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概况

异名:鬼督邮(《本经》),明天麻(《临证指南医案》),水洋芋(《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冬彭(藏名)。

基源: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根茎。天麻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3种,其中天麻为著名中药。

原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又名赤箭、离母(《本经》》,神草(《吴普本草》),独摇芝(《抱朴子》),赤箭脂、定风草(《药性论》),合离(《酉阳杂俎》),合离草、独摇(《本草图经》),白龙皮、赤箭芝(《纲目》),自动草(《湖南药物志》)。

历史: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列为上品。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即赤箭之根。”引马志曰:“天麻生郓州、利州、太山、劳山诸处,五月采根暴干。叶如芍药而小,当中抽一茎,直上如箭杆。茎端结实,状若续随子。至叶枯时,子黄熟。其根连一、二十枚,犹如天门冬之类。形如黄瓜,亦如莱菔,大小不定。”以上说明古代所用天麻与今日所用相同。

形态:腐生兰。植株高30~150cm。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横生,肉质。茎黄褐色,节上具鞘状鳞片。总状花序长5~20cm,花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1cm;花淡绿黄色或肉黄色;萼片与花瓣合生成斜歪筒,长约1cm,直径6~7mm,口偏斜,顶端5裂,裂片三角形,钝头;唇瓣白色,3裂,长约5mm,中裂片舌状,具乳突,边缘不整齐,上部反曲,基部贴生于花被筒内壁上,有一对肉质突起,侧裂片耳状;合蕊柱长5~6mm,顶端具2个小的附属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转。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657页.图8143)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阴湿、腐殖质较厚的地方,现各地有载培。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原苏联、日本、印度、锡金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于凉爽潮湿的环境,夏季忌高温,冬季怕严寒;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砂砾土为宜。忌涝洼积水地。

天麻无根、无绿叶,不能独立自养生存,必须依赖真菌营共生生活,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繁殖方法: ①块茎繁殖 于冬季或早春休眠期栽培。选取中等个的块茎(白麻)及细小块茎(米麻)作种。栽种前首先须培养菌材,于3~9月砍取槲栎、栓皮栎、板栗、青刚、桦树等阔叶树的树枝,粗为7cm左右,截成50cm左右长的木段,并在木段上用刀砍上鱼鳞口,深度以砍至木质部为佳。然后选择温暖潮湿的砂土或砂质壤土上,开挖30~50cm深的窖,窖底排铺一层木段,木段间接上蜜环菌种,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此再铺放第二层木段,如此堆放4~5层,窖面需覆土10cm,再盖上枯枝落叶,保湿防晒,注意浇水,以利菌丝体生长。室内可进行堆培。菌种来源,可在产区挖掘附有蜜环菌的腐烂树根、树桩,或人工培养的菌株。栽培时,按穴距30~50cm开穴,穴的大小以木段长短而定,一般以面积0.5~1m2为宜,深33~50cm,穴底平整,先铺腐殖质土3~5cm,将培养好的菌材横铺于穴内,菌材间距相隔3crn左右,用腐殖质土填满空隙,使菌材呈半埋,菌材之间每隔7~10cm栽放种麻1个,与菌材平行,紧靠菌材,上盖本土至不见菌材为准,再用同法栽培上层,最后穴面盖土10cm。每穴投放菌材5根左右,种麻用量50~250g。栽培方式采用两层或单层,因地制宜。 ②种子繁殖 天麻种子无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备,必须与真菌紫萁小茹(Mycena osmundicola Lange)等萌发菌建立营养关系才能发芽。发芽后的原球茎,又须要同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Fr.)才能正常生长。因此,播种前准备菌床,用新鲜树段培养蜜环菌。培菌时期宜在4~5月,方法与块茎繁殖相同。6~7月播种,剪取尚未开裂的成熟果实,随采随播,每M2用种量为30~50个果实的种子。播种时揭开菌床,取出菌材和覆盖物,然后在穴底铺上1~2cm淋湿的青刚树等落叶,将采收的种子撒播于落叶层上,撒后再覆盖薄层落叶,然后铺排一层菌棒,棒间又撒播少量种子,盖上树叶及原土。再用同法进行第二层播种,最后恢复菌床原状。经常注意浇水,培育1~2年即可移栽繁殖。栽种后,必须根据天麻生育过程与其周围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管理,注意温度、湿度的调节与控制,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经常拔除杂草,防止蛴螬、蝼蛄、老鼠等为害。

