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

发生于食管的恶性肿瘤,表现为吞咽困难。中医属“噎膈”。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世界每年死于食管癌者约为20万人。中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每年死于食管癌者约占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 1/5,仅次于胃癌,为第二位。中国以华北太行山区、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及湖北、山东、江苏、陕西、甘肃、内蒙、新疆的部分地区为高发区,安阳地区的死亡率最高,根据回顾性调查资料,食管癌死亡率各省依次为河南、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云南最低。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预后良好。中、晚期癌虽治疗有效,但5年生存率约1/4。已知某些因素与食管癌发病有关。

病因

食管癌发生于世界各国,其高发区有显著的地理性差异。2000多年以前中国豫西一带已有“噎膈”的记载。多数学者认为食管癌是由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引起。已提出的致癌因素包括亚硝胺类化合物和霉菌毒素。食物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可能起间接促癌作用。吸烟、饮酒在某些国家可能为主要病因,在中国不占重要地位。某些食品(如酸菜含有霉菌)和饮食习惯(如喜过热食物等)可能与发病有关。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维生素A、B2、C缺乏可能是发病的一种条件,总之食管癌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致癌物为主要因素。已知的致癌物虽能诱发动物食管癌,但没有一种为大家所公认。

发病机理

食管癌高发区的广泛普查过程中,除经常发现食管癌新病例外,并发现很多食管炎及粘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增生的病例。经前瞻性观察已发现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变率为26.6~30.3%。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试验也发现了先出现上皮增生,而后进一步发展为癌。所以认为食管上皮由增生性病变是癌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食管上皮的增生而致不典型增生,进而发生原位癌和浸润性恶性生长。由轻度增生到重度增生以至发展到癌的时间可能在1~2年左右。

病理

食管癌的发生部位以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五种,即鳞状细胞癌(占90%左右)、腺癌(占 7%左右)、腺棘癌、未分化癌和癌肉瘤,后三种少见。食管癌的病变范围大小与预后无明显关系,病变浸润深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病变限于粘膜层和侵及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为早期癌,术后5年存活率为91%。其中限于粘膜内的称原位癌,5年存活率为100%。病变侵及肌层以下的为中、晚期癌,术后 5年存活率为24%。其中未穿透肌层者为40%。病理分期见表。

图

食管癌的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扩散。最早出现于粘膜下层,其扩散范围通常在1cm以上,超过5cm也不少见。

(2)淋巴源转移。一般首先发生于粘膜下淋巴管,通过肌层而到达与肿瘤部位相应的淋巴结。

(3)血源转移。少见。可转移至肝、肺与胸膜、骨、肾、网膜与腹膜、肾上腺、心与心包、小肠、甲状腺、胰腺、脾、喉、气管、支气管、中枢神经以及横膈等处。

临床表现

根据高发区广泛防治的经验,早期食管癌并非无症状,其症状有吞咽食物梗噎感、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咽喉干燥和紧缩感、食管内异物感、胸骨后闷胀不适、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以及食物通过缓慢或停滞感等,仅2.9~7.6%病人无任何感觉。对上述症状予以注意则有可能及早进行有关检查,从而发现早期癌。中、晚期食管癌因肿瘤造成机械性梗阻侵犯支配食管运动的神经,因而发生吞咽困难,为进行性,开始可只觉轻微、间断发生的食物下咽困难。进干硬食物、大口进食或吞咽过快时发生堵噎,用汤或水可将其送下。发展至晚期则只能进软食甚至流食。最后滴水难进。少数病人有咽下痛,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一致,多发生于病变有溃疡的病例。可以伴有呕吐,吐物为食管滞留的食物或粘液,偶有呕血。常伴有消瘦、虚弱及恶病质等全身症状。癌组织侵及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时出现呛咳,饮水或进流食时明显。伴有感染时出现发烧、臭痰等,可并发肺炎或肺脓肿。当癌组织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发生脏器转移时可有相应症状。

早期食管癌的病程至少在3年以上,而晚期食管癌从出现吞咽困难至死亡为6~12个月。

诊断及鉴别诊断

对疑有食管癌的病例可用以下方法确诊:

(1)拉网法采取食管上皮细胞作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诊断正确率87~96%。

(2)X射线钡餐造影,诊断正确率可达96%左右。

(3)食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粘膜,结合活检,对食管癌尤其是早期癌的诊断和定位是最可靠的方法。鉴别诊断需与食管功能性吞咽困难、良性狭窄、外压性食管梗阻、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食管憩室、食管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早期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对中、晚期癌除作手术治疗外,可采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等。近年用激光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预防

包括以下措施:

(1)防止粮食和食品霉变,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

(2)防止和消除食物及饮水中的亚硝胺污染。

(3)推广钼酸铵肥料,改善土壤中缺钼状态。

(4)改善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粗、过硬及过热饮食。维生素A可抑制亚硝酸胺的致癌作用。维生素C有阻止二级胺亚硝基化,防止亚硝胺形成的作用,可以适当应用。

参考书目
  1. 河南医学院主编:《食管癌》,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3。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