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7条,相关中药材8味。方歌有云: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的基本资料

升麻葛根汤(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升麻、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干葛,三钱。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升麻葛根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升麻、白芍药、甘草(炙),各十两。葛根十五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冶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升麻葛根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处方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3克 黄连 木通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服。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300克 葛根45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辛凉疏表,解肌透疹。治感受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痛;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去身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备注方中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营泄热;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奏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之功。

升麻葛根汤古籍论述

升麻葛根汤《医宗金鉴》

治阳明表热下痢,兼治痘疹初发。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炙),右四味,水煎服。【集注】柯琴曰:此为阳明初病,解表和里之剂,可用以散表热,亦可用以治里虚,一方而两擅其长也。夫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之本证。仲景未尝立治表之方,见阳明初起,汗出多而恶寒者,便用枝汤;及无汗而恶寒者,则用葛根汤。证同太阳而称阳明者,是阳明之表病自太阳传来,故治仍同太阳也。此方治阳明自病,不用麻桂者,恐汗太过而亡津液,反致胃燥也。用升麻,葛根发胃脘之阳,以散肌肉之表热;芍药,甘草泻脾经之火,以解胃腑之里热。有汗则发,无汗则止,功同桂枝,而已远于姜,桂,且不须啜稀粥以助阳也。胃实为阳明之里证,仲景用承气三方,然阳明初病,往往有移热于脾而下痢者,『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也。下痢,正是胃热之兆,故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痢,仲景用葛根汤以发两阳之表热,即所以治里热也。此方即仿其义,去姜,桂之辛热,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而非太阳表剂矣。葛根禀性甘凉,可以散表实,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下降。可知芍药收敛脾阴,甘草缓急和里,则下痢自止;可知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痢,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出于少阴而发于太阳,初起则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若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渴热加石膏,咽痛加桔梗,头痛合芎芷散,头面肿合消毒饮,有少阳证加柴,芩,火盛加芩,连,凡邪在三阳,以此出入,无不利也。

升麻葛根汤《伤寒括要》

升麻 葛根 白芍药 甘草 去 疹欲出未出.以此汤升发之.已出者.不可用也. 按 者.阳明经壅积之热毒也.故以升麻葛根.乃畏其酸敛辄以意削去之.使此汤大减功力.嗟乎.岂古人心智不如今人至此乎.

升麻葛根汤《医方论》

升麻三钱 葛根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炙)加姜煎。此方用升麻、葛根以升散阳明。又恐升提太过,致人喘满,故用芍药、甘草,酸收甘缓以佐之。究竟互相牵制,不如独用葛根为君,加牛蒡、连翘、桔梗、薄荷等。斑疹、时疫,则加马勃、青黛等,未为不可也。

升麻葛根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治疫症无汗,发热口渴者。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各等分)上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仁术便览》

白芍药 升麻 甘草(炙)葛根(各等)每服三钱,水一钟煎,温服。

升麻葛根汤《时方歌括》

治阳明表热下利.兼治痘疹初发. 钱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升麻三钱.葛根芍药各二钱.炙草一钱.)阳明发热兼头痛.(及目痛鼻干不得卧等症.)下利生斑疹痘良. 新订症同太阳.而目痛鼻干不眠称阳明者.是阳明自病.而非太阳转属也.此方仿仲景葛根汤.恶姜桂之辛热.大枣之甘壅而去之.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与太阳表剂迥别.葛根甘凉.生津去实.挟升麻.可以托散本经自病之肌热.并可以升提与太阳合病之自利也.然阳明下利.即是胃实谵语之兆.故以芍药之苦甘.合用以养津液.津液不干.则胃不实矣.至于疹痘.自里达表内外皆热之症.初起亦须凉解.

