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作文大全1300字

本文包含优秀教师事迹读后感(1273字)、读《哈利波特》有感优秀作文(1321字)、学记读后感(1257字)、追踪古文明之远古文化—读《追踪古文明》有感(1350字)、梁启超传读后感(1306字)、一样美丽像天使读后感(1285字)等1300字左右的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作文6篇,供您参阅。

优秀教师事迹读后感_1300字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从当了老师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当初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对得起老师这位称号的。

左相平所做的也是大多数老师在做作的,无论是关心学生学习,还是关心学生的成长,还是关心学生的未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身体成长上,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在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

我们许多老师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许多老师去了又有许多老师来了,还是在做作这样一个相同的事情,许多人的事迹我们没有人去发现去挖掘,也没有人去在乎这样的事情,但是老师的工作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干的,仍然还是会有许多象左相平老师一样去实实在在干好老师工作的老师,所幸的是左相平老师的工作被挖掘了出来,让人们知道还有那么一些人在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们知道我们的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需要的知识在进步,我们许多的老师并不缺少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但是却缺少迅速适应社会变化的精神,或者说是能力,当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如何让我们尽快地适应这种变化,拥有这种精神。

左相平老师说得好,“我实际上没有什么信念,我就想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不要误了学生,就是这样,其他的也没有想过。我从心里想的就是你既然爱这个岗位你就要让学生喜欢你。”

要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当一个家长放心的老师,当一个人民满意的老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好说不好做的,特别是当一个现代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现代的教育不只要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能力。

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实际上我们是要能够借这东风,达到我们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彻底转型的目的,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每天都在工作上辛苦地干着,可是总不见效果,为什么呢?因为在做许多无用功。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不只是要苦干,还需要巧干,不会巧干是不可能干好现在的教师工作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如何建立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教育机制,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的力气都没有作在刀口上,而是用在了刀背上,所以见效微小。

当然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是与这个学校的领导者如何去进行管理和要求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左相平老师的教学成功不只是因为他的教学能力方面,还在于他本身就是校长,他的管理,他的决策自然就是符合他的教学要求的理念的,而我们其他的学校是否也是这样的符合教师们的能力尽量发挥的理念呢?

比如在备课上、在上课上、在管理学生上、在学生作业上、在学生辅导上、在营造教学环境上、在保证教学条件上、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在考勤方式上等等许多相关问题上都会带来不同的正面影响或者负面影响。

如果我们是真的为教育教学着想,那么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我希望我们学习左相平老师的事迹,是为了借一个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获得进一步发的机会,而不是以往那些徒有形式的老套模式。

蜡烛精神永不朽!

成语独立自主: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如: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又如:我们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成语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如:《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又如: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读《哈利波特》有感_1300字

不知从何时开始,美国女作家罗琳所着的《哈利波特》小说已风靡全球,书中主人公哈利波特成了我们的话题,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更是令人向往。

耳濡目染后,原以为自己不会沉迷于这样的虚幻小说,却没有料到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这离奇的故事和可爱的主人公——一个西方人笔下戴着黑框眼镜、模样羞涩、气质沉稳、头发蓬乱的小巫师。

故事用神奇的魔法来渲染全文,成了整部小说的看点,也成了吸引我们的亮点,让每个“麻瓜”们总是不停地说:“如果我有魔杖就好了。”“如果我也会魔法就好了。”“如果我们这也有霍格沃茨就好了”……在哈利的带领下,我经过了霍格沃茨学校的一道道关卡,推开了古堡的一间间房门,努力揭开一个个迷团,久违了的这种娓娓道来、穷极想象的刺激和快乐让我爱不释手。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者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光轮2000的飞天扫帚、带羽毛的魔杖、闪电形的疤痕、咧嘴唱歌的分院帽……

再回首此书时,我才发现,《哈利波特》不仅仅只侧重于神奇的魔法,在罗琳的笔下还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拼搏、勇敢、坚强的精神。凡事都用一颗纯真的心去看待,拥有坚定的信念,勇于与黑暗势力做斗争。读一本书,要注意到它所要表达的积极思想。就像《哈利波特》一样,我们必须看到哈利的乐观与向上,他没有因为父母双亡而整天活在郁闷、伤心中,没有因为姨妈的不公平对待而自惭形秽,更没有因为他的名字赫赫有名而自高自傲。他有的正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哈利最后能够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石的原因何尝不是他这种性格为他带来的呢?这就是这个虚拟的世界另一个值的我们去读的地方,让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到作者写书所要传达的一种精神。

