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及为害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引起组织软化,并有腥臭味。

  一般从小喇叭口期开始发病,在植株基部叶鞘上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并侵入茎秆、心叶,造成组织腐烂、坏死,散发出腥臭味,病株自病部倒折;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玉米在喇叭口前期发病,如温度较高,雨日多,湿度大等,易出现急性型症状,特别是心叶青枯较常见,病部暗绿色水渍状,散发恶臭味;在湿度较低情况下,出现慢性型症状,其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恶臭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发病植株一般不能抽穗和结实。玉米抽雄后,地上各茎节、叶鞘、雌雄穗、苞叶、穗轴等部位均可感病,引起腐烂,后期感病的植株,多数不倒折,但病部以上器官枯死。

  二、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原及发生规律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原菌为细菌,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季节,玉米小喇叭口期至开花授粉期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高温干旱后灌溉或突遇风雨,最易诱发细菌性茎腐病的大发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

  三、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1、玉米小喇叭口期至开花授粉期,高温干旱灌溉或突遇风雨之后,积极开展田间巡查。发现发病植株或发病中心及时拔除病株,控制病害扩展与蔓延。

  2、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77%可杀得500~8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有—定的预防效果。

  3、加强田间管理,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集中烧毁。

分类标签: 发病 植株 玉米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