升麻葛根汤《医方考》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等分)冬温,无汗,发热,口渴者,此方主之。冬月应寒而反大温,民受其温疠之气,名曰冬温。非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皮毛未得受邪,故无汗;病由于温,故发热口渴。升麻、葛根,辛凉而发散者也,故足以解冬温;芍药味酸,能养阴而退热;甘草味甘,能调营而益卫。

升麻葛根汤《仁术便览》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发热,肢体烦痛,及疮疹未发,疑似之间,最为 人参 紫苏 前胡 半夏 葛根 茯苓 枳壳 桔梗 陈皮 甘草 气盛去人参。咳嗽加桑白皮、杏仁。头痛,加羌活、川芎。姜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删补名医方论》

治阳明表热下利,兼治痘疹初发。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炙)上四味,水煎服。【集注】柯琴曰:此为阳明初病,解表和里之剂,可用以散表热,亦可用以治里虚,一方而两擅其长也。夫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之本证。仲景未尝立治表之方,见阳明初起,汗出多而恶寒者,便用桂枝汤;及无汗而恶寒者,则用葛根汤。证同太阳而称阳明者,是阳明之表病自太阳传来,故治仍同太阳也。此方治阳明自病,不用麻桂者,恐汗太过而亡津液,反致胃燥也。用升麻、葛根发胃脘之阳,以散肌肉之表热;芍药、甘草泻脾经之火,以解胃府之里热。有汗则发,无汗则止,功同桂枝,而已远干姜、桂,且不须啜稀粥以助阳也。胃实为阳明之里证,仲景用承气三方。然阳明初病,往往有移热于脾而下利者,《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也。下利,正是胃热之兆,故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仲景用葛根汤以发两阳之表热,即所以治里热也。此方即仿其义,去姜、桂之辛热,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而非太阳表剂矣。葛根禀性甘凉,可以散表实,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下降。可知芍药收敛脾阴,甘草缓急和里,则下利自止。可知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利、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出于少阴而发于太阳,初起则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若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渴热加石膏,咽痛加桔梗,头痛合芎芷散,头面肿合消毒饮,有少阳证加柴,芩,火盛加芩、连,凡邪在三阳,以此出入,无不利也。

升麻葛根汤《医方考》

升麻 葛根 白芍药 甘草 麻疹已出、未出,此方皆主之。诸疹未出,升麻、葛根能出之;诸疹已出,升麻、葛根能散之;芍药和营,甘草和卫。

升麻葛根汤《医方考》

升麻 葛根 芍药(炒)甘草等分 伤寒,目痛鼻干,不眠,无汗,恶寒发热者,阳明经证也,此方主之。足阳明之脉,抵目挟鼻,故目痛鼻干。其不能眠者,阳明之经属于胃,胃受邪则不能安卧,此其受邪之初,犹未及乎狂也。无汗、恶寒、发热者,表有寒邪也。药之为性,辛者可使达表,轻者可使去实。升麻、葛根,辛轻者也,故用之达表而去实。寒邪之伤人也,气血为之壅滞,佐以芍药,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调气也。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巳发及未发,疑二 之。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葛根(十五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升麻葛根汤《医宗金鉴》

