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10篇100、150字

本文包含读《童年》有感、童年读后感(113字)、《童年》第四章读后感(118字)、童年读书笔记(118字)、读童年有感(121字)、《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141字)等100字、15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10篇,供您参阅。

童年读后感_113字

读着这本书,虽然有些内容我不太懂,但小说主人公的经历的事情,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我经常闭上眼睛,那一个个人物就会在我眼前晃动。想想高尔基,看看我们的童年,我感到我们真是太幸运了,我们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更要好好珍惜。

《童年》第四章读后感_118字

第四章着重写外婆,写她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写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小说对火灾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

成语指挥若定: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如: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又如:他刚刚坐定,这一大群人已经跟了进来,用各种阿谀逢迎的言词称颂他神机妙算,“指挥若定”。——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童年读书笔记_118字

读完《童年》这本书之后我一目了然心发怜痛,因为它与别的童年小说与众不同,这是高尔基自己的自传体小说,他以自己的童年经历写出了他那个年代里:人间的苦难,生活的心酸,以及磨练了高尔基的斗志,他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勤奋自学,自强不息大无畏精神。

成语自强不息: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í],意指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语出《易经·乾卦·象》。[源]《易经·乾卦·象》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典故]《易经》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之典籍,因此常用天体的运行来警示人们。《易经·乾卦》的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周而复始,从未停止过,君子也必须效法天体的刚健不息,自己奋发图强,永不停歇。其中的“不息”特别强调仁人君子们,要学习自然的强健,周而复始地运行,不论遭遇任何事,都能奋发不懈。後来“自强不息”就被用来指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成语一目了然: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意指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语本《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源]《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徐问文中子好处与不好处。曰:“见得道理透後,从高视下,一目了然。今要去揣摩,不得。”[典故]“一目了然”原作“一目了然”。朱熹为宋代大儒,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後世尊称他为朱子或朱文公。编次与着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考试的标准。《朱子语类》非其亲着,所录为与门人问答之语,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门。〈战国汉唐诸子〉一章记载的是朱子对於数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学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业者甚多。与朱子同时的学者对文中子贬多於褒,朱子却说:“他虽有不好处,也须有好处。”好处在於“其志不卑”,坏处在於“二帝、三王却不去学,却要学两汉”,但若欲谈细微处,朱子则以为,若能透彻了解文中子的学说理论,那要评断他将犹如从高处往下看,一眼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後来“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童年读书笔记_118字

我看完了《童年》这本书,这本书讲了马克西姆·高尔基小时候的悲惨经历。

他的姥爷非常凶,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打人,相反,他的姥姥非常仁慈,非常痛爱阿廖沙。有一次,姥爷用竹竿打阿廖沙,姥姥都保护他,自己却被打到了,我觉得他姥姥真伟大。

读童年有感_121字

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一定无法忘记童年给予他的回忆。我有很大的启发,书中告诉我们执着、冷静、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童年》使你真正感到读书的快乐,让你感到了阿廖沙的童年悲中有甜,真正感到你的童年十分幸福。

成语总而言之:总的说起来。如:《容斋随笔·卷六·洗儿金钱》:“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又如: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千结束。——《毛泽东选集·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

成语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如: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又如: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读童年有感_122字

对于高尔基的童年经历,大多都是悲哀的,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更激励了他对光明、自由、正义的向往。如果他没有这些外界的压迫,也不能成就今天的他,每个人,都是要有一段故事可讲的,他很幸运,有一个回忆,有个故事可讲,也成就了他留在人们心中那不朽的地位!

童年读书笔记_122字

高尔基的童年十分困难,因为那时候的小孩做错一点事就要被暴打,有的人兄弟之间因为一点小事而打起来,那里的人一但失去劳动力就要被赶到街上靠乞讨为生。

高尔基的童年很悲惨,可他可以成为这么伟大得人,我们环境比他好,如果我们比他差,不是滥费资源吗?

童年读书笔记_134字

读童年有感,他的爸爸死了,我很难过,因为他爸爸死前,主人公生了一场大病,他爸爸来看他,他爸爸死后,换了外祖母来看他,主人公和外祖母说了话。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是不珍惜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读了这本书,我又一次明白了,人类是丑恶的,但也有人的心灵是纯洁的,是善良的。

读童年有感_135字

《童年》写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的生活图景,揭露剥削阶级的残暴,小市民习气的恶劣,描述劳动人民的苦难,刻画了阿廖沙追求光明的真实形象。

很快,《童年》这本书被我读完了。读完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向阿廖沙学习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

《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_141字

第十一章主要写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虽然用笔不多,写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说又止;其次写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小说对他的逃学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但本章的重点内容还是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成语若明若暗: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又如:这洞穴幽深莫测,云雾缭绕,由杨汝章领头,潜行数百步,越走越亮,一缕若明若暗的光从洞顶直射下来。——《国宝》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