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

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1997年),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高达1.25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2.99亿。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报道(2003年7月26日):“Ⅱ型(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在中国正处于爆发期,患者已达4000万,而且以每天至少三千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预测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至8000万至1亿人,这主要是肥胖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平均寿命的延长等原因造成的,而且患者的低龄化(肥胖和超重儿童)尤显突出。

调查显示,虽然糖尿病很容易被发现,但有80%的病人并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有一半的患者在初次到医院就诊时已经并发血管病变等。专家预测,到2008年,中国的糖尿病诊断率将提高到35%以上,但仍将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因为没有及时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预测,糖尿病将是21世纪主要的健康危机,尤其在亚洲,它的威胁比禽流感和艾滋病更加严重。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全球所有病例中有60%都将出现在亚洲。全球至少5%的死者死因与糖尿病有关,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约占医疗预算的2.5%~15%。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防治费用为500多亿元。

糖尿病是一个危险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病程伴随终身的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

发病原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50~70岁为患病高峰。已发现糖尿病与遗传、多食、肥胖、感染、应激、妊娠、少活动等因素有关,但这仅是一种诱发因素,确切的原因至今尚未研究清楚。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

饮食习惯: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因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

精神因素: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妊娠: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症状

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呈阳性和糖耐量降低,其症状有:

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且有疲乏、无力及精神不振。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且可伴有各种感染。

不典型症状:高血压、冠心病、间歇性跛行;不明原因的视力减退;皮肤瘙痒;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脑卒中患者;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久治难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者;尿中有蛋白。Ⅱ型糖尿病常常是以不典型症状开始的。有研究表明:在众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当他们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时,实际已经得糖尿病数年了(平均约为七年)。

危害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危害几乎都来自于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因素有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据统计:因糖尿病引起双目失明者约4%,与普通人相比,其致盲几率增加10~23倍;坏疽和截肢几率增加20倍,50岁以上多40倍;冠心病及中风几率增加2~3倍;肾功能衰竭比一般肾病多17倍;脑血管发生率多5倍;脑梗塞多4倍;脑血管致死率多2倍;动脉硬化多5倍;高血压增加4~5倍,患病率40%~80%;平均寿命少12年;急性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乳酸中毒等死亡率高达30%;感染发病率32.6%~90.5%,死亡率约25%;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总数60%~90%;近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1/2~2/3的糖尿病患者有骨质疏松症;20年以上的几乎100%患有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遗传危险率1.9%~8.33%。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于第三位。

2004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我国每年有十几万人因糖尿病而失明,数十万人死于并发症。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每10名35~64岁的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居民早逝的主要死因之一。

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多,但只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部分环节,作用单一,不仅有副作用和耐药性,而且也不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更不能根治糖尿病,如磺脲类药(特泌胰、甲糖宁、糖适平、达美康、达安疗、优降糖、美吡达、克糖利等)可直接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但长期服用会使β细胞疲劳、功能降低,损害肝肾功能,导致低血糖、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倦怠、内分泌系统异常等副作用;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和丁双胍、降糖灵等双胍类药具有抑制食欲、帮助胰岛素的作用,其副作用(乳酸酸中毒)是死亡率高,又不能使葡萄糖代谢途径恢复正常,在有的国家已被禁止使用;拜糖平等a - 糖苷酶抑制剂类可延缓糖的吸收,防止饭后血糖迅速升高,也有消化不良、导致低血糖等副作用;曲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药可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癌症,服用者中2%的人出?a href='http://www.b15k.com/baike/220/26025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中脑喙δ芩鹕耍罱谟⒐呀瓜壅饫嘁R鹊核乜梢员苊馑鹕巳颂宓母巍⑸龅仍嗥髯橹圆⒎⒅⒅瘟菩Ч淮蟆3て谑褂靡鹊核匾滓⒁鹊核囟钥梗鹉匝ā⒅蟹纭⑿脑嗖 ⑸霾∽酆险鞯龋<盎颊叩纳?/p>

食疗和运动疗法的成功率一般不会超过10%,只能抑制糖尿病进展速度,而不能终止糖尿病的进展或根治糖尿病。

有益于降低血糖的草药和食物不计其数,但不能根治糖尿病,甚至有些食品还有毒性或副作用。如蚕粉可降低血糖,但有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人参皂甙可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调解血糖,但不能根治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

糖尿病是全球性医学难题,全世界已发现的或已开发的糖尿病药物、保健食品和民间治疗法约有1500 种以上。但是大多数糖尿病药物及保健食品只对糖尿病的一两个症状有效,不能根治糖尿病,还有不少是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效果递减或有损害肝肾功能的副作用,甚至有的导致心脏麻痹,有的导致癌症。

加拿大卡加利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有希望根治糖尿病(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实验结果,即从草药中发现了调解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强化胰岛素受体机能的新成分,这种新成分形成的产品经动物和临床实验证实具有根治糖尿病的功效,其产品在加拿大申报为药品.糖尿病并不是终身疾病,只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可以治愈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