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读后感6篇1000字

本文包含读《观后感》有感、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观后感(964字)、《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65字)、楚门的世界观后感(966字)、201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乘着梦想的翅膀——观《开学第一课》有感(967字)、观《天那边》有感(967字)、戏如人生—话剧《银婚》观后感(967字)等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6篇,供您参阅。

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观后感_964字

安生第一,让我们大家一起从一点一滴起注意安全。每个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有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而有人一生确实坎坷的。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碟,我们兴奋极了。影碟开始放了,我沉浸在了影碟的世界中。碟片是以卡通形式制作的,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正如人们常说的功亏一篑,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事实表明,火灾时被浓烟中有毒气体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火灾逃生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安全隐患等等。看了这部影碟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其实火灾也不是那么让人毛骨悚然,无人幸免的天灾,只要掌握了自救方法,还是有可能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的。生死只在一瞬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曾记得《老人与海》一书中写到老人在海上捉到了一条大马哈鱼,老人把猎物拖在船后返航时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虽然老人通过顽强的斗争,战胜了鲨鱼,但是他的战利品也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在对老人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永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感到赞叹之余,我也不禁对鲨鱼跟踪猎物的本事之强感到惊叹。看到这里,我想,如果老人也看过这个录像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把大马哈鱼拖在船后,让鲨鱼有迹可循。而我们看了这个录像,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学会了在野外生存时的本领,同时,还让我们明白了生命如花一样美丽。让我们学会自我保护,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吧。看了《新时期小学生安全教育》我对安全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我现在觉得安全知识真应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虽然地震、火灾、洪水……我们也许一辈子都碰不到,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防范于为然,那就有备无患啦!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人类来说,安全永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无论是谁,都应该爱惜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保护生命安全的最基本常识。让我们学习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一起奏响生命的乐章吧!

成语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又如: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成语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如:《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又如: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965字

昨晚,我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中央电视台2011《开学第一课》,其中主持人王小丫、小小彬与大家互动做的课间活动使我眼睛一亮:主持人王小丫带领小小彬做了四个动作:搓搓手、打了一个响指、鼓掌、拍拍腿。当主持人问大家这四个动作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时,同学们都在摇头。是啊,这看上去普普通通、互不相干的四个动作各代表着它们各自的意思,难道它们中还蕴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

当主持人、小小彬带领大家一起来做这四个动作,一起把这四个动作连贯起来做时,奇迹发生了!这时候,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想象之旅:伸出你们的左手和右手搓呀搓就像风的声音,一个一个的响指就像小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大家鼓起掌来预示着雨越下越大,拍腿的响亮声仿佛在催促人们:“大雨来了,快回家吧!”瞧,在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和美妙的音乐声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美景图应运而生。

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的课间活动!如此简单的几个动作代表什么?不知道。如果大家一起来做,把几个动作连起来做,边做边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奇思妙想,也许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画面都各不相同,但同学们都会从动手、动脑的课间活动中愉悦了身心,充盈了智慧。我想这一切都来源于大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创造了一个个美好的境界。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是人类所以能够发明创造,不断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里写道:“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责无旁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注重从直观入手丰富学生的表象;从形象情景描述入手启发学生的想象;从正确理解词意入手形成新的想象;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发展学生的想象;从阅读科幻作品入手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火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为了学生今后有所创造,从现在开始,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每一节课、每一次课间活动)中多创造条件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老师们,博友们,你们从这一课间活动又得到什么启示呢?

成语聚精会神: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意指心神聚合,会集众人的智慧。语出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後用“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集中。[源]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据《汉书·卷六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王褒》引)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递锺,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典故]王褒,字子渊,西汉蜀人。宣帝时,由益州刺史王襄举荐,得到宣帝的召见,命他作〈圣主得贤臣颂〉(见收於《汉书》本传)。其中一段述说圣主和贤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贤才是国家的工具,官员如果是贤能的人才,则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张,功德自然就会普及全国。工具锐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却很好。相同的道理,圣人和君子,正是圣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须认真辛苦的寻找贤德之人,才能够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属的也是如此,贤能的人在还没有遇到圣明君主时,所提的策略和建议,不被采纳,境遇卑贱困苦。然而,一旦遇到圣明的君主,谋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规谏的言词受到重视,忠君之心能够彰显,得以担任官职且施展抱负。所以天下太平,君主圣明,贤能的人才自然聚集,众人心神聚合,会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励、配合,更能显现出各自的长处。後来原文中的“聚精会神”被摘出,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集中。

