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官私印章

中国秦朝及秦汉之际行用的官私印章。秦朝皇帝与百官均有印。秦立国后,即改变战国时官私印章统称玺(鉩)的传统,规定帝、后印称“玺”,余均称“印”。秦朝皇帝玺见于记载的有两种:

(1)乘舆六玺。有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6种,是秦朝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时使用的印章。

(2)秦始皇玉玺。传用蓝田玉镌刻,螭虎纽,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丞相李斯所书。或谓文作“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据《史记·高祖纪》,此玺于刘邦兵入咸阳时,秦王子婴降时归汉,汉以为传国玺。秦皇帝玺均早佚,历代所传秦始皇玉玺均伪。

今存秦及秦汉之际官印约50余种,均铜质,除“昌武君印”外,多数属中下级官印。所镌官名有少内、羞府、徒府、褐府、市府、尚浴、中官、田臣、安民正、将粟、右司空、将厩、将马、尉等。“灋丘左尉”(见图)、

图

“茞阳少内”、“中行羞府”、“右褐府印”、“绖将粟印”、“修武库印”等是秦官印的标准品。秦官印的文字、形制整齐划一,体现了秦始皇推行的统一政策。主要特点是:

(1)改变了战国官玺中阴阳文并用的传统,全部使用阴文印。文字多刻凿,书体为小篆,略含古隶成分,类似秦权量上的文字,体态趋于方正,笔势圆转自然。印面镌官名,或官名前加地名。四字印始成为官印的基本印式,官名、地名足四字者,官名后无“印”字,不足者加“印”字。印字末笔尾端均下垂。

(2)印面均施界格,方印施田字格,半印施日字格。印文镌于格内,布局规范端庄,少变化。印文排列不统一,大致有 4种:右起上下读,右起横读,右起交叉读,左起交叉读。

(3)印体多数呈正方形,边长一般为 2.3厘米,也有少数略呈长方状的。战国时行用的巨型大玺及长条形、圆形、一边中凸等异形玺已全部淘汰。印均鼻纽,比战国玺鼻纽形大,孔宽。印背多数呈平板状,亦有保持传统的印背隆起呈坡状者,或有台呈坛状的形式。

秦私印近年有出土,传世品亦有一定数量。多铜质,制作较精。印文内容主要是姓名印和闲文印,肖形印极少。文用小篆,印面多有界格,镌刻形式与官印同。姓名印镌刻姓名,2~3字,罕见加“印”字的。亦有单字名印。闲文印多镌“中精外诚”、“思言敬事”、“和众”等修身用语。秦私印的形制,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为长方形鼻纽印。印面一般为1×1.5厘米,印背多呈坛状, 2~3台不等。另一种为圆形鼻纽印。面径一般为0.9~1.2厘米,印体较厚,背有2~3台,状似权。此外,尚有无纽的圆形、椭圆形及方形穿带印。

还有一种私印,近年出土不少,时代可上溯战国,下至秦或汉初,只刻出“鉩”字,无姓名,所以也不能说秦印绝不用“玺”字,此种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