人们总是羡慕拥有魔法,你可曾想过,我们是不可能拥有哈利的魔法,但另一种魔法不是一直藏在我们身边的吗?美国的盲人女作家凯勒就是一个具有神奇魔法的人。她天生是盲人,但并未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努力过着与别人不同的每一天,并力求活出精彩。她的作品畅销世界,更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任务,难道这不是一种堪称神奇的魔法吗?如今许多的企业家都资金雄厚,但他们并不以为傲,而是每每以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出席各种支援贫困山区的活动。他们拥有的魔法就是没有将名利过分看重,以平常心来关心周围的人,没有让金钱掩埋了自己的善良。他们的名字都会被世人所铭记,那因为他们有一种平淡如水的生活态度,面对每个起起落落,都不刻意追求或在意。我们也有神奇的魔法,我们的魔杖就是自己的信念与双手,我们的魔法衣就是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我们最神奇的魔法就是平淡看一切,以包容心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你会发现魔法下的生活将是美丽与耀眼的。

这些都正是通过《哈利波特》感受到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请那些只在意哈利的魔法的朋友们,不妨拾起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哈利波特》,用一种不一样的角度再一次地随着哈利经过一道道关卡,推开一间间房门,揭开一个个迷团,努力地发现书中所传达的一种精神,它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魔法,一种不需要咒语的魔法,一种属于我们的魔法,它会让世界变的和平,让生活变的美好,让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不再羡慕霍格沃茨,因为我们拥有我们自己神奇的魔法!

成语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如: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又如: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拍案叫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成语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如: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又如: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学记读后感_1300字

《学记》上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它的意思是: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其中倡导的“导而弗牵”是其精神之精髓,它要求教师放下手中的“纲”,彻底放弃“师导生演”牵引教学模型,真正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教师如同导游,我们只须把他们带到那儿,而其中景色之美是需要他们自己去体味。教学中,鼓励质疑,呵护求异。在课堂上,学生都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激情四射时,那隐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的种子,就一定会萌芽、生根,随之会茁壮成长起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课堂实施的核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群有个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鼓励学生对教材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去反问,就会获得更多深层次的理解。应提倡勇于质疑、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使数学课充满民主、宽容和谐的气氛。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数学课的人文性,充分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而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的钥匙。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那么创新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产生疑问和好奇,具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进而终生具有“问题意识”。学贵生疑,产生疑问才能促进认识的深化、思维的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拥有独特的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学记》中“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素质高,就可能快速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旨,找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创新意识训练。

总之,教学中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的气氛,激发兴趣,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进行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语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如:清·姚鼐《谢蕴山诗集序》:“(谢启昆)才丰气盛,锐挺飙兴,不可阻遏。……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往时鸿篇巨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又如: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成语实事求是: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意指做事切实,加求真确。语出《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源]《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於儒者。山东诸儒(者)〔多〕从而游。[典故]“实事求是”是东汉班固在《汉书》里用来形容河间献王刘德的话。刘德是西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河间王,卒谥献,故後人称之为河间献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焚书後,古代书籍几乎毁灭殆尽,刘德经常派人向民间访求,因此蒐集到不少先秦时代的珍贵古书,与朝廷藏书量不相上下。他尊崇儒术,勤於修习礼乐,治学严谨,所以班固称许他道:“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到了唐代,学者颜师古曾注解“实事求是”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由此,我们知道,刘德在做学问时,必定依据掌握到的事实为根据,以获取正确的结论。後来“实事求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做事切实,加求真确……