发热升麻葛根汤,表邪痘疹两得力,升麻葛根赤芍草,证随宜加法最良,无汗表实加麻薄,便柲腹痛裹大黄,形怯气弱参耆入,热盛犀连荆蒡防,尿涩通滑车前子,惊搐荆防钩连羊,烦渴石膏麦冬粉,欬嗽前桔杏苏桑,伤食腹热查芽枳,下利芩连呕半姜,咽痛蒡梗身羌独,头痛荆穗芎芷羌. [注] 痘出发热当以升麻葛根汤为主,以其能发表邪透痘疹,两得之良方也,然必随证加佐使之品斯为尽善,如身热无汗者,此表实也,本方中加麻黄薄荷,如大小便秘,腹作痛者,此里实也,本方中加大黄,如形气怯弱者,禀赋不足也,本方中加人参黄耆,热盛者,内热炽盛也,本方中加犀角,黄连,荆芥,牛蒡子,防风,如小便短涩者,热结膀胱也,本方中加木通,滑石,车前子,如发惊搐者,肝心有热也,本方中加荆芥,防风,钩藤钩,川黄连,羚羊角,如烦渴者,内热盛也,本方中加石膏,麦冬,花粉,如欬嗽喘急统,肺郁风邪也,本方中加前胡,枯梗,杏仁,苏叶,桑皮,如伤食腹皮热者,胃中停滞也,本方中加山查,麦芽,枳壳,如下利者,肠胃热滞也,本方中加黄连,黄芩,如作呕者,胸膈有痰饮也,本方中加半夏,生姜,如咽痛者,火在上焦也,本方中加牛蒡子,苦桔梗,如偏身酸疼者,外染风寒也,本方中加羌活,独活,如头痛者,上冒风寒也,本方中加荆芥穗,川芎,白芷,羌活,此治发热之大略,又贵临时详察融会贯通也。(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赤芍药生甘草引加芫荽水煎服。归宗汤 形实无表毒火盛,所以归宗主大黄,地芍查青通荆蒡,壮热爪紫肢厥凉,恶热头汗蒸蒸汗,便秘谵语烦躁狂,大渴唇焦舌生刺,失血腰痛不寻常. [注] 发热之初,形实者,形气壮实也,无表者,无风寒表邪也,若证见毒火太盛,法当攻之,所以用归宗汤者,因其以大黄为主也,而佐使生地,赤芍,山查,青皮,木通,荆芥穗,牛蒡子也,痘末见点,如壮热不已,毒火炽盛也,爪甲色紫,血热凝滞也,四肢厥冷,同阳证见者,热深厥深也,恶热,内热盛也,头汗出,胃热上蒸也,通身蒸蒸汗出,毒火内迫津液也,大小便闭,肠胃热结也,谵语胃热也,烦躁狂乱,毒火扰心神也,大渴,引饮,毒火灼津液也,唇口焦裂,舌生芒刺,毒火胄热并盛也,失血者,口中失血,小便尿血也,皆缘火毒迫血妄行也,其腰痛不寻常者,毒攻肾位也,以上诸证,非险则逆,若见之急用此方峻攻火毒,庶可挽回,少有逡巡瞻顾,则无及矣。(归宗汤)大黄生地黄赤芍药山查青皮木通荆芥穗牛蒡子炒引加灯心水煎服。清解散 痘惊清解升葛蒡,荆防甘草桔连芩,蝉翘芎前查通紫,表羌苏芷弱者参。[注] 痘欲出而发惊搐者,皆由其毒不得快然宣发,而郁于经也,其现证则面赤心烦,口渴手足抽搐,俱以清解散主之,或因风寒朿于表者,其现证则无汗头痛,身体疼痛,欬嗽喷悌,本方中加羌活,苏叶,白芷,以表发之,若兼形气虚弱者,其现证则面色浅淡,身体微热,匹肢微温,倦怠嗜卧,本方中加人参,黄耆,以托之。(清解散)防风荆芥牛蒡子炒生甘草升麻葛根桔梗黄连黄芩蝉蜕紫草茸川芎前胡山查木通连翘去心引加生姜灯心水煎服。宽中透毒饮伤食宽中透毒饮,葛桔前青朴枳查,麦蝉翘蒡连荆草,便秘大黄木通加。[注] 痘欲出,发热有现证,呕吐烦渴,大便酸臭,此兼伤食也,以宽中透毒饮主之,若更大便秘,小便赤涩,腹热闷痛者,此兼滞热也,本方中加大黄木通通利之。(宽中透毒饮)葛根桔梗前胡青皮厚朴姜炒枳壳麸炒南山查麦芽炒蝉蜕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黄连荆芥穗甘草生引加生姜灯心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冯氏锦囊秘录》

治初热壮盛,疑似未明,或痘已出而夜热甚者。升麻 干葛 白芍(各一钱)甘草(五分)山楂 牛蒡子(各一钱)冬天加麻黄(五分)加紫苏笋尖,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冯氏锦囊秘录》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未发,凝似之间,并宜服之。升麻 白芍 甘草(各一钱)葛根(二钱)水煎服。

