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读后感精选6篇1400字

文章包括优秀教师九堂必修课读后感(1432字)、读《受戒》有感(1404字)、《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391字)、《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416字)、谈谈金瓶梅读后感(1402字)、余华活着的读后感(1389字)等1400字左右的高中一年级读后感精选6篇,供您参阅。

优秀教师九堂必修课读后感_1400字

2011年的教师节,我们收到学校李校长一份特殊礼物——《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毕业至今,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是觉得事务越来越多,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自己迎来了第就个年头。我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吗?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吗?我经常这样叩问自己。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我捧起书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九部分组成。九堂课引领专业发展,九堂课成就优秀教师。这段时间,再读这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细节就是力量》。

工作室主持人黄志煊校长说过一句话: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创新。在我们教师工作中决定成败评价一个教师的素质,除了学识与教学水平,言行与爱心的细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细节虽细,但对孩子们的影响却不小。

说到这些细节,我想到了学校、班级中的德育工作。人们都说德育工作要管的是琐事、碎事,但德育却无小事。很多时候,德育工作的成败就在一些小细节上体现出来。记得黄校长的一节《四大件的变迁》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请义工冯爷爷上去给孩子们讲讲过去的事。黄校长把坐在教室旁边七十岁的老爷爷请了上讲台;细心的为他夹好麦克风;讲完后,黄校长扶着老人家下了讲台;下课了黄校长对老爷爷表示了感谢并且亲热的交谈。一切细节都是那么自然。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看在眼里,什么是尊老、什么是尊重无需太多的诠释,黄校长的这些小细节已经无声的教育了孩子们。

关注细节,也为师生的沟通搭起了一座桥梁。我记得上个月的一节课上,一向基础较差的小邓在随堂听写中居然全部听写正确了!我感觉很意外,当时表扬了他,但他脸上却没有太多兴奋的表情。课后,我找到他,就刚才的听写事细细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没有人管。近段时间爸爸给他找了个新妈妈,新妈妈管得严,天天抓他读书,他心里烦。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赶紧给孩子多起了辅导工作,分析新妈妈管他学习的原因,让他感受自己在新妈妈的帮助下有了进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最后,孩子点点头,算是对我开导的认同。之后的几天,这个孩子总会把他与新妈妈生活上的一些事告诉我,他和新妈妈的感情也在我的调解下越来越融洽,孩子也越来越信任我了。我常在想,如果不是那时我多看这个孩子两眼,关注他与往常不同的细节,也许我就错过了一次与他成为朋友的机会。

关注细节,也往往成就成功的课堂。这一点在我跟岗学习的几天感受特别深。在李瑞雪老师的《我们的节日——春节》课堂上,她让一个孩子贴春联。孩子贴完春联后,李老师并没有马上点评,而是问了孩子们:“他贴得令你满意吗?”有几个孩子说不满意,一个女孩子还上去把春联调了位置再贴。那为什么要调过来呢?孩子们说不出来,李老师不急着解谜底,而是让问女孩子为什么那么肯定要把春联调过来贴,女孩子说因为他们家过年就贴了这样的春联,是调过来贴的,多么会观察生活的孩子呀。这不就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所提倡的要让孩子通过课堂走进生活吗?多精彩的课堂呀!

记得在我的《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采访教室里的老师,我的预设是孩子们对什么这么多坐在教室后的老师肯定很好奇。但是事实上,孩子们在采访时却一股脑跑向黄校长及邹老师,我走下去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采访其他老师?”并把他们引导老师们面前,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后来,孩子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了解到的面更广了,课堂也就更为深入了。

在生活,在课堂如果我们都时时关注细节,做好每个细节,我们将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在跟岗这几天再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这本书的收获。

成语忙忙碌碌: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又如:忙忙碌碌,所以无人阻挡,由他二人进出。——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三回

