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

概况

异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纲目拾遗》),岩丸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的花朵。

原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

历史:秋海棠始载于《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云:“草本,花色粉红,甚娇艳,叶绿色……根治妇科血症。”观其附图,与本种相似。

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球形块茎。茎高60~100cm,粗壮,多分枝,叶腋间生球芽。叶柄长5~12cm;叶片宽卵形,长8~20cm,宽6~18cm,渐尖头,基部心脏形,偏斜,边缘呈尖波状,有细尖牙齿,下面和叶柄都带紫红色。聚伞花序腋生,花大,淡红色,直径2.5~3.5cm;雄花被片4,雌花被片5。蒴果长1.5~3cm,有3翅,其中一翅较大。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34页.图3598)

生境与分布:生于阴湿地方,野生或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山东、河北。日本也有。

化学性质

全草含草酸。

参考文献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11。

药性

性味:《药性考》:“酸,寒。”

功效:止血止带。 《百草镜》:“擦癣杀虫。”

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白带,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吐血,衄血,咳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跌打损伤:秋海棠3~9g,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