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

原指一种外力作用于某系统后产生的内在动力学状态。在心理学中,指人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状态。又称紧张或压力。它表现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生理应激是个体在受到生命威胁等紧急情况下,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状态;心理应激指个体受到心理上的威胁、挫折或压力时,个体必须作出相当大的努力,发挥本身的心理潜能而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状态。人类的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常常会同时出现。

应激时,个体有各种反应:

(1)生理反应。如激素水平提高,心率、血压改变,易乏,失眠,抵抗力下降,内脏功能紊乱等等。

(2)情感反应。如兴奋、焦虑或抑郁、厌烦等等。

(3)行为反应。如学习、工作效率提高或降低。中等程度的应激水平,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过高的应激水平则导致工作绩效下降。

影响应激持续时间长短的因素有:

(1)个体对紧急情况的认识和态度;

(2)个体遇到类似紧急情况的频率;

(3)个体的人格特征;

(4)个体的社会经验。当应激维持时间过长时,可引起心身疾病,如消化道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厌食、原发性高血压等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激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有:

(1)社会因素。如人口剧增,交通事故频繁,住房拥挤,教育、就业困难,城市噪音,空气、水质的污染等等。

(2)生活事件的影响,这是应激的个体因素。如丧偶、离婚、子女重病或夭折;家庭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分类标签: 社会学 应激 个体 反应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