读《受戒》有感_1400字

爱情,总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去想些什么,抑或去做些美梦,去编织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编织自己的青春,去编织自己的明天。《受戒》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明子与小姑娘英子的恋爱故事,作家有意识地将那种晶莹剔透充满着纯情的爱情领入了诗的境界。在那个民风淳朴的岁月中,在那个属于自己的青春的花季中,在那个谁都会做着纯洁美丽的梦的春天中,我们都在追逐自己的梦,追逐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他们那淳朴的笑容,天真的语言,美丽的灵魂都会令人向往,令人陶醉。这种让人难以割舍,难以忘怀的情怀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纯真的世外桃源: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在荸荠庵里的僧侣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羁绊,他们可以赚钱,可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而对于庵赵庄其他居民的生活,小说则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从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赵庄芸芸众生的一斑。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何为桃花源?人与自然充分混溶,没有任何禁忌。这就是汪老心中的桃花源,一个出现在梦里的人间天堂。在这里,性爱被表述为一种如水一般流淌的、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一个美梦,美的不只是庵赵庄的风景和人们超脱尘世的生活,还有小明子和小英子青涩的爱情。“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短短五句文字,把少男少女初恋时的心态描摹得曲尽其妙,婉而成章。明海醉了,汪老醉了。这是被一种美,一种超乎尘世的和谐搞乱了内心。明海打破了禁忌,挣脱了世俗的牵绊,这是一次动人心弦的超越,在一个和尚,一个出家人心里萌生了爱情,一串脚印拨动了十七岁少年的那根心弦。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美好的,他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初恋的到来。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复苏的人性让他把幸福紧紧攥在了自己手中。小英子保存着最为自然的本性——透明的性情,由这一带清秀山水培养起来的水一般的阴柔性情。她有着本乎自然的欲望,纯真的情爱。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焦虑或受压抑的阴影。对于爱情,她比明子更直白,更直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起。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幸福。他们的爱情就像流水,清澈澄明;像一首诗,简洁明快;像一首歌,流畅自然。我向往这样的爱情。或许梦才刚刚开始,那我愿意让这梦一直续下去,没有中止,愿意一直都能在梦中,不要醒来。

成语芸芸众生: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如:《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又如:这些话,是告诉芸芸众生,到底是有一大部分感觉不敏的。——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成语不知不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如: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又如: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_1400字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成语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如:南朝·梁锤嵘《诗品》卷下:“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又如: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尺有所短’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秦牧《<艺海拾贝>跋》

成语应变将略:将略:用兵之道。随形势发展变化而筹划、施展用兵之道。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又如: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俟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魏书·毛修之传》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_1400字

看了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之后,想到许多,学到许多。我觉得这的确是一本让我们可以触摸到幸福的书。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你留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里。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样都可以是幸福的源泉。

泰勒·本—沙哈尔说,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与根本。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得到了什么或身处何种境地,而是取决于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幸福的。在我的工作中,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的进步都让感到由衷的幸福。

三年三班有一名众所周知的女孩——小凤。刚教三年级时,我发现她性格十分内向,很少说话,单词认得不多,平时课堂上也不爱动脑筋思考,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记得一次英语课上,我们照例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开小火车练句型的活动,读了好几遍,结果轮到她时她又不会读了,我经不住大声地批评了她,但当我看到她看我的那双畏惧的眼睛时,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可恶的巫婆,伤害了这么一颗稚嫩的心。她的嘴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却又紧紧地闭了起来。为此我的心里很难过,也很后悔,为什么不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呢?我想,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用真心、爱心、耐心,就一定会开启她的心灵之门的。为了帮助她重新树立自信,我下课找她聊天谈心。除此之外,上课的时候,我也特别关照她,我常有意无意地让她回答一些问题,就算有的时候她回答的声音很小,我也鼓励她、奖励她。慢慢的她面对我时,不再像一只受伤的小鹿。有一天听写英语单词,她写出了一个正确的单词,我就及时表扬她“今天小凤能准确地写出一个单词,让老师看到了她的进步,很是欣喜,老师相信通过她的努力,还会对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单词!咱们一起给小风一些掌声好吗?”结果小凤在全班同学热情的掌声中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可是,我却不知道,我不经意地表扬,却能给孩子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第二次上课听写时,小凤竟写出了所有单词!我又适时地表扬了她“今天小风让老师很是激动,更多的是感动,你们知道她写对几个单词吗?——所有七个单词都写对了!”全班孩子立刻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小风也在掌声中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喜悦的微笑。“你的进步这么大,老师喜欢你!希望你持之以恒、保持下去,并且向更大进步进军——朗读和背诵课文,好吗?”她看着我狠狠的点了点头。令我意外的是,下一次上她班课之前在走廊上小风看到我就雀跃着跑到我跟前说:“MissLiang,我已经背会课文了!”“真的吗?那你太棒了!老师真的太喜欢你了!”上课时,小风在全班同学惊讶的目光中背诵了课文,虽然不是很熟练,也有些单词发音不是很准确,但较以前已经是进了很大一步,我当然不吝表扬,并且奖励了她五颗学习星。从此以后小风变了,上课时不时能主动举手发言了,下课有事没事愿意围着我转,在她的脸上能看见笑容了……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她的贺卡,上面写道:老师,您辛苦了!因为您,我觉得上英语课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感觉到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还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就是我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归根结底,幸福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超越物质的。用心感受生活,悦纳自然,体会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用感恩的心善待他人,幸福就会悄然而至,这就是幸福的真谛。

