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一些学者强调它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另一些学者则主张是社会学的分支之一,也有人主张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不同看法反映了社会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学者A.舍夫勒于1875年提出来的。1898年法国学者G.塔尔德写了题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分别写作的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问世,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正式建立。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从此,这门学科有了统一的框架。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几种定义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以苏联学者E.C.库兹明于1979年提出的定义为代表。他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往,即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现象,通过交往,人们产生了相互感知与理解;模仿、暗示、信任、领导和从属、团结和冲突、态度和目标。这里的“交往”泛指相互作用、相互关系。这种定义为有些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应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主要阐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揭示个体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由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称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以美国学者G.W.奥尔波特于1968年提出的定义为代表,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包括实际存在、想像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所谓隐含的存在,指个人由于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和文化团体中的成员身份而进行的许多活动。这个定义在美国较流行,为不少学者所接受,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应采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与过程,揭示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并探讨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对个体发生的影响;由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以中国心理学家潘菽为代表,主张社会心理学应从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它既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他人或团体的影响,又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如何反作用于社会其他人或团体。这个定义强调:

(1)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社会情境。它最关心个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个体在相同社会情境下,有可能会产生相同的心理反应。

(3)社会心理学注重个体内在心理因素。个体内在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等各异,对同一社会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历史与现状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 3个阶段,即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和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得到了充分发展,日趋成熟。

哲学思辨阶段

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的许多问题,最早都是哲学家提出的,他们纷纷探讨“人的本性是什么”的课题。早期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性遗传的控制,然而却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与社会制度能改变人性。这种观点后被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和法国启蒙思想家 J.-J.卢梭等人所发展。他们相信人有潜在的善性,只因不良的、有缺陷的社会使人们趋于邪恶,故应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另一观点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人性主要是由生物的或本能的力量所决定,社会对人性不可能作很大改变。这一观点后被16世纪意大利思想家N.马基雅维里和17世纪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所发展。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邪恶的,须受法律的强制,迫使人们以文明方式去行动,社会才能赖以存在。

经验描述阶段

基本特征是强调用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入经验描述阶段,发展为两种不同的传统,即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传统是由塔尔德、G.列朋、罗斯等人发展起来的。他们主要研究人类的直接相互作用对行为调节的过程。此种研究注重模仿、暗示、同情等概念。塔尔德以“模仿律”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认为模仿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原因,也是人们犯罪的原因。风俗是对过去事情的模仿,时尚则是对当前事物的模仿;人们彼此模仿的普遍倾向是形成某种社会风气的原因。列朋则认为,一定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无意冲动若占了上风,就容易导致群众性的盲动。罗斯强调各种社会控制方式的作用,认为这是巩固社会与团体生活所必需的。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由麦独孤所开创。他以本能论为中心建立其社会心理学体系,认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都发自本能,个体的本能主要有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等12种,后来发展到18种之多。麦独孤认为这些本能是先天遗传的,是个体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这种观点20世纪初期曾风靡一时,那时正值达尔文主义的高潮,不少学者把本能作为人与动物联结纽带。但这种观点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无实质性意义,遭到行为派学者的强烈反对。后来,麦独孤改用“习得”的概念代替了本能的概念。

实证分析阶段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是以20世纪初N.特里普利特和W.默德开始的,此后,F.奥尔波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提出了“社会促进论”。该理论指出,群体的社会刺激物能使个体工作在速度和数量上有所增加。机械性操作比智力活动更明显,但对逻辑推理不起促进作用;社会促进还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与年龄、能力、性格特征等有关。奥尔波特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把社会心理学看成一门实验科学,用实验的方法加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一方面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人,另一方面着重研究群体生活以及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社会心理学

30年代,美籍土耳其学者M.谢里夫进行了社会规范影响个体行为的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从众行为提供了范例。一般认为德国心理学家K.莱温在30年代后期进行的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影响最为突出。莱温对群体的形成、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内聚力、领导方式、领导决策等问题作了一系列研究。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只有根据群体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才能理解群体的动力,群体内聚力受领导方式的影响较大,民主气氛可使群体增强内聚力与创造力。

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倾向于信仰、偏见、劝导与宣传;5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社会互动的形式、人格特征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于1957年创立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体系中各认识因素之间产生不协调后,就会使人感到不安,人们通常会设法使不协调变为协调,以消除不安。这个理论对于转变态度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60年代,社会心理学得到了充分发展,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涉及到人们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

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N.特雷安迪斯和日本学者楠博等人又创立了一门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他们主编的《比较文化心理学手册》(1980~1987,6卷),第五卷是社会心理学部分,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概念,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揭示各种文化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关系,以及社会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由于极为丰富、复杂的社会情境无法在实验室内模拟,大量的社会心理现象无法在实验室内作研究,通过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弥补这一不足,能获得较可靠的资料,从而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苏联和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联社会心理学经历了存在、停顿、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国亦有相似的经历。