成语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如:汉·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建主。”又如: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_966字

真实与否

我们眼前所见,亲身所感是否真实?相信这是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楚门的世界》就是一部有关此类问题的电影。

楚门作为超长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主演,在全球观众的见证下,出生,成长,结婚。他生活在一个大“摄影棚”中,每个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档节目,除了楚门。导演克里斯托弗操纵着楚门的生活轨迹,是楚门世界的上帝。一切如剧本所写的发展,但百密必有一疏。楚门是个活生生的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诸多巧合让楚门怀疑周遭人事的真实性。他反抗,克服对水的恐惧离开从小生活的“家乡”触碰到“世界”的边界。

在楚门即将踏出“世界”出口时,导演克里斯托弗阻止了他,“外面的世界同样有欺骗,在我给你的世界中,你很安全。”导演劝楚门留下,楚门歪头一笑,“如果不能再见到你,那么祝你早安,午安,晚安。”随即踏出这个关住他三十年的“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之说曾言,囚徒们从小只能看着物体被火炬投影在墙壁上的影像,从而他们全认为墙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对于我们来说很可笑,影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因为我们从小便被告知影子只是光线被物体所挡住留下的阴影。如若告知他们影子非真实,他们也会难以接受,先入为主的观点总是难以打破,正如影片中楚门最开始同样难以接受自己生活在一个人造的世界中。可贵的是,对于虚假的一切他能鼓起勇气去抵触反抗。人们习惯了固有媒介传递信息,接受并自然的肯定其的真实性,就像影片中所言“人们习惯接受现实”。“有心”之人便利用固有媒介,引导大众舆论以达到某种目的,效果显着。所以,对所知的怀疑与思考很有必要。

电影结束最后一秒,很多观影者在背脊发凉的同时也在思考,如果我是楚门,换句话就是,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只是我们暂时还没发现,那,怎么办?电影中楚门的人造世界毕竟变数太多,纰漏种种,才让楚门察觉。如若将操纵者能力扩大,变量都在考虑范围内,按照固有的轨迹运行,就好像常言道“命数”。而我们也不过是某些人手中可操纵的玩偶,怎么办?恐慌?逃离生活?在我看来完全没必要。就算一切皆假,但楚门的感情,感受是真,最后楚门要走的路也是他自己所选的,由自己掌控。这样,不就可以了吗?对于我们同样,虚假何妨?真实何妨?重要的是我存在并自由。

《楚门的世界》结束了,对于观众而言只不过是换个台而已,但对于楚门却是新生活的开始。

成语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如:《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又如: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先入为主,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成语长幼尊卑:指辈分大小,地位高低。如:《礼记·乐记》:“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又如:部队是最讲究长幼尊卑的。一般都是官衔高的首长谦虚地说:你们就叫我老某好了,透出官兵一致的亲热。其实谁敢叫他老某呢?——毕淑敏《最后一支西地兰》一

