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过路黄

概况

异名:四叶一枝花(广西)。

基源: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

原植物:广西过路黄Lysimachia alfredii Hance,又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立莲花、时花草(福建)。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被棕褐色腺状柔毛,高12~40cm。叶对生,茎下部的较小,顶端的密集成轮生状,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11cm,宽1.5~5.5cm,顶端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腺毛,两面均被糙伏毛,密布黑色腺条及腺点;叶柄长1~2.5cm,密被柔毛。花集生茎端;苞片阔椭圆形或阔倒卵形,长6~25mm,宽5~14mm;花梗短;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5~7mm,有黑色腺条,背面被毛:花冠黄色,裂片5,披针形,长约12mm,有黑色腺条;雄蕊长约为花冠的一半,花丝被腺毛,下部合生成高2.5~3.5mm的筒,分离部分长3~5mm,蒴果球形,褐色,直径4~5mm。花期4~5月,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77页,图450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900m的山谷、溪边及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药性

功效:清热利湿,化痰止血。

主治: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血崩,白带,痢疾,腹泻,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福建药物志》:“治血崩,痔疮出血:广西过路黄炒黑,水煎服。”

食疗:《福建药物志》:“治白带:鲜广西过路黄60g,猪肚1个。酒少许,炖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