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蘖发生的原因

玉米分蘖也叫“丫子”,产生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造的。由于不同品种的遗传基础不完全相同,品种间分蘖情况有很大差异,有的品种顶端优势弱,主茎生长发育缓慢,大量的光合产物不能全部用在顶端生长上,促使玉米茎基部出现分蘖。

  二是播种密度不合理造成的。同样的玉米品种,分蘖是否产生与播种密度有关。种植过稀,每个植株占据的空间大,容易产生分蘖。

  三是肥水过大促使玉米产生分蘖。土壤基础肥力比较高,底肥施用过多,加之苗期频繁降雨或灌水次数过多,幼苗生长过于旺盛,幼苗体内积累了大量的光合产物,这些物质不能完全用于项端生长,富余的物质促成主茎基部产生分蘖。

  四是病虫害造成玉米产生分蘖。尤其是生理性病害如化学除草剂施用不合理或过量,顶端出现卷心现象,玉米幼苗顶端生长发育受阻,大量的光合产物聚集在分蘖节上,于是产生分蘖。害虫危害了幼苗的生长点,使顶端生长发育受阻,光合产物相对过剩,于是产生分蘖。

  五是地膜玉米容易产生分蘖。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苗期地温较高,土壤保湿性好,而且大多数采用一次性施肥,玉米幼苗生长过旺,富余的物质促使幼苗基部产生分蘖。

  六是播种过浅,分蘖节上移产生分蘖。

分类标签: 分蘖 产生 光合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