201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乘着梦想的翅膀——观《开学第一课》有感_967字

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要坚持,有梦想就能出彩。任何一个梦想,都是一架飞机,有了动力才能前进、成功。从《开学第一课》中,我明白什么是乘着梦想的翅膀前进。“梦想是一种不竭的动力,让你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这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无畏风险,不断前进。”第一节课,王亚平姐姐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10年前,当火箭发射载着杨利伟升上蓝天的那一刻,二十三岁的王亚平作为中国人与其他人一样感到骄傲,而作为女飞行员的她,那早已在她心里扎根的关于蓝天的梦想,变得更加迫切。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当火箭点火伴随着巨大的推力,王亚平的梦想实现了。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有了不断前行的动力,才使王亚平梦想成真。“八一跳伞队”中的付丽娟也是这样,为从小的军人梦而不断坚持训练。“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甚至泪水,不抛弃、不放弃。”第二节课,当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出现在舞台上时,大家都震惊了——她用的是假肢。尽管失去了双腿,但她依然坚持舞蹈,最终收获了成功。要梦想就要不抛弃、不放弃,梦想才能实现。“无论是追梦过程中收获的美好,还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喜悦,都是梦想的喜悦;在追梦道路上,每一段旅程都蕴藏着美丽的风景。”钢琴家郎朗在第三节课为我们描述了替补的精彩、加油站妈妈郑亚波为了让自闭症儿子恢复正常这个梦想而消耗自己的11年时光,从而让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为了梦想而追求,成功了才能出彩!地震最美舞者廖智用假肢舞出绚烂人生;郎朗经过一次次能够作为替补的机会,终于从“龙套”走向“舞台主角”……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进了小学以后,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接触汉字。当我第一次认识“汉字”这个事物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汉字就是这样一个有趣而新鲜的事物啊!而当我第一次接触写话时,我又感觉:汉字原来可以这样搭配成文啊!此后,我对汉字、写话、写作越来越感兴趣。如今,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写好、改好,也曾发表过几篇佳作呢!进入高年级,我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作家,我要当作家,我要写书给全世界人看!我一定要实现我的作家梦!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写作文,像廖智、郎朗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是由一个个梦想组成,坚持自己的梦想,乘着梦想的翅膀前行,终能找到实现梦想后的成功!

成语一朝一夕: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ì],意指朝,早晨。夕,傍晚。“一朝一夕”形容时间短暂。语出《易经·坤卦·文言》。[源]《易经·坤卦·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典故]“一朝一夕”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时间短暂。在《易经·坤卦·文言》中有提到:积善的人家,必定有多余的吉庆,积不善的人家,必定有多余的灾殃。臣下杀死君上,儿子杀死父亲,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偶发状况,而是逐渐累积成的结果。坤卦初六的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就是说,当你踏在松散的霜上,就可知道严寒即将带来坚冰,这是顺序而来的必然结果。後来“一朝一夕”就被用来形容时间短暂。如《红楼梦·第一〇回》:“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

成语催人泪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如:王朔《过把瘾就死》:“电影里的相声和幽默小品不能使我们解颐一笑,甚至绝对催人泪下的悲剧我们从头看到尾也始终无动于衷。”又如:这本催人泪下的小说,我至少读了三遍。

观《天那边》有感_967字

一座座高大连绵的山。一条蜿蜒泥泞的小路,一片片绿色无垠的稻田,一群群可爱热情的村民学生。一位憨厚老实的老师,一位美丽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的故事在山那边演绎着。

听!“妈,三个月的支教我一定可以坚持下来的,你就放心吧!我能照顾好我自己。”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女大学生来到了山区进行三个月的支教并体验农村生活。而男大学生为爱追随到了这里,但很不幸的是男大学生来到了这里才不到三周,就因为受不了这里的生活而离去,不管女大学生怎样的挽留,他都坚定的离开了这里,憨厚老实的农村老师“破罗”一直默默无闻的为学生们服务着,那里的孩子们多为留守儿童,也受到了“破罗”和女大学生的无私关爱,三个月一眨眼过去了,女大学生要走了,那群孩子们都泣不成声的送别老师。回到城里没多久就得知“破罗”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修学校,上山背黄泥,突发泥石流而去世的消息她毅然选择回到山的那边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她永远留在了那里,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孩子们,献出了她的一生。电视台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什么也没讲。

好感人的故事啊!老师永远是最伟大的人,老师为了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他们把青春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乡村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不知付出了多少。

看完了这个故事,思绪把我带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也拥有过这样的一位老师。王老师是一个残疾人,她的家离我们的学校很远。每天都要步行到学校,因此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王老师的鞋子前面有一张小O型的“嘴巴”。王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她很关爱我们,平时和蔼可亲,但上课却十分严肃。不过,我们真的很喜欢王老师,他总是让我们很开心。要是体育课,我们会举行“拉柴火”比赛,要是语文课我们会举行“朗读比赛”呢!让我们互相帮助,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在我们身边好老师还是比比皆是的,老师总是不求回报的,把知识全部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而我们有的人倒好,不但不知道感恩,还根本不学习,这样的人真让人感到痛心啊!不但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也辜负了家长的一片心。哎!

