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读后感400字

本文包括蜡烛读后感(391字)、那一刻,我迈上新台阶(450字)、读龟兔赛跑有感(386字)、调皮的日子读后感(401字)、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440字)、读《爱不自私》有感(388字)、枫叶船读后感(426字)、王贵与安娜读后感(375字)等400字左右的四年级读后感10篇,供您参阅。

蜡烛读后感_400字

“即使在这当儿,老妇人也没又说话,他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得走了……”

老妇人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了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他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在炮火烧焦乐的土地上,在诈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乐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得坟头。

这一点花烛是不会熄灭的。它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成语永垂不朽: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如:《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又如: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篇,永垂不朽,亦不辜负将军教养之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

成语深仇大恨:深而大的仇恨。如: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又如:多年积压的深仇大恨,象火山的岩浆一样从江水山的身上暴发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那一刻,我迈上新台阶_400字

九年级——一个崭新的一页,虽然前面的一页页很完美。但在完美的同时也都有微不足道之处。

在学习写作的途中,我对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不满意,总觉得不新颖,对于修改也无从下手,渐渐地对写作没有了兴趣。一次图书浏览中,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实验中总是不满意自己的作品,就向哲人请教真正成功的秘诀,哲人把一把瓜子放到他面前就走了,他左看看又看看,就是没看出来瓜子有什么特别所在,就全给吃了。几天后年轻人又去拜访哲人。哲人说:”怎么样,知道成功的秘诀了吗?”。年轻人摇了摇头说”不就是一把普通的瓜子哪里有什么秘诀所在?”。最后,哲人说”你是怎么吃得?”。年轻人拿起一个瓜子放在嘴里,嚼了两下就把皮吐出来了。哲人说:”瓜子就像你的实验一样,却往往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在一步一步认真做了以后才能品尝出瓜子其中的韵味,缺少了一步也就做不出心意、成功的实验”。年轻人听后豁然开朗。

读完后,想到了自己不就是书中所扮演的那个年轻人吗,只要我一步一步地来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迈上新台阶的!

成语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如:《谷梁传·隐公七年》:“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又如: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

成语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着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如: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读龟兔赛跑有感_400字

乌龟和兔子比谁跑的更快?当然是兔子,可却有一个乌龟赢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龟兔赛跑》,很简单的故事,却富有很深的哲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只兔子跑得很快,但它经常嘲笑别人。有一天,它要和小乌龟比赛,小乌龟答应了。可小乌龟怎么能有兔子跑的快呢?比赛刚开始小乌龟就被落下了好几圈,可它仍不灰心一直在跑着。小兔子一看它跑得那么慢,心想:”它跑得那么慢,我休息一会儿它也赶不上我,我就歇一会儿吧。“可小兔子竞睡着了,小乌龟趁机超过了小兔子,当小兔子醒来时,小乌龟早已跑到了终点,小兔为此输掉了比赛。”

是啊!智慧是一颗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如果用骄傲陪衬,它还怎么反射出灿烂的光彩呢?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兔子不就是因为骄傲而输给乌龟的吗?”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一定要将这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决不能向兔子学习。

成语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如:《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如: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 ——宋·陈师道《拟御诗武举策》

调皮的日子读后感_400字

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厚厚的《调皮的日子》读完了。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触,那就是——调皮。我还觉得这本书是一本人人都该去读的书,因为这本书讲了一个特殊家庭的生活故事,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可爱和大人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朱多星的生活日记。其中,最让我感到好笑的是《好好姑妈》。在这篇故事中,“我”为胖姑妈想减肥方法,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体现出了朱多星的调皮。体现了他对姑妈的爱,也写出了了朱多星生活的环境,在朱多星想的办法中,衬托出了朱多星调皮的性格。总之,调皮的日子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一个小男孩调皮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快乐,顽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个人有了顽皮的性格,才会感受到童年的快乐,有时候家长会批评或阻止孩子的顽皮,然而他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在调皮的同时,体会到了人生的真理,让我们在生活困难面前以一些调皮的小性子来挑战困难。

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_400字

寒假里我做完了作业,预习了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其中有一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我非常喜欢,读了无数遍。

课文讲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每天都到一个残疾人的书摊看书,可是他每次都是身无分文,每次都假装自己选书的样子,看几个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可他每次去的时候摊主都会对他宽厚的一笑,有一次,他又去看书,他看的《红岩》这部小说,江姐忍受酷刑时那十指连心的疼痛直锥他的心,他泪流不止,这时候父亲突然出现,不由分说的打了他两巴掌,然后告诉他:“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从此,他清晨就去扯马草换钱,可是有时候他卖不到钱他就去不了书摊,有一次他背着马草路过书摊时,摊主叫住了他,并告诉他他们家正好需要,让他把马草给他,并让他天天去看书,直到有一次他发现了其实摊主家并没有马。只是想帮助他。