成语不好意思: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去年因打了薛呆子,他不好意思见我们的,不知那里去了一向。”又如:她被人夸得不好意思了。

成语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又如:韦珍说不上什么爱不爱,只是接触的多了,便不由自主地常和常飞亲近起来。——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

谈谈金瓶梅读后感_1400字

清丰县韩村中心校韩志刚(教师)

《金瓶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世人读《金瓶梅》者多,而不善读者也很多。

一开始阅读《金瓶梅》,常会笼罩着“淫书”的阴影,有一种道德理性主义绝对化的障碍。摆脱误读,需要一个过程。

读《金瓶梅》不可以快读、粗读、略读、选读,要读五遍,把一百回当一回读,要一气看完,不可零星看,要从形象整体上把握全书,贯通气脉。离形得似,遗貌取神,探得其神髓与真精神,走出阅读误区。

《金瓶梅》虽有淫话秽语,但不是淫书。写淫话秽语的目的,在于揭露与批判。在贬损肉体、摧残人性、禁欲主义的时代,作者从人本位思想出发,以“童心说”、自然人性论为基础,把性放在了人类生存的基础位置,大胆地肯定肉体,显示情欲的自然性,合理性。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关注女性,观察了解女性,也感受研究女性,努力去理解女性,在描写她们被扭曲的人性之时,他也很细微地展现了女性身上的美和这种美的被毁灭。作者以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创造性地塑造了潘金莲等成功的艺术典型,实现了小说艺术的重大突破,建造了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潘金莲对封建伦理纲常是淫荡的反叛,畸形的亵渎,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的反作用。她是个害人者,又是个受害者,而主导的方面是被侮辱被损害者。潘金莲的形象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剧命运。《金瓶梅》塑造的潘金莲形象有开拓意义,在历史上有冲击反叛亵渎封建伦理的进步作用。也要看到这一形象表现的纵欲、反理想、反理性,完全无视首先规范的局限性。作者从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联系上描写潘金莲,表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女性自我生命的觉醒。

西门庆作为16世纪的小说人物,是一个具有复杂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富商、官吏形象。他是商场上的强者、官场上的贪吏、情场上的豪杰。但是,好景不长,韶华易逝,他33岁,适逢事业高峰青春少壮之年暴亡。西门庆死了,其生命在延续,托生为孝哥。结局是西门庆的化身孝哥被普静和尚幻化,做了和尚,走向禁欲之路。西门庆由纵欲而走向毁灭,以此惩戒人,启迪人追求“乐而有节”的律动。

《金瓶梅》作者在暴露人的阴暗面,表现对人性本体的忧虑,表现对时代苦难的体验和对社会的绝望情绪,否定现实,散布悲观主义。但是,他不知道人类怎样美好,看不见未来。百回大书写了一个社会的无可救药,因果报应说的宗教成了维持一种真意人生的唯一出路。

《金瓶梅》作者的观察力、感受力是第一流的。作者打破了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这种黑白两色观察角度。小说表层上描绘丑、描写情欲,却反映了深层的变态的爱、变态的心理、扭曲的性格,从而创造了艺术美。

郑振铎评价《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可谓中国小说的发展的极峰。”