苏联在十月革命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早已存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作过一些理论和实际的研究。但从1936年,苏联社会心理学遭到批判而陷于停顿。1956年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较为迅速,紧密结合实际,重视理论建设。

中国历代思想家都提出过许多宝贵的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曾出版过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和翻译过西方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50~60年代由于诸种原因,社会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处于停顿状态,70年代末得到恢复和发展(见中国社会心理学)。

理论和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尚无统一的理论,仅有许多取向性质的“中层理论”以及由它们派生而来的“小理论”。由于文化视角、研究兴趣、学术背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社会心理学家在思考和研究具体问题时往往采用一种或数种理论取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社会学习论、社会认知论、精神分析论、符号互动论,等等。

社会学习理论

以行为主义为基础。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可用刺激→机体→反应 (S-O-R)公式表示,它强调先前的学习决定个体现在的行为,重视环境及教育的因素。J.B.沃森是美国早期的代表,随后是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E.C.托尔曼和B.F.斯金纳。40年代,F.奥尔波特把这一原则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提出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刺激引起的,社会刺激是言语、手势、表情及某些身体反应。到了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N.E.米勒和J.多拉德则进一步把学习的概念运用到对社会行为(如侵犯)的研究上,后经A.班杜拉扩大成为“社会学习理论”。

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一般有联想、强化和模仿三种机制。60年代以后,有些理论家如美国学者G.C.霍曼斯在建立模型时,把认识等因素也考虑在内。因此,他们的理论可称之为学习—认知的理论,后经美国社会学家P.M.布劳、R.埃默森等人发展而提出社会交换论。

社会认知理论

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及场论心理学。这一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心理学家K.考夫卡、W.克勒和M.魏特海默及莱温等人创立。在40年代,由温德、S.E.阿施、谢里夫、T.M.纽科姆等人用于对社会心理学现象的解释上,社会认知论的主要观点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的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个体把已有经验运用到要加以解释的对象上;个体对于特定情境中的这种组织、解释和知觉有一定了解之后,才决定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方式。例如,个体在遇到他人时,首先确定是在什么场合,对方的职业、地位、性格等,对方在做什么,其意图、动机及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作出相应的反应。该派学者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有关理论,已发展出了许多小理论,如归因理论、认知均衡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

精神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他提出解释社会心理学现象的理论有: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动力学说、人格发展学说等。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层次所组成,由这三者的关系决定个体的行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对人的社会化的挫折反应、侵犯行为等问题作了独特的分析。弗洛伊德的合作者C.G.容格和A.阿德勒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向上意志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后来,新弗洛伊德主义对心理分析理论作了巨大发展,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E.弗罗姆、加德纳、K.霍尼、E.H.埃里克森等。

符号互动理论

又称象征互动理论,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符号互动这一概念是由G.H.米德的社会互动发展而来,由米德的学生H.G.布鲁默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精神、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60年代以后,从符号互动论又派生出民俗学方法论、拟剧论和交换理论。

这些理论的研究随社会心理学的逐步发展而不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研究社会心理问题既要遵循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又要遵循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并力图使两者统一起来。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1)现场实验。在自然环境下控制一个或几个实验因素,观察此种因素对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2)模拟实验。在实验室内模拟某种生活情境,让被研究者扮演某种角色,以观察其心理变化。

(3)心理测验。通过心理测量来搜集资料。心理测验种类很多,有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投射测验等。

(4)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人员的日记、演说、图片、书信等现存资料,作一定的分析。

(5)现场观察。根据一定的指标有目的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搜集资料。

(6)比较文化研究。利用各种方法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群体进行研究,将所获资料加以比较。此外,还有社会调查,如访问、座谈会、问卷、个案研究等方法。以上方法各有特点,采用何种方法应视研究的具体情况而定,也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

伦理学原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尤应重视的问题。美国心理学会1973年公布了《使用参与人进行研究的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须遵守的伦理原则主要是:

(1)在研究过程中,对被研究者在生理上、心理上施加的压力须有一定的限度,以免损害其身心健康。若被研究者要求中止参与,应尊重其意愿。

(2)若研究内容涉及到被研究者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时,应对个人隐私实行保密。

(3)公开和诚意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的主要特点,但允许有“实验性的欺骗”。为了避免被研究者对研究意图作主观猜测,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必要时将研究目的、过程、手段等加以隐蔽,以获得可靠的数据。但事后必须把详细情况告诉被研究者,以求得谅解。

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层次。将社会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方法等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逐渐发展成应用社会心理学。

不同水平的社会心理现象

个体是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行动,一方面,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特点和社会角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异,形成独特的观点、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各个群体的成员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生不同规模和水平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现象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个体水平的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即研究个体的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学习等问题。关于个体水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

(1)探讨影响个体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学旨在揭示个体心理受哪些社会因素制约,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如何发生作用,发生什么具体作用以及各社会因素发生作用的特点。

(2)探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对个体社会化的意义,揭示人际互动模式,以及领导方式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3)探讨个体的动机、认识态度等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和过程等。