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动的泪流满面。他读书的热情感动着我,我们现在有这麽好的条件,一定要多读书,而且不论做什么事情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

成语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如: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又如:可是人们不由分说,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用马刀把所有的布袋都砍破了,把车子也劈掉了。——邓洪《潘虎》

成语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又如: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明·汤显祖《南柯记·情尽》)

读《爱不自私》有感_400字

每当我去书屋找书时,那本书总是那么显眼。那么……今天,我又一口气把这本书看了一遍。

书中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爸爸去世了而悲痛欲绝。从此不再喜欢学习,补习班也不去上了。他的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开导他。就在一次义工活动中他帮助了别人,最后找到了快乐,知道了什么是快乐。

合上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的那件事。那天,我到公园去玩,看见一位五岁左右的小妹妹正在仔细地擦着一把椅子,来回擦了好几遍,还把椅子背也给擦了好几次。我想:这小女孩真爱干净。但是,这小女孩擦完这把椅子后并没坐下,而是走向了旁边的一把椅子,继续擦了起来。我一直默默地注视着,发现她把周围的椅子都擦了一遍,然后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位青年扶起了跌倒在地的老奶奶。还有一次……

啊!原来关爱,帮助他人是快乐的。爱是不自私,爱是多么的美好。如果大家都献上一点爱,世间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成语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又如: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枫叶船读后感_40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我们得到丰富的知识。下面我就讲讲《枫叶船》的读后感。

《枫叶船》中包含了5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太阳熄灭了》这个故事。

《太阳熄灭了》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叫:雅妮,故事开头写了雅妮的妈妈生了重病,之后,因病去世。雅妮的妈妈去世后,她的爸爸一度消极,因为雅妮太小,被邻居杜大婶收养后搬了家,最后他爸爸觉悟了,而雅妮也不生爸爸的气了,杜大婶把雅妮还给了她的爸爸。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亲情无敌,也更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当命运对你不公时,你要鼓起抗争的勇气。当命运对你厚爱有加时,你应懂得珍惜……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命运,而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自己是否奋斗不止。

读完了《太阳熄灭了》。

我也疑惑过:太阳真的会熄灭吗?不,太阳并不会熄灭。就算太阳下山了,可明天的太阳依旧灿烂;就算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大雨过后彩虹会拖至太阳而起。所以,我们不要被困难所打倒。

成语一帆风顺:一帆风顺[yī fán fēng shùn],意指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而行。语或本宋·杨万里〈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後用“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源] 宋·杨万里〈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据《诚斋集·卷二九》引)又从洪泽泝清淮,积雨连宵晓顿开。霜冻水涯如雪厚,波摇日影入船来。辛勤送客了未了,珍重顺风催复催。明早都梁?鞣质郑撤绫憬枰环亍典故]一帆风顺,若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指船帆张开,一路顺风。这本来是行驶帆船,自然产生的一种景象,但也切合了行船人的期盼心理,因为“一帆风顺”代表的就是一路畅通,一路顺利。在文献中,出现这句话比较早的是杨万里的〈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杨万里,西元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在当代颇具影响力,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早年从江西诗派入手,中年以後转而批评江西派的弊病,从而走上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号为“诚斋体”。典源的这首诗是描写自然景色,以及和朋友之间送行的经过:一连下了好几晚的雨,冷冽的空气使得岸边的江水像雪一样的凝冻起来,水波晃动,日光照进了船上。而我们正忙着和朋友送行,一次又一次的互道珍重、互相叮咛。到了明天一早,彼此就要分开,踏上各自的旅程了,希望一路上都能顺顺利利的,届时再平平安安的归来。後来“一帆风顺”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另外,在唐代孟郊的〈送崔爽之湖南〉诗:“江与湖相通,二水洗高空。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後二句的文意其实已经含有一帆风顺的意思。

成语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顺风里说到想要告休归里。”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连冬过春,徐槐一边久无消息,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吴用渐渐向愈。”又如:我们这次出门旅行真是一路顺风,沿途一点儿也没有耽误。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_400字

无意中看了《王贵与安娜》这部电视剧,感觉有点像《金婚》,相比感觉更加轻松一些。

对安娜这个角色我比较认同,尤其是她对生活对爱情的幻想,是每个女性的梦,这个梦是支撑我们一辈子的骄傲,虽然不那么现实,但是总算有个念想。一直记得室友说的话:“每个女孩的心中都认为自己是公主”,任何一个女性永远都觉得自己是个宝!

