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盖阴石蕨

概况

异名:石蚕(《图经本草》),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石上蚂蟥、马骝尾(《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状茎。

原植物: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又名白毛蛇(广东)。

历史:本品为《纲目拾遗》首载,云:“草石蚕,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经考证,与本品相符。

形态:植株高达20cm。根状茎长而横生,被密鳞片,鳞片基部近圆形,向上为狭披针形,棕色至灰白色,膜质,盾状着生。叶远生,革质,无毛,叶柄基部有鳞片;叶片宽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15cm,三至四回深羽裂;羽片有柄,基部一对最大,三角状披针形,其各回小羽片以基部下侧的较大,第二对以上的羽片较小,披针形,钝头;末回裂片通常有长短不等的2个钝齿,每齿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仅基部一点着生,其余分离。(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45页.图29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1760m的林中树上或石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适在温暖湿润环境中生长,宜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用块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时挖取块茎,按株行距各25~30cm开穴,深约7cm,每穴下块茎2~3个,栽后覆土,每亩用种量20~25kg。亦可在4月初进行种子播种,培育1~2年后移栽。生长中,及时中耕除草,注意追肥,苗高33cm时,可行摘心,促使块茎生长。越冬时结合培土,施上堆肥。

采集:全年可采挖根茎,除去叶及细根,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鉴别:根茎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cm,直径3~9mm;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细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净杂质,剪去残留茎叶,洗净,润透,切中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氨基酸、糖类。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05。

药性

性味:淡,微苦,凉。 ①《浙江民间草药》:“凉,酸、辛。” ②《泉州本草》:“淡,平。有小毒。” ③《闽东本草》:“凉,甘、淡。” ④《新华本草纲要》:“淡,微苦,凉。”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散血凉血。

主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尿路感染,肺痈,乳痈,咳嗽,哮喘,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毒蛇咬伤。 ①《本草拾遗》:“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②《本草图经》:“主走注风,散血止痛。” ③《生草药性备要》:“祛风去湿。浸酒捽筋骨。” ④《岭南采药录》:“治哮喘,气痛,肚痛;为末治蛇疮。” ⑤《江西民间草药》:“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⑥《浙江民间草药》:“治风痹,止吐血。” ⑦《泉州本草》:“全草,祛风镇痉,退风湿热,止痛解毒。治中风口眼㖞斜,瘫痪,风湿性疼痛。” ⑧《闽东本草》:“治喉蛾.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淋病,外敷手足脱臼。” 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跌打,咳嗽,黄病,小儿疳积。” 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湿,凉血利尿。治破伤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血尿。” ⑾《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除湿通淋。治肺痈,乳痈,淋浊,便血,带状疮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①《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②《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中风口眼㖞斜、瘫痪及气血虚弱,头痛目眩:草石蚕为末,每服3g,泡酒服。” ②《泉州本草》:“治风湿性关节酸痛或腰背风湿痛:草石蚕120g,浸酒500ml,频服。”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腰肌劳损,关节酸痛:阴石蕨根茎90g,水煎服。”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扭伤:阴石蕨鲜根茎去毛,捣烂敷伤处。”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咯血,荨麻疹:阴石蕨根茎90g,水煎,加白糖,早晚空腹服。” ⑥《福建中草药》:“治肺痈:鲜阴石蕨根茎30~60g,水煎调冰糖服。” ⑦《福建中草药》:“治乳痈:鲜阴石蕨根茎,捣烂外敷。” ⑧《福建中草药》:“治带状疱疹:鲜阴石蕨根茎,捣烂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涂患处。” ⑨《实用中草药》:“治风火牙痛,扁桃体炎:阴石蕨根9~15g,水煎服。” ⑩《闽东本草》:“牙龈肿痛:阴石蕨根茎9~15g(鲜品倍用),煎汤去渣,同鸡蛋煮服。” ⑾《闽东本草》:“治横痃:鲜阴石蕨根茎同白糟或醋糟共捣烂,敷患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