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猿

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是R.达特在1925年根据从南非发现的一个似人似猿的幼年头骨化石建立的一个属名。这个头骨是1924年在汤恩地方发现的。后来在南非和东非的许多地点陆续又发现了许多类似的化石,因而有人把这一名称扩大成一个亚科,归属于人科。

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雌性平均约1.25米,雄性平均约1.52米。头骨较似黑猩猩,颌骨和牙齿都大,接近大猩猩。头骨装脑子的部分小,颜面部分大,身体肌肉发达,上肢相对地比人长。像人一样直着身躯,用两条腿走路,但爬起树来比人灵敏。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万年。

各个不同时期地点的南方古猿形态各有特点,但也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头骨装脑子的部分略呈球状,最宽部在最下处。脑量一般在440毫升与530毫升之间,最大可达700毫升。骨壁不厚,只在局部形成骨脊处外板增厚,还有大小不等的气窦。眉骨发达,眶较高。枕大孔位置比人类靠后。枕外隆凸点位置低,接近法兰克福平面。

颜面与颅长相比特别大。整个颜面凹陷或呈碟状。鼻骨扁塌。鼻骨与额骨之间的骨缝形成一倒“V”字形。下颌骨无颏隆突,下颌支高且垂直,下颌体前部较高,有横圆枕。总之,颌骨适应于强有力的咀嚼功能。

上肢与下肢的相对长度比人大。肱骨粗壮,特别显示上肢屈肌发达。手、前臂和肩也相当有力。肘关节不像适于四足行走者。股骨头小,颈扁且长,大转子不很向外突,颈体?a href='http://www.b15k.com/baike/220/25545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潜热诵 =殴鞘视τ诹阶阈凶撸粗翰幌蚰诓喾椒掷搿?/p>

腰部脊柱前凸,与人相似。骨盆宽、骶髂关节面相对较小,髋臼小,髂骨翼特别宽,髂前上棘区向前延伸。髂前下棘很发达,表示股直肌有发达的直头。

雌雄差异比人大。

有人如美国的T.怀特认为坦桑尼亚莱托里地方发现的人科颌骨、牙齿和脚印也属南方古猿,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它们生活于距今约370万年前。稍晚的有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低地发现的十多个个体,其中有一副残缺的骨架,约包含全身骨骼的40%,俗称“露西”。阿法的南方古猿化石据推测距今350~260万年前。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的化石地点距今约300~200万年前。肯尼亚的特卡纳湖以东的各个地点的时代大约在200万年以前。 巴林戈湖以东的切索旺雅估计在距今100万年。另外还有一些地点如卡纳波依、恩高罗拉、喀麦隆、卡纳姆、纳特龙、洛塔加姆也发现过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标本,其中洛塔加姆下颌估计为距今600~500万年前,时代最早。

南非的南方古猿化石地点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斯特克方丹、马卡潘斯盖两个地点的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汤恩可能也同样古老。斯瓦特克兰斯、克罗姆德拉和斯特克方丹延伸地点时代较晚,大约距今150~50万年前。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见图)。

图

一般说来,纤细型的时代较早,大多早于距今200万年,粗壮型大多晚于距今200万年。通常分为4个种。 阿法种主要包括阿法低地的化石,也有人还将莱托里的化石归属此种。非洲种主要包括南非早期的化石和部分东非的化石。此两种均属纤细型。粗壮型也有两个种。粗壮型主要包括南非晚期的化石。包氏种主要包括奥杜韦的“东非人”,这是一种比粗壮种还要粗硕的类型。

南方古猿的进化趋势表现最显著的是脑量和牙齿。南非早期化石的平均脑量刚超过 450毫升,晚期化石为530毫升。莱托里化石的犬齿呈三角形,前后面均有锐利边缘,尖端在未磨前稍超出咬合面水平。在下犬齿与第一前臼齿之间有一小的齿隙。上犬齿与下第一前臼齿相对,二者之间有凿状的剪切功能。第一下前臼齿的横断面仍呈扇形,有一个较小的第二尖。与腊玛古猿相比,其门齿减小,犬齿几乎无变化,而腊玛古猿的上犬齿与下第一前臼齿之间却能进行明显的剪切作用。

晚期的南方古猿的犬齿显著减小,齿冠变低,后缘由锐利变得较为圆钝。下第一前臼齿的两个齿尖变成大约相等、对称。上犬齿和下前臼齿间的凿状剪切功能消失,犬齿参加门齿的嚼物功能。前臼齿形态更接近臼齿,参加研磨作用,后齿比早期标本增大。

此外,身材可能稍有增高,颜面部变大,面骨变厚,颧骨位置更向前,颞窝增大,矢状脊的出现率增加。

一般认为,从类似腊玛古猿的生物进化到南方古猿,早期南方古猿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之交分成两支发展。一支向粗壮型进化至更新世中期绝灭,另一支发展成能人。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