追踪古文明之远古文化—读《追踪古文明》有感_1300字

多少漫长的岁月流逝,人类才能看到天空中除了雷电以外的火?人类为了学会有关火的最简单的使用方法,需要多少次的偶然事件?人类曾眼睁睁地看着火熄灭了多少次,才学会了生火的技术?人类的文明曾消失了多少次,又经历了多长时间,产生了又一个新的文明?让我们追随着神秘历史的步伐,跟着科学考古专家们,穿越时空,去追寻远古文明之巅吧!文明的不得其解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不过2000年,但是7000年就有人建立了金字塔,人类会制造东西的历史不过4000年,大西洋海底却发现了1.1万年前的铜器,人类在封建社会后期才发明了子弹,可是人们发现在四万年前的牛羊骸骨上有子弹孔!……这一系列的现象令人无法解释,总不能说外星人干预了生命的演变?UFO现象真的伴随着我们?不明的遗迹现象的证据向人们表明,文明的历史将大幅度向前推挪。历史的文明发展超越了现在,然而,文明的遗失,让历史留下了空白,留下了令人费解的谜团。人类与恐龙同行许多年以来,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的恐龙足印旁边竟然有人类的足印化石,可是恐龙时代绝对没有人类,恐龙时代在7000多万年前灭绝后,才逐渐有了哺乳动物,证据说明了再三亿年前的时代,已经有人在这里活动。美国业余考古学家发现了人类鞋印踩在了三叶虫上的化石,6亿年前根本没有人,也没有似人的动物在地球上行走,何况留下的还是个鞋印,人类穿上像样的鞋子最多也只有3000年的时间。这种种疑惑,是说明人类在六亿年前就有了,但后来经历了某种巨大的灾难,从而灭绝了?还是在6亿年前,有外星生命降临了地球,在地球上留下了足迹,在多少年后,又飞走了呢?如果是这是样,它们为何要飞走呢?如果6亿年前真的有人类,那后来又为何消失了呢?难道出现了一次次世界毁灭,人文历史的灾难,在后来,世界又开始轮回?生物链中间一环又一环的断裂,使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史前的奥秘!金字塔之谜金字塔的建造处十分奇怪,都在北纬30°上,和许多神秘现象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北纬30°之谜:沿尤卡坦半岛玛雅人的金字塔向东跨60°便是大西洋一个神秘的地方——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并且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巨大的金字塔,这里还是前文明古国亚特兰蒂斯的失踪地;再向东移60°便是西藏首府拉萨,在这里(喜马拉雅山与印度山谷交界处)同样发现了巨大的金字塔。一般的金字塔呈正三角,像一个“金”字。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字塔莫过在于埃及。胡夫金字塔更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可是,金字塔到底是哪国制造的?金字塔不是埃及独有,墨西哥,魔鬼三角海区,甚至中国都有神奇的金字塔。中国的金字塔,由中国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它坐落在曲阜城东4公里的高阜上。在辽宁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以及凌源建平交界处也发现了小金字塔,这些遗址距今5500年,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提早了1000多年!这一发现,让世界震惊!金字塔是哪国制造,至今无人确定,但是金字塔创造出来的奇迹却不得不让我佩服前人的智慧!文明的开始与终结人类的文明拥有了多少次,又消失了多少次,让我们追踪古文明的步伐一次又一次戛然而止,埃及金字塔文明,美洲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大西国的文明……一次次在古文明的沉浮中有了线索,又因此断裂了串珠线,古文明仍然要追寻,古文明仍然要探索,我深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地球上所有神秘古文明的开始与终结!

成语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如: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又如: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梁启超传读后感_1300字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著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化大革命,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成语不言而喻: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意指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语出《孟子·尽心上》。[源]《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典故]根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认为君子的自然本性,无论是处於富贵或是穷困之中,都不会改变。因为仁、义、礼、智这些内在的道德早就深植於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润泽,背部充盈,这仁、义、礼、智之道当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於这仁、义、礼、智之道充沛流行於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们的动静行止无不中节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说明,旁人也能了解并感受到他的君子风范与所受到的薰陶。後来“不言而喻”演变为成语,用来指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成语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如: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又如: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清·秋瑾《吊吴烈士樾》

一样美丽像天使读后感_1300字

《像天使一样美丽》是苏童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围绕两位女性展开,并以小媛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与自己昔日好友珠珠反目,并愈演愈烈。我认为小说中有一人物,吕疯子,他的戏份不多,但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苏童喜爱将笔下的女性描写的刚毅坚强,一反正常地楚楚可怜的形象,并且小说中女性充满能量,特别锐利。而小说《像天使一样美丽》也真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之所以说吕疯子的出现使举足轻重,因为他就是作者意念的化身。作者希望爆发女性身上的能量,使其不再保守、被束缚,彻底解放女性。