群体水平的社会心理

对社会群体进行分析,揭示群体的静态结构与群体的动力学原理,这是社会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是群体的各成员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水平研究的主要课题有:

(1)人际互动。着重探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结构与方式。

(2)群体内聚力。探讨合作群体的结构、因素、心理机制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3)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探讨群体内各成员之间在认识、情感、行为和道德规范方面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气氛对成员心理的影响等。

大众社会心理

以人群(众多人的集合)的心理、行为反应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能在短时期内将信息广泛地传给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地区差异。在某些问题上,由于人们相互作用而发生所谓大众社会心理现象,如流行、模仿、暗示、流言、舆论、经济恐慌、大众骚扰等,社会心理学要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控制与引导等。

应用社会心理学

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阐明关于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实际问题,并提出对策。主要是分析、解释和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应用社会心理学主要在教育、工业、司法、临床、军事等各个领域内建立分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除了某些共同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外,又各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方法、完整的体系结构。

应用社会心理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边缘性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学科相互渗透,最终交融为新的体系,如工业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临床社会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另一类是专业性社会心理学。基本上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社会的特定领域、生活方式或某一特定人群的问题,并不断发展衍生而形成新的体系。可分为:

(1)以社会生活中的宏观领域或部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如政治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等;

(2)以狭义的生活方式所包容的各方面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如消费者心理学、婚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服饰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

(3)以社会某一特定人群如民族、集体、领导者、教徒等方面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如民族心理学、班级心理学、领导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等。

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与心理学的关系

有 3种代表性的观点:

(1)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现象的学科,有许多分支,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

(2)以苏联心理学家Б.Φ.洛莫夫为代表,他根据系统论观点,认为心理学有两根主干,一为个体心理学,一为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学主干上分出神经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缺陷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分支;在社会心理学主干上分出民族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心理学的这些分支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分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渗透。

(3)以中国心理学家吴江霖为代表,认为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研究大脑活动的生理机制,揭示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后怎样转化为人的主观映象;社会心理学也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其特点在于它是研究在社会中的个体,即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怎样在社会影响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怎样对社会及他人发生影响。社会心理学最关心个体所处的社会情境,特别重视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学家起了重要作用。如英国的H.斯宾塞、法国的列朋、美国的罗斯等都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他们主张哲学与人类科学应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社会学应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所以其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都非常重视从社会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上来分析问题;都很重视分析个体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的主客观原因;都相互依重对方的理论与研究成果,社会学借助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人—社会系统的心理分析,而社会心理学则借此而成功地把个体心理活动置于社会分析的基础上。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都采用测验、实验、问卷、访谈、个案研究法等手段,但社会心理学更侧重于使用测验、实验法。

在研究的具体课题方面,两者也有共同之处,对于个人的价值观、动机、需要等课题都很感兴趣,只不过社会学比社会心理学研究得更为概括、更为宏观。整个社会结构对个体心理发生作用乃是通过直接交往而实现的,若站在社会学立场上,就会把各种社会心理现象看作是社会制度及其各方面的反映;若站在社会心理学立场上,则把社会心理现象看作是人们直接交往的结果。也可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的深入与补充。两者综合研究的成果,既反映出社会结构的特点,也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特点、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学与心理学各个领域中去,它们的界限实际上已不很明显。美国和苏联许多社会学、心理学教科书中都有专章介绍社会心理学,这表明社会学、心理学从各自立场加强了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文化人类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许多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也作出过重要贡献。如B.K.马林诺夫斯基、M.米德、R.F.本尼迪克特等,在理论(如结构主义、交换论)和方法(如跨文化比较)方面,社会心理学深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这种发展趋势有增无减。而文化人类学则在方法、技术方面,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借鉴。但是,这二者也有区别,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文化人类学则侧重于对人类文化或者社会中的生活方式的宏观研究,即使在其中所谓的心理人类学方面,人类学家也只是通过研究育儿模式去研究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已日益被人们所理解与重视,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在社会生产方面,它可帮助企业完善组织结构、挑选合适的工作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培训企业领导人、减少企业中的人际矛盾等;在文教事业和医疗卫生方面,它可帮助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培养健康的个性特征、帮助治疗精神病患者、预防精神失调、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早日恢复病人的生活能力与劳动能力等;在商业方面,它有助于指导广告宣传与市场动向、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与意见等。但对社会心理学的作用须持实事求是态度,社会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受许多因素所制约,除心理因素之外,还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心理方面,而不是全部,不应把一切复杂的社会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心理的问题。

在评价社会心理学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时,除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外,应更多着眼于其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社会心理学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应该在更加宽广的背景上,即在整个社会背景和整个社会科学体系的背景上加以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书目
  1. 孙本文著:《社会心理学》,商务印书馆,上海,1946。
  2. K.W.巴克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84。( K.W. Back , Sociɑl Psycholoɡy,John Wiley& Sons,Inc,New York,1977.)
  3. M.Rosenberg & R. Turner :Sociɑl Psycholoɡy:Socioloɡicɑl Perspective,Basic Books, New York,1981.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