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图

中国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河南南阳(今孟县)人。先世曾居昌黎,故也称韩昌黎。他双亲早丧,由嫂抚养。自幼刻苦学习,熟读儒家典籍。贞元间由地方推官入朝,曾任监察御史,旋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西北)县令。永贞时遇赦。元和以后,历任国子博士等职。随裴度平淮西有功,升为刑部侍郎;又因谏迎佛骨,复遭贬为广东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为国子祭酒,后转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卒后,赠礼部尚书,谥文,世称韩文公。著作编为《韩昌黎集》,其中《原道》、《原性》、《原人》、《与孟尚书书》、《谏迎佛骨表》等,是他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代表作。

韩愈政治上倾向保守,但又主张轻徭薄赋,反对藩镇割据。文学上有卓越贡献,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对后世影响很大。

韩愈在哲学上持天命论,认为“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人生由命非由他”。但又很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圣人可以代天行道,“先天不违之谓法天,道济天下之谓应道”,把顺天安命的法天思想与居仁由义的济世思想结合起来。他宣扬“圣人立教”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政治制度都是“圣人” 创造的,“圣人” 使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韩愈把仁义道德宣布为“圣人之道”,这个“道”世代相传,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到孟子, 构成了一个所谓一脉相承的“道统”。韩愈以继承道统使之绵延万世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认为佛教、道教的思想与儒家的经世思想是对立的,所以竭力排击佛、道,指斥它们破坏封建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是国无宁日的祸根。提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以“博爱”为“仁”,行为合乎社会等级秩序为“义”,实行“仁”和“义”为“道”,内心具备“仁”和“义”为“德”。强调“道”和“德”是没有确定内容的“虚位”,而“仁”和“义”是有确定内容的“定名”。“道”和“德”决不能离开“仁”和“义”。认为佛、道理论的错误在于把“清净寂灭”作为“道”和“德” 的内容,离开“仁” 和“义”讲“道”和“德”,走上了毁灭伦理纲常的道路。

韩愈继承孔子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的观点和董仲舒的人性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性情三品说。认为“性” 是先天具有的,“情” 是由于接触到外界,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内心反应。性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性是情的基础,情是性的表现,只能因情以见性,不能灭情以见性。由于不同人各自具有的五德参差不齐,所以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上品的人性是善的,中品的可善可恶,下品的人性是恶的。除中品外,上、下品的人性都不能改变。人的情也有三品,上品的情,一发动就合乎“中”;中品的情,有过或不及,但大体上合乎“中”;下品的“情”则完全不合乎“中”。性的三品与情的三品相对应。韩愈的性情说在于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但关于性、情既区别又联系的观点具有反对佛教灭情复性说的积极意义。

韩愈教育思想具有较多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主张“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提倡勤奋学习和独立思考。他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师生教学相长和青胜于蓝的思想,是精辟的。

韩愈排斥佛道、尊崇儒学的思想,对后来宋明理学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分类标签: 哲学 韩愈 思想 昌黎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