毛泽东认为,《红楼梦》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同样,《金瓶梅》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帮助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了解历史这一点上,两书是互补的。《金瓶梅》塑造了不朽的文学经典西门庆,主要写市民阶层的生活,侧重在下层;《红楼梦》塑造了亘古未有的典型贾宝玉,主人写贵族生活,侧重在上层。《金瓶梅》重摹写生活,是写实的;《红楼梦》重表现情感,是写意的。《金瓶梅》是生活小说、市井小说,《红楼梦》是诗意小说。《金瓶梅》是下里巴人,《红楼梦》是阳春白雪。

《金瓶梅》是成人小说。成人小说成人读,少年不宜。

参考资料:

《王汝梅解读〈金瓶梅〉》王汝梅 着

成语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如: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又如: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成语无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如:《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又如:但彼此内溃已久,无可救药,只能听之而已。——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余华活着的读后感_1400字

这辈子想起来就这样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这样的命。年轻的时候靠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差点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余华《活着》

《活着》是一篇读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翻开书页的不忍,那种合上书本后的隐隐不快,我很想知道一个人需要怎样的信念和意志力,才能支撑他在遭遇到一连串的打击后还能顽强的活下去。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双亲的痛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终于的落单与那头老牛,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回首曾经,他需要多大的勇气。“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是生者的赞誉或是悲哀,之于他我更多的是同情却又不得不为他的淡然而心生丝丝敬意——他用平静的面容掩饰着他内心的波涛汹涌。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平淡是福,活着真好。

是呀活着真好,更何况是活在幸福当中。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平凡的女孩,平凡的家世,平凡的样貌,平凡的日子波澜不惊,也曾幻想过不平凡,也曾希望自己的日子能过的轰轰烈烈,然而父母告诉我,平凡点好,平凡了就会淡然,就会宠辱不惊学会独立学会坚强;老师说平凡好,平凡了就能一心一意的读书,平凡了才能在一派浮躁中沉淀、成长;朋友亦说,平凡好平凡了就能每天都开心得没心没肺。平凡好吗?我对着镜子问那满镜的平凡,镜子里的朦胧玻璃后的水银说,平凡好,平凡自己成就了别人是一种幸福。

于是某天,在那窄窄的阁楼,我在散发微微霉气的书架上寻觅的时候,那本薄薄的小书兀自闯入我的镜片,泛黄的书页,向我倾诉着它的不简单,那个叫做余华的人,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正常却也不正常的故事,福贵于是闯进了我的生活,情绪在那娓娓叙说的过程中起了涟漪,《活着》就是这样,用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的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纵使余华不是一个擅于煽情的作家,然而与平常之处的发掘,那漫不经心的笔触却直击读者的心灵。

人之处总是单纯得像杯白开水,那时候的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平凡什么是轰烈,那时的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强烈的目的,也许是一时的好奇也许是一时的氛围让自己有了瞬时的冲动。于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总与“半途而废”相伴,也总会为了搭几块积木而拒绝吃饭——这一切,全看兴趣的大小。在现在看来小时候的行为是那么的脆弱,因为背后支撑这一行为的唯有兴趣,全没有什么“崇高的信仰”抑或“理想”。然而那个时候的自己也从不会迷茫不会对自己的生命感慨万千,于是,那时的生命也是最有韧性的——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

很多时候,远离亲人远离朋友的日子里,感觉幸福一下子远行,孤独与寂寞,伤心与难过,许许多多的想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袭来,有过快乐的忧伤,也有忧伤的绝望,扬起的嘴角,是那么的倔强,没有泪水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有心痛。一个人的坚强,那种超负荷的难捱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然而所有的悲观在遭遇到福贵时变得一文不值,所有的失落在遇上福贵时变成了有幸。我不是不快乐,而是还没有适应快乐。所以如果有幸我要自己承担安慰有时候捉襟见肘,自己不坚强也要打着坚强,还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没有资格难过,我还可以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

好好享受每一天的点滴,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关心自己的人,为了这更长更远的明天好好活着。

成语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如:汉·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又如:听到月高初更后,果然弦索齐鸣。恰喜禁垣,夜深人静,琤璁齐应。(清·洪昇《长生殿·偷曲》)

成语宠辱不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如: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又如: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