小说一共提到四次吕疯子。第一次,吕疯子手里提着一串中药包,对着小媛和珠珠说,你们像天使一样美丽。手中的一串中药包,是中国女性身上的能量的象征。“你们像天使一样美丽”寓意着小媛和珠珠身上有着中国女性与生俱来的能量。第二次,吕疯子依然手提一串药包,他的头发被剃光了,脑袋和嘴唇呈青灰色,对着小媛和庄青说,你们像天使一样美丽。此时,昔日的好友小媛和珠珠已经成为彼此的敌人。吕疯子身上的伤痕在另外一种角度正是小媛和珠珠决裂的标志。第三次,吕疯子朝小媛晃动手中的草药,他对小媛说,你像天使一样美丽,不过你要多吃一点药,不要怕吃药。小媛名声被诬蔑,没有人肯为她洗清,她很无奈,很无助。吕疯子的这番话有意在激起小媛内心深处的那把尖刀,使其真正爆发。第四次,吕疯子死了,天天乱吃药吃死的。这时小媛也坐上了开往农村的卡车,她被分派去插队劳动。她独自面对自己的命运,吕疯子的消失也正寓意着小媛已经激起了自己心中的刚毅的斗志了。

小说中的女孩之间的斗争,以冰冷的眼光注视着其他女人。突出了女性内心深处所隐藏的那把尖刀,残忍地抵抗着被最终会以悲剧结尾的生命。她们无所顾忌,毫不吝啬地表现自己的喜恶。小说主人公,小媛,在被诬蔑的情况下,并没有底下自己的头颅,不敢面对世人,反而激发了自己心中的战斗力,顽强抵抗。并不像一般小说中的女性那样,总是惟命是从、俯首帖耳、任人刀俎。小说最后,小媛坐上了上山下乡的卡车,她并没有像其他女孩那样哭哭啼啼,而是静静等待自己的命运,独自面对生存的窘境。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苏童在构造女性时,在其身上灌输了一种不屈服、桀骜的精神,甚至是残忍的生命意志。女性身上都藏着一把刀,一把锐利的尖刀,并使其在小说中尽可能的爆发。小说成功打造了一个具有委婉且富有悲剧意义的个体生命的女性形象,打破固有的阅读习惯。

苏童尤为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那些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不过,苏童笔下的女性也因此给人以雷同之感。她们有类似的心性,同样的命运。很显然,《妻妾成群》的结尾有些勉强,似乎有意营造悲剧性的结局,苏童的那些女性的命运早已被先验地注定了。

苏童的叙事优雅从容,纯净如水《妻妾成群》尤见他的这一特色。平实写来却意韵横生;着笔清雅而富有江南 情调;这应归结于苏童把叙事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对于自己的优雅一路的风格,苏童颇有疑虑;北方作家讥之曰“脂粉气”、“女性味”。

成语恰到好处:恰:恰好。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如:清·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一:“恰到好处,恰够消息。毋不及,毋太过。”又如: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成语举足轻重:举足轻重[jǔ zú qīng zhòng],意指一举脚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形容所居地位极为重要,一举一动皆足以影响全局。语本《後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源]《後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先是,帝闻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亦发使遗融书,遇钧於道,即与俱还。帝见钧欢甚,礼飨毕,乃遣令还,赐融玺书曰:“制诏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劳镇守边五郡,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威德流闻,虚心相望,道路隔塞,邑邑何已!长史所奉书献马悉至,深知厚意。今益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以此言之,欲相厚岂有量哉!”[典故]据《後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载,更始年间,窦融据河西,後来刘玄兵败,得知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即位,而天水的隗嚣这时也派人来游说他加入,於是他与河西五郡太守商议後决定归附汉朝,便派长史刘钧送信到洛阳。刘钧途中正巧遇到刘秀派出要送信到河西的使者,於是和他一起回去见刘秀。刘秀很高兴,不但宴请刘钧,还写了一封诏书给窦融说:“你将河西治理得物富民丰、兵强马壮,使百姓能安居乐业,这些功绩我都听说过,只可惜两地相隔太远!见到刘钧之後,我已经知道你的心意。现今益州被公孙述占领,天水则被隗嚣占据,如果和他们打起仗来,胜败关键就掌握在将军你的手上,只要一举脚,不管是放在左边或右边,就有轻重的分别,将会影响两边的情势。”後来“举足轻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所居地位极为重要,一举一动皆足以影响全局。另外《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记载,因为龙且被齐王韩信杀死,项王害怕,於是派武涉前去见韩信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此段文字虽也有“举足轻重”的意思,但就成语语型而言,仍以前引之《後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较为贴切。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