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价值

德国卫生部长德烈埃·费舍尔女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世纪来,体检让德国人多活了25年。”这句话,淋漓尽致地说明了体检的益处。

德国人给体检者发奖金

德国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一年一检”的习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定期体检可以延长寿命。现在,德国人更是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疾病发现得越早,治愈率就越高,花费也越少,是“花小钱,省大钱”的做法。据德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负责人比尔森博士介绍,去年,德国人健康体检达到8000多万人次,95%的德国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比尔森博士说,德国人非常重视体检结果。他的一位邻居是位“老烟枪”,一直不愿戒烟,去年,他的体检结果显示,肺纹理已经明显增粗增重了,这是肺气肿的前兆。他终于被“镇”住了,痛下决心,硬是把吸了20多年的香烟戒了。由于体检的普及,1980~1985年,德国人的胆固醇水平下降了2%,高血压减少了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16%,避免了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近年来,德国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持续下降,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治愈率也提高到90%以上。

良好的体检意识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措施配合,很多德国公司都鼓励员工体检,给参加体检的人发一定数额的奖金。保险公司也对某些检查实行优惠,如40岁以上的妇女进行乳房X光及宫颈涂片检查,就可以享受保费折扣。

中国人抗拒体检

与德国人相比,中国人的体检意识不容乐观。据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2004年统计结果显示,11137名北京CBD地区(商务中心区)的员工中,50.53%的人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的有24.82%,患脂肪肝的占17.86%,前列腺异常的男性为11.85%,乳腺增生的女性达30.46%……而这一万多人里,近90%的人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专家表示,体检查出了这么多问题,足见其必要性。

体检的好处有多点,首先是尽早发现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肿瘤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而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的“量变”,把它控制在“质变”之前;第二,体检能节省医疗费用。德国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在体检中每投入1欧元,能节省3~6欧元的医疗费。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则表示,对中国人来说,前期体检、预防投入1元钱,至少可节约8.59元的医疗费,相应还可节约100元的抢救费。

虽然体检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中国人的体检状况还是不理想。据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开始重视健康,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非常重视健康。但是目前,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人均GDP早已超过3000美元的大城市,也只有20%的人属于“体检人口”,能够做到每年体检一次。大城市尚且如此,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情况就更差了,很多人一辈子也做不了一次体检。

中国人体检为什么这么少?首先就是抗拒体检。有一位私企老板,他每年都组织单位的员工进行体检,但自己却从来不参加,理由是“身体向来很棒”。结果有一天,他吐血了,送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后悔也来不及了。国人体检意识的淡漠,还表现在“等单位体检”上。去年,慈济体检人次超过了20万,可是这20万中,有60%以上是单位体检,只有不到40%是个人行为。

中国人应加强对体检的重视

慈济体检负责人介绍说,很多人即使体检时查出了问题,只要不痛不痒,就不听医生的。几年后病情加重了,后悔都来不及。所以体检前,一定要让大夫对自己的年龄、职业、家族病史、婚姻状况和所处环境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定体检菜单。这是一个有效体检的开始。接下来,就要选择一家优质的体检中心,一定要看体检中心是否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许可证。然后,就要看环境、设备的质量,以及医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证明。体检之后,还必须让体检结果“落到实处”,体检后,检查结果一定要给医生看。

体检建议:一般来说,30岁以下的人,若无家族病史,生活习惯较好,一两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就可以了;40岁是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高发期,对女性来说,是各种妇科疾病的高发期,应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50~60岁是各种肿瘤和致死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好每半年至一年体检一次;慢性病患者则应该每3~6个月做一次相关的病情复查,同时每3~6个月做一次全面体检。

分类标签: 养生 体检 德国人 慈济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