ellagic acid)、没食子酸、3-O甲基鞣花酸、山柰酚-7-氧-葡萄糖甙和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化合物[3]

参考文献

[1] 福建药物志.第1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67。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1975-1979.科学出版社,1986:128。
[3] CA 1977;87:180733u。

药理

本品的水-醇提取物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给小鼠ip大剂量(10g生药/kg体重),呈现中枢抑制。

参考文献

J Pharm Pharmacol 1964;16:115,1965;17:98。

药性

性味:酸、甘,凉。 ①《图经本草》:“酸,平。” ②《本草品汇精要》:“酸、甘,平。” ③《纲目》:“酸,平,有毒。” ④《生草药性备要》:“酸,寒。” ⑤《广西中草药》:“微酸、微涩,微凉。”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微酸、微涩,凉。” ⑦《中草药学》:“微酸,凉。”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滞退翳。

主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①《图经本草》:“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②《生草药性备要》:“炒蜜食能止痢症。敷疮敷跌打,贴烂脚,拔毒,干水,敛口。”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身热惊搐,臌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解毒。止痢,疗带。” 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晕目眩,气虚耳聋。”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利湿热,消滞解毒。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疖肿,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瘙痒。” ⑦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血气痛。” ⑧《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火炭母退翳散(《湖北中医杂志》) 1987;(6))治角膜翳:威灵仙、紫草、蝉蜕各10g,羌活、木贼各6g。十大功劳10g,地榆6g。上药的浓煎汁加火炭母30g轻煎汁混合浸泡精制炉甘石60g,用纱布罩好置于阳光下晒干,研极细末。然后拌入按传制好的硼砂6g,珍珠1g,硇砂03g药末中,过180目的铜筛,经过高压消毒后,伴入麝香1g,冰片7g,牛黄1g的极细末备用。有结膜轻度充血,用点眼药玻璃棒取芝麻大药末点于大眦穹窿部。有陈旧性宿翳,点于下睑或翳面上。注意本品属退翳药,但在角膜炎症及溃疡未愈、新角膜炎病例,不宜使用。本品一经使用,当坚持1~3月。 ②《岭南采药录》:“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砂捣烂取汁,冲沸水,加糖少许服之。” ③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风尾、布渣叶各18g。水煎服。” ④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治慢性菌痢:火炭母、野牡丹各6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对慢性菌痢,可以同样剂量做保留灌肠,每日2次,7~10天为1疗程。” ⑤《广东中草药》:“治湿热黄疸·火炭母30g,鸡骨草30g。水煎服。” ⑥《福建民间草药》:“治妇女带下鲜火炭母60~90g,白鸡冠花3~5朵。酌加水煎成150ml,饭后服,日2次。”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角膜云翳、白斑:火炭母、十大功劳各30g,加水2000ml。煎4~5小时,过滤,浓缩至150ml,再过滤。药液pH在5.5~6。每2小时滴眼1次,疗程1~2个月.药液3~5天换1次过期失效。”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霉菌性阴道炎:火炭母30g,煎水坐浴;火炭母粉,冲洗后局部喷撒两者交替使用,3~5次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福建药物志》:“治荨麻疹:火炭母鲜叶60g,醋30g水煎服。另用鲜草水煎熏患处。”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白喉:火炭母鲜叶150g,捣烂取汁30ml,兑蜂蜜5ml。每天6次服。” ③《安徽中草药》:“治乳痈:鲜火炭母捣烂外敷,干则更换;另取火炭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 ④《安徽中草药》:“治流行性腮腺炎:鲜火炭母、鲜半枝莲各等量,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