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笑:古代段子集锦

发抖、讲理不送礼顶个屁用、拗了一年、神号鬼哭、喜欢家兄等开心一笑:古代段子10则。

1、某人生长在富贵之家,花钱买了个五品官,但不知民间疾苦。一年冬天,他外出巡视。见一乞丐站在寒风中发抖。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这个人身子怎么老是在动弹?”随从道:“因为天冷衣薄而发抖。”此人更觉奇怪,说:“难道抖抖就不冷了吗?”一个富翁买了桶酒,在桶盖上巾了封条.他的仆人在桶底上钻了个洞,每天偷酒喝.富翁发现封条完整无缺,可是酒大一天天减少,惊奇不已.有人建议他检查一下桶底,看看是否有破绽,富翁答道:“你真是个傻瓜,是上面的酒少了,下面的酒一点儿也没少……”

2、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到县衙打官司,县太爷一拍惊堂木“啪”,问下面:“你们两个有什么事。”

富人抢先回答:“回县太爷,不关小人的事,小人是个很讲理的。”

县官点点头:“讲‘礼’就好,讲礼就好,先一边站着吧!”

穷人一听富人这么说也赶紧主动说:“小人也是个很讲理的人。”

县官乐了:“你也是很讲‘礼’的人,好哇!本县就喜欢讲礼的人。退堂,明天再议。”

第二天升堂后,县官一拍惊堂木:“把那个穷人重打四十大板,送进大牢。”

穷人忙喊冤枉:“小人是个讲理的人。”

县官一甩袖子:“讲理不送礼,有个屁用,退堂。”

3、有个不高明的塾师,年初时到东家去教《大学》,至“于戏!前王不忘”句时,如字读来。主人很有学问,纠正说:“错了,这里‘于戏,应读作‘呜呼’。”这塾师就听从了东家。

至冬天,又教《论语》,至“难虽古礼,而近于戏”时,这塾师记住了年初时的事,仍改读作“呜呼”,主人恰又听到了,说:“这里又误了,‘于戏’在此应读原声。”

熟师大怒,告诉朋友说:“这东家太难说话了,只‘于戏’两字,就从年头跟我拗到年尾。”

百问爆笑经典笑话大全

4、一位作者正擎起笔撰写小说,忽然听到有人说朝廷已将科举废除,皇帝诏书已通知天下,大家都看见了。这位作者便急忙索要报纸,一看果然如此。他便掷笔叹道:“从今以后神要号叫,鬼要哭泣了。”

有人道:“这不过哭煞酸溜溜的秀才罢了,关神鬼屁事?”

作者答道:“你没看见那些考科举的读书人吗?他们风尘仆仆跪求文昌帝君(迷信传说,指主宰文章命运的神,唐宋以来学校普遍设祠堂祭祀)、魁斗星君(文章之神),今后谁再来祭祀他们?他们不是要痛苦地号叫吗?还有,你没听到科举考场因果报应的说法吗?

科举一废止,那些含冤于地下的鬼魂就再也不能借科举报仇了,他们不是要哭泣吗?”

5、晋人鲁褒写文章,把钱称作“家兄”。后来,人们也常用“家兄”来指钱。有个周通判,因为贪污,被降调为县官。才到任,有个小吏便去试探他,铸了个一斤重的银娃娃,置于厅堂的桌子上,然后,走进县官住的屋里说:“家兄只见桌上放着个银娃娃,便急忙捧进里屋去。后来,那小吏因事得罪县官,县官要处决他,他连声哀求道:“请看家兄的面子,饶我一次吧!”县官说:“家兄也大不明智了,知道我喜欢他,但自从那次去了以后,再也不来和我相见。

6、“要是你妻子叫你外出找工作,你去找什么?”

“一位新妻子。”

“只要我妻子和我一吵架,她就成了历史学家。”

“你是说她歇斯底里么?”

“不,她揭我的老底,一件琐事都不会丢。”

“我非常细心,每当和妻子争吵时,总让孩子们去散步。”

“怪不得你的孩子个个身体棒!”

女:“医生,我丈夫老说梦话。”

医:“噢,那不要紧,我可以给你开一张能治他病的处方。”

女:“你敢!他只有在梦里才跟我说话。”

百问爆笑经典笑话大全

7、楚地有人挑着一担山鸡,路人问他:“这是什么鸟啊?”

挑担的人撒谎说:“凤凰。”

路人说:“我听说凤凰已经很久了,到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你肯卖吗?”

担鸡者说:“可以。”

路人就用仟金来买,挑担人故意不卖,路人用加倍的钱,才买得“凤凰”。

这个人准备把“凤凰”献给楚王,因路途遥远,几天后“凤凰”死掉了。路人并不可惜2000金,只是遗憾不能用来献给楚王了。到了国都,大家传看,都认为是真凤凰,很珍贵,应当想法献给大王。

楚王听说此事,很感激路人对自己的诚意,就召见他,用10倍于买凤凰的钱赏赐了他。

8、南宋庆元初年,韩?耄?uō)胄、韩仰胄兄弟专权,当时人称“大小韩”。想争得一官半职的人都争着去巴结他们。

一天,朝中举行宴会,有一个优人扮成一个入京候选官员的人,自述资历才能,应得好职位,却被滞留在选任官署,从春天一直耽搁到冬天,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徘徊长叹。

另一个优人则扮成一个占卜者,戴破帽,手持扇子,路过这里。那候选者便请他给自己占卜一番,看何时能得官职。

占卜者厉声说道:“你的命甚高,但在五星局中,财帛宫稍有所碍,怕要破点财。眼下你若想官路通达,要先到小寒(韩),若指望事成,还得见大寒(韩)!”

9、一天,阎王无事,率领判官鬼卒出游。忽见粪坑里的蛆在蠕嚅移动,便命令判官速记,说:“来世要这些东西投到人间去享受善报。”判官遵命记下。

他们又向前走了一段,见到棺材里尸体上的蛆虫,阎王又命令判官速记,说:“这些东西要永远堕入地狱受苦。”判官奇怪地问道:“它们同是蛆虫,为啥赏罚如此不同?”阎王答道:“粪坑的蛆虫,人们嫌弃大粪而它们独独取吃,称得上是廉洁之士。尸体的蛆虫则专吃人的脂膏血肉,让它们做人,倘使又做了官,阳间百姓岂非要遭受大害吗?”

判官恍然叹息道:“怪不得近来阳间百姓受苦,原来前次有一群尸体里的蛆虫逃到阳间去了。”

10、秦朝有个读书人,好古成癣,无论价格多么昂贵的古物,都要买下收藏。一天,有人卷着一领破席登门,夸耀说:“当年鲁哀公设席赐坐询问孔子政事,我拿来的正是孔子所坐过的那张席子。”秦氏便用靠近外城的田地换下这领破席。过了几天,又有一人拿了根拐杖来卖给他,宣称:“这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为躲避狄人侵犯,率众离开时所持的手杖。”论起年代,比孔子坐过的席还要早几百年。秦氏把家中的钱财尽数付出。几天后,又有人端着只破碗对他说:“先生得到的席和杖,并不算古,请看这只碗,是夏桀时造的,比周古老得多了。”秦氏以为这下可得到了旷世稀有的古物了,于是让出自己所居住的宅院,买下这只碗,沿街乞讨,还不停地叫着:“列位供养衣食的父老乡亲,谁有姜大公的九府古钱,赏我一文吧!”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