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要用自己光辉的未来,让老师感到光荣!

老师是多么神圣而令人向往的职业,但老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所以在这里我向那些所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说声“你们辛苦了!”

成语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如:《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又如: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成语比比皆是:比比皆是[bì bì jiē shì],意指比比,每每、频频。“比比皆是”形容到处都是。语本《战国策·秦策一》。[源]《战国策·秦策一》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臣窃笑之。……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不攻无攻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比是也。……”[典故]张仪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谋士,《战国策·秦策一》里记载他游说秦惠王,向秦王分析当时的国际情势,提出自己的连横政策,以打破六国合纵之约,进而统一天下。他认为六国普遍国库空虚,赏罚不明,以致军民到了战场上,看到敌人都四处逃散,然後怪罪人民不能效忠。其实这都是制度上的不公,赏罚不明确所造成的。而秦国制度完备,信赏必罚,人民“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意谓:人民都勇於赴死,为国家效命,不怕刀枪火炭,断然战死沙场之人“比比是也”。因此,秦国有实力并吞六国,只要政策得当。就用“比肩”来表示很多。後来“比比皆是”这个成语就从“比是也”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到处都是。

戏如人生—话剧《银婚》观后感_967字

文/朱惠

看《银婚》剧情,一个家庭场景,围绕着事业成功的主人公齐东和而展开的情感生活,不免联想到《雷雨》的情节结构。所不同的是,《雷雨》以悲剧而告终,《银婚》则是讲述了第一批来日留学生齐东和一家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的故事,并启示我们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我感觉到主人公齐东和的名字似乎隐喻着剧作者凌老师的心愿:齐心协力在东京和谐共赢!

如同《雷雨》剧组,《银婚》的大部分演员也不是话剧专业演员,但是通过凌老师的精心指导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展现在舞台上的成果,让曾经有过的外来担心和疑惑都烟消云散,尤其是初上话剧舞台的于晓红的表演更令人印象深刻。以往见到于晓红,不是优雅的旗袍倩影,就是潇洒的男装风姿。凌老师大胆启用,于晓红把齐东和的前妻瑞芬塑造得栩栩如生。

想起两个小插曲,在一次聚会上遇到穿戴旗袍披风的于晓红,她突然把小披风的商标给我看,竟然印着“瑞芬”二字,“我常买瑞芬这个牌子的衣服,没想到这次演的人物也叫瑞芬。”她兴奋地告诉我。又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凌老师又中了......我心里暗暗地说道。

在《银婚》公演的一个星期前,于晓红联系我:“11月15日的话剧想请妹妹来观看,我招待妹妹,感恩妹妹的一路支持与关照!”其实我早已经购好票了,但是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并感谢她的善意,于是约好去东中野取票。见面聊起《银婚》,于晓红兴致勃勃地递给我一本已经翻的发黄卷页的《银婚》剧本,让我念齐东和的对白,在我面前演起了瑞芬,她很快就入戏了,激情感染了我,也令我刮目相看。原来她真的有演艺天赋,被凌老师挖掘了出来,我对她说:“凌老师真是您的贵人!”

然后她带我走进她的服装间,满屋子色彩斑斓的旗袍,每一件都让我爱不释手。她却拎出两套有点儿土气的套装告诉我,她穿这两套上台。当晚的舞台上,这两套服装很好地体现了俗气落魄的瑞芬的形象,又与优雅知性的现任太太雅欣形成很好的对比,于晓红在剧中抛弃了自我,演活了角色,也再次证明了凌老师的知人善用。

话剧《银婚》告诉了我们做人要真诚、宽容、无私。恰巧,今年也是我的银婚纪念,“重新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家庭。”我也从中得到了感悟。感谢东京话剧艺术协会的公众号刊载出了我的真实感受!也期待东京话剧艺术协会在舞台上塑造出更多在日华人的新形象,更好地加深中日文化的交流。

成语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如: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又如: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成语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