升麻葛根汤《汤头歌诀》

钱氏(钱乙),再加芍药甘草是。(升麻三钱,葛根、芍药各二钱,炙草一钱。轻可去实,辛能达表,故用升药发散阳明表邪。阳邪盛则阴气虚,故加芍药敛阴和血。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亦治时疫。)阳明发热与头疼,无汗恶寒均堪倚。(及目痛鼻干、不得卧等症。)亦治时疫与阳斑,痘疹已出慎勿使。(恐升散重虚其表也。)

升麻葛根汤《冯氏锦囊秘录》

治脾脏发咳,右胁痛,痛引肩背及阳明发痰等症。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葛根(三钱)水煎服。右胁者脾胃之乡,肩者手阳明之脉,斑由胃热,胃主肌肉,升麻、葛根直入阳明而逐其邪热,佐以芍药,使以甘草,和其营,俾无伏匿之邪也。其治发斑,止宜于将出者,若已出而用之,重虚其表,反增斑烂矣。

升麻葛根汤相关中药材

1、葛根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干葛,葛于根,黄葛根,葛藤,葛麻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垃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大部地区有产,主产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药材多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长短不等,约长20厘米左右,直径5~10厘米,厚0.7~1.3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存的棕色外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硬而重,富粉性,并含大量纤维,横断面可见由纤维所形成的同心性环层,纵切片可见纤维性与粉质相间,形成纵纹。无臭,味甘。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

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①《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③《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④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⑤《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⑥《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⑦《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⑧《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⑨《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⑩《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⑾张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⑿《纲目》:“散郁火”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食用葛藤、峨嵋葛藤、甘葛藤、三裂叶野葛藤等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葛根使用。

2、柴胡

别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性状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主产辽宁、甘肃、河北、河南。此外,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亦产。②南柴胡 又名:软柴胡(《本草汇言》),香柴胡。为植物狭叶柴胡的根。外形与北柴胡相似,惟根较细,分歧少,多弯曲不直,长4~10厘米,直径6~10毫米,表面红棕色,有纵皱及须根痕,顶部无疙瘩头,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棕色。气味同北柴胡。以根条粗长、无须根者为佳。主产湖北、江苏、四川。此外,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备注除上述2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主要的有:长白柴胡分布东北;兴安柴胡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大叶柴胡分布东北;长茎柴胡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膜缘柴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小柴胡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金黄柴胡(又名:穿叶柴胡)分布新疆:多脉柴胡分布四川、甘肃、内蒙古。柴胡药材中,尚有“竹叶柴胡”与“春柴胡”二种,其原植物主要为狭叶柴胡。前者系采收成长的全株,全长约20~40厘米,根同南柴胡,茎叶灰绿色至淡绿色,产地同南柴胡。后者系春季采收幼嫩的全株,故又称“芽胡”,全长约15厘米,根细,棕色,茎叶淡绿色而多卷曲皱缩。产江苏、安徽、山东。

3、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腐肠,黄芩茶。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生境分布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厦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备注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②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全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柔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③甘肃黄芩,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叶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④薄叶黄芩,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⑤丽江黄芩,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⑥川黄芩,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4、甘草

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5、升麻

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春、秋采挖,除去地上茎苗和泥土,晒至须根干时,用火燎或用竹筐撞去须根,晒干。

