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交换所的由来

17世纪时,伦敦银行收款人,每天去别家银行收取欠其的现金。一天,两家银行的收款人偶然在一家咖啡馆相遇。他们俩决定当时就在那里轧抵彼此该收的款项,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不久,其他收款员得知了这个方法,也照此办理。从此,这家咖啡馆就成为第一个票据交换场所。

  各银行负责人发现了此事,有的下令不准这样做,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个方式有价值,后来他们订出一套规章制度,任命一位经理负责此事,并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票据交换所——伦敦票据交换所。1853年,纽约市成立了美国第一个票据交换所。不久,在波士顿、费城、匹兹堡和芝加哥等地也成立了票据交换所。

  现在每个大城市都有了这样的机构。所谓票据交换所,是一些银行合办的一个机构,目的是集中在一处迅速轧抵每家银行向其他各行索取的款项,尽可能缩小现金调拨。1982年纽约的票据交换所又实行了一个新制度,简称CHIPS。全世界以美元结算的交易,90%都通过它结算,每个工作日的交易额约达1500亿美元。东部时间下午4点半停止收付;下午6点,各行通过其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帐户轧平余额。

分类标签: 票据交换所 银行 伦敦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