对王贵这个角色我感觉有点像《金婚》里面的男主角,总要那么婚外恋一把,使得现实生活总不如童话中美满,也许这是真实的,真实地让人觉得婚姻的不平衡;后面看到“二多子”女朋友莎莎的父母,各自带着离婚后再婚的对象来见亲家,却觉得平衡了的婚姻也并不尽如人意,表面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委屈和忍受呢?

结婚为什么?想起一个外国影片中说的:为了将来在你老的时候,有个人记得你年轻时候的样子。

牵手了,就好好珍惜走下去吧,回头看来,一路都是幸福啊!

成语尽如人意: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如: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又如:他稍稍感到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意了。——矛盾《子夜》十

呼啸山庄读后感_400字

读过《呼啸山庄》之后,会被艾米莉勃朗特那极赋有感染力的句子所打动。她刻画的人物,总让人有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的渐进感和亲切感;她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而她自己也享受着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感动。

人们都说,《呼啸山庄》与爱情有关。但在爱情的深层,却是一场关于青春的旅行。

《呼啸山庄》以凯西和希斯克利夫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了两个家族兴衰成败的历史。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有一对儿女,儿子叫亨德莱,女儿叫凯瑟琳(昵称凯西)。恩肖先生在一次出差中收养了一个不明身份的男孩,取名叫希斯克利夫。但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饱受欺负,只有他喜欢的凯瑟琳愿意和他在一起玩耍。直到有一天,他离开了这个充满了可怕回忆的家。

希斯克利夫为了复仇,也为了得到凯瑟琳,想尽了办法,最终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却失去了他的挚爱——凯瑟琳。

寻找美人鱼读后感_400字

今天,妈妈给我借了一本杨红樱的《寻找美人鱼》的书。借到手后,我马上就掀开目录看,这本书共有17篇,每一篇的题目都深深吸引着我,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小蛙人,讲的是他在大海里遨游的一个个小故事。

大海里,小蛙人和鮣鱼波卡,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鱼和动物,还有好多奇怪的事。他们遇见了灯笼鱼、琵琶鱼、剑鱼、飞鱼、鲸鱼、海豚、海蝙蝠——琵琶鱼奇异的婚配,让我很感动,每一个琵琶鱼身上都有一个肉瘤,这个瘤子就是她们的丈夫。刚孵化出来的小雄鱼,用牙齿咬住雌鱼的体侧,嵌进体内,久而久之,小雌鱼就变成了肉瘤。雄鱼在雌鱼体内,雌鱼要供给雄鱼全部的营养,为了保证雄鱼在雌鱼体内完成繁殖后代的使命。他们同生共死的精神献身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不仅是这一个精美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海洋里发生的故事,而且小蛙人 在这个探险当中,小蛙人还认 识了许多朋友,希望大家有时间也看看这本书,跟我一起分享这本书的精彩。

成语迫不及待: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意指情况急迫,不能再等。语或出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後亦用“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源] 明·王夫之《读通监论·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许李惟岳之嗣位而乱起。延及数年,身几危,国几亡,天下鼎沸,是岂可谓德宗之宜听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据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许之,则又兵连祸结而不解。论者至此,而议已穷,谓不先其本,而急图其末是已。顾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徒追咎於既往,而无以应仓卒,是亦尘羹土饭之言耳。[典故]“迫不及待”是指情况相当紧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读通监论》。《读通监论》是王夫之读了《资治通监》这本书所写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里是抒发对唐德宗这段历史的感想。《资治通监》里记载,唐朝由於在各处边境设立节度使,让他们领兵镇边,导致各节度使独揽区域里的军政大权,雄霸一方,与中央对抗,至中叶以後渐成祸患。唐德宗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过世,他的儿子李惟岳想要继承父亲的职位。因德宗想削弱节度使的势力,便不答应。有大臣向他上谏说:“李惟岳现已掌握父亲的势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会作乱。”德宗听了说:“这些叛贼原来根本没有本钱作乱,都是假我的名号,占我的土地,聚众为害。如果一直照着他们的意思,将来不是会更乱吗?李惟岳是一定会作乱的,任不任命都一样。”仍然坚持不允许。後来李惟岳果真集结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叛乱。虽然不久後,这场乱事就被其他节度使平定,但之後又有不少节度使叛乱,使得国家好几年兵连祸结,动荡不安。王夫之认为一般人在看这段历史时,都认为德宗这种作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但他却觉得并无不妥。允许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许,只是两句不同的话而已,评论者只归咎德宗之不许,却没办法提应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饭後无稽之谈罢了。王夫之在书中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藩镇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不容等待从根本去解决的情形。後来“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情况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则是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後,即便启行。”

成语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如:《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又如:一对同生共死的战友,肩并着肩;火热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罗广斌、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