性状①西升麻 又名:川升麻(《纲目》),为植物升麻的干燥根茎。呈分歧极多的不规则块状,大小相差甚悬殊,长3.5~13厘米,直径0.7~6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茎基痕的圆形空洞甚密,成分歧状的突起,洞径0.4~1厘米,洞壁断面有放射状沟纹,外皮脱落处可见网状维管束。周围细根残基极多,坚而刺手。体轻而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带灰绿色。臭无,味微苦。以个大、外皮黑色、无细根、断面白色或淡绿色者为佳。主产陕西、四川、青海、云南。此外,贵州、新疆、河南等地亦产。②北升麻 又名:窟窿芽根、苦老菜根。为植物兴安升麻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物,多分歧成结节状,长9~18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黑褐色,粗糙不平,上面有较密的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花纹,周围残留细根,质坚刺手,下侧凹凸不平,具细根痕。体轻而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纤维性,微带绿色。臭微,味微苦而涩。以肥大、外皮黑褐色、无细根、断面微绿色者佳。主产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此外,湖北、内蒙古等地亦产。③关升麻 为植物大三叶升麻的干燥根茎。外形与北升麻极类似,但稍大,分歧较少,直径1.5~2厘米;上面具数个深的圆形空洞,洞径可达2厘米。质硬而轻,断面黄白色呈片状,中有大空洞,洞壁的断面有放射状沟纹。气无,味微苦。以个大、整齐、外皮黑色、无细根、断面灰色者为佳。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广东、福建所产的“广东升麻”,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根,在当地亦习惯作升麻使用。参见“广东升麻”条。

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①《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②《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③《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⑤《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⑥《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⑦《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6、黄连

别名王连,灾连,王连,支连,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以立冬后(11月)采收为宜。掘出后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烘干,撞去粗皮。

性状黄连商品,因原植物与产地的不同,大致可分如下几种:①味连,又名:川连(《本草蒙筌》),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分枝,常3~6枝成束,稍弯曲,形如鸡爪,长约3~7厘米,单枝直径3~8毫米。外表黄褐色,栓皮剥落处呈红棕色;分枝上有间断横纹,结节膨大,形如连珠,着生多数坚硬的细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表面无横纹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枝”或“过桥杆”;上部多有褐色鳞片残留,顶端有未去净的残茎或叶柄。质坚实而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射线有裂隙,中央髓部红黄色,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嚼之唾液可染为红黄色。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湖北。陕西(平利)亦产。②雅连(《本草从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约4~8厘米,直径约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桥枝”较味连为少。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均属栽培品,主产四川(峨嵋、洪雅)。③野黄连,又名: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外形与雅连相近,惟顶端多留有长6~10厘米的叶柄,作为野生的标记;根茎多单枝或有2分枝,略弯曲,长约5~6厘米,直径4~6毫米,外表呈黑褐色,结节紧密成连珠状,无“过桥枝”;残留的鳞片较多,须根较硬。断面木部鲜黄色。均属野生。主产四川(峨嵋、洪雅、峨边),产量极小,但一般认为品质最优。④云连(《本草从新》)主要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较细小,多弯曲,拘挛,多为单枝,形如蝎尾。长约1.5~8厘米,直径约2~4毫米。外皮黄绿色或灰黄色。其余特征与以上品种大致相同。栽培或野生。主产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碧江)。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⑥《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⑦《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⑧《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⑨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⑩《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⑾《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⑿《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⒀《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备注此外,尚有短萼黄连(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少有栽培),五裂黄连(分布云南东南部),亦同供药用。此外,植物短萼黄连的根,商品多称为“土黄连”或“土川连”,各地有少量生产;植物五裂黄连的根,在云南亦作“云连”使用。黄连加工过程的剩余部分-黄连须(须根)、剪口连(叶柄基部)、千子连(全部叶柄)、黄连叶(叶片)、黄连渣(撞笼中撞下的渣子)在少数地区亦代黄连使用。

7、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白芍,芍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芍药名称,初载《本经》,从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目前药材,白芍药多为栽培种,赤芍药则多为野生种,但在个别地区,如陕西所产的宝鸡白芍,亦系野生种而作为白芍使用者。根条细瘦弯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须根痕较多,质松,粉性小,断面射线不明显,品质为次。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8、木通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通草,活血藤。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性状白木通的干燥木质茎呈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木通四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等的木质茎(详“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见用。

功能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