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行

沈从文的《边城》,让我知道了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我曾无数次在作家那些美丽而忧伤的文字中用心描摹湘西的模样,心随风走,情随云去,把自己置身于烟雨迷离的梦里水乡——凤凰。

车拐过一个大弯,驶上一座大石桥时,司机告诉我们,已经来到凤凰县城了。我急忙摇下车窗,放眼望去,凤凰城尽收眼底。这是一座被一种古朴庄严气氛笼罩的小城,四周群山环抱,城中一条江水穿越而过,这就是沈从文花了许多笔墨赞美的沱江了。这一刻,天空中正飘着毛毛细雨,四周青山的山顶袅绕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而凤凰古城也在这青山碧水与白雾中平添了几分仙气。

走在凤凰古城的古官道上,脚下踩的是铺设得十分齐整的大青石,街道不宽,刚容得下两抬桥子通过,但很整洁。两边明清时代的建筑,青砖碧瓦,大多是两层的楼房,一层多是待客的大厅和伙房,二层是阁楼,供主人作睡房用。在这些房子中间,偶尔也夹杂了几栋木房,这些木房无一例外地苍老着,岁月的风霜在它们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每块黝黑的木板墙都见证了小城几代人的繁华与落寞。老姜姜糖、翠翠楼、虹桥、吊脚楼……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都是那么的遥远,每一处都蕴藏着用视线无法穿透的古老文明。

走进凤凰,不能不去沈从文故居。沈从文,这位从大山走出的湘西才子,以山一样挺拔的气势、山一样清秀的灵气,用令世人耳目一新的笔法,向全世界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风景图,勾勒了一幅幅人杰地灵的凤凰风情图。因为他的《边城》,中国了解了凤凰,因为他的《边城》,世界认识了凤凰。而沈从文,这个凤凰人们引以自豪的儿子,也因此被中国文化和凤凰发展的历史铭记。在古老的木屋里细细追寻这位文坛巨匠走过的足迹,我不禁被凤凰深厚的底蕴所折服——原来给予沈从文写作源泉的,正是这生他养他的故乡,正是这山奇水秀人文独特的凤凰古城,他的每一篇著作,每一段文字,无不是凤凰的山水和人文融铸而成。

沈从文故居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整个院落呈“器”字形,昭示着文器武功之意,前栋为过庭,左右两间客房,正中是天井,全由红色砂岩铺就,显得舒展柔和而又朴素大方,通观整个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情。在正厅屋内,摆设有沈从文生平简介、照片多幅。我们一行人都很安静地凝视着,好像怕打扰先生著书、打扰先生休息,仿佛看到了先生的音容笑貌,先生清丽的文字。想着看着,忍不住想要留影一张,让时光流转,回到当年。最惹人眼目的是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的题词:“人生朝露,文学千秋。”还有费孝通先生的题诗:“旧雨写边城,风行几十春,湘西今比昔,可以慰故人。”前者十分中肯地对沈老的文学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而后者题诗则在告慰沈老可以含笑九泉了。

小船悠悠,顺流而下,过了夺翠楼,过了遐昌阁,过了万名塔,再行一千米,便到了听涛山脚下。沿山路上行不几步,有一块铺着青石的小坪,一边立块方形石碑,遒劲有力地刻着“沈从文墓地”五个大字。顺此上行,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状如云菇的天然五彩石,石上镌着沈从文手书的“照我思索可以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明白‘人’”的墓志铭。理解“我”、明白“人”,这不正是沈老的“阅尽人间苦乐,都付笑谈中”的淡泊人生的写照么!墓碑的背面,刻着沈先生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女士亲书的墓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阅读、品味着这样的文字,心间倏忽多了一份安宁,感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舒适和谐。也许,这就是小小文字之间蕴含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对生活的虔诚和热爱。

带着这份安宁,转身离去,如先生的文字一样美丽的希冀却永远停留在了心间。风轻轻地吹过,树叶发出了轻轻柔的沙沙声;沱江的水,也温顺地流过,欢快而不喧哗;跟随而来的孩子们,也放低了叫卖的声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似乎豁然读懂了《边城》,读懂了沈先生宽敞的内心世界。

分类标签: 养生 沈从文 凤凰 湘西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