采集:冬、春季采挖,冬采者称“冬麻”,质优,春采者称“春麻”,质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时放入清水或白矾水中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药材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

鉴别

性状:根茎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cm,宽2~6cm,厚1~3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微透明,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

显微 本品横切面:表皮有残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皮层为10数列多角形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较老块茎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2~3列椭圆形厚壁细胞,木化,纹孔明显。中柱大,散列小形周韧维管束,导管2至数个成群;薄壁细胞亦含针晶束。髓部细胞类圆形,具纹孔。(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44) 粉末:米黄色或淡黄棕色,味微甜。 ①含糊化多糖类物薄壁细胞无色或微灰棕色,有的细胞中可见充满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颗粒,长21~56μm,直径14~30μm表面多不光滑而现微细点状;遇碘液显棕色或淡棕紫色。用水合氯醛液装置,颗粒溶化。 ②草酸钙针晶多成束有石薄壁细胞中或有散在,针晶较细,长25~93μm。 ③木化厚壁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类椭圆形,直径约至136μm,壁厚3~8μm,部分壁呈连珠状,纹孔明显(幼小块茎无厚壁细胞);另有少数单个散在的类长方形厚壁细胞,直径约至190μm,纹孔不明显。 ④薄壁细胞壁微波状弯曲;有的稍增厚,非木化,纹孔较大而密。 ⑤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33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94)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黑色泛油者,大小个分开,浸泡至三四成透时,取出,润软,或蒸软,切薄片,干燥。此外,还有姜制、麸制、煨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天麻素)(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Gastrodin,P-Hydroxym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1-3],另含赤箭甙(Gastrodioside)(4)、即双(-羟苄基)-醚单-β-D-吡喃葡萄糖甙[bis(4-Hydroxybenzyl)-ether mono-β-D-glucopyranoside][4]、对羟基苯甲醇(天麻甙元)(2)、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3)、3,4,-二羟基苯甲醛、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对羟苄基乙基醚、对羟苄基甲醚、双(4-羟苄基)醚、4-乙氧甲苯基4′-羟苄基醚、4-(4′-羟氧基)苄基甲醚[4-(4′-Hydroxybenzyloxy)berzyl methy ether]、三[4-(β-D-吡喃葡萄糖基氧)苄基]柠檬酸酯{tris[4-(β-D-Glucopyranosyloxy)benzyl]citrate}(Parishin)[1-5]。另外还含β-谷甾醇及其D-葡萄糖甙、即胡萝卜甙[2],琥珀酸[3]、柠檬酸及其单甲酯[2]、棕榈酸[2]、香草醇(香荚兰醇)(Vanillyl alcohol)[4]。天麻多糖由葡萄糖分子组成,分子量小于5000,具有免疫增强性[6]

参考文献

[1] 科学通报 1979;(7):335 。
[2] 化学学报 1979;37(3):175 。
[3] 化学学报 1979;37(3):183 。
[4] Chem pharm Bull 1981;(1):55 。
[5] 科学通报 1981;(18):1118 。
[6] 铁道医学 1988;(4):203、。

药理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作用 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甙50mg/kg,天麻甙元100mg/kg、香荚兰醇、香荚兰素200mg/kg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1-4]。但也有报道天麻甙对小鼠自发活动没有影响[5],天麻甙对猴和鸽可产生镇静作用,猴iv或im天麻甙20min即可出现安静,紧张样状态消失,持续2h左右[3],动物实验证明:天麻能对抗咖啡因所致中枢兴奋作用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4]。天麻经醇浸、醇沉再碱析后浓缩而成之吐温-水溶液在5~10g(生药)/kg与戊巴比妥钠(20~50mg/kg)或水合氯醛(300mg/kg)均有协同作用,并可使应用硫喷妥钠(40mg/kg)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数增多[6]。天麻的镇静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最近研究指出天麻甙元及其合成同系物与GABA、蝇蕈醇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因而推测天麻甙元的中枢镇静作用与GABA受体有关,且可能是GABA受体激动剂[7]。正常成人服用天麻甙或甙元后,出现嗜睡感,脑电图出现睡眠波型[8]。 2)抗惊厥作用 天麻能降低戊四氮所致动物惊厥率和死亡率,缩短阵挛时间,多次长时间用药比单次用药效果佳[4]。小鼠ip、天麻甙及其甙元、香荚兰醇或香荚兰素300mg/kg等均能延长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潜伏期,明显提高戊四氮的半数惊厥量(CD50),但对士的宁的惊厥无显著对抗作用[1.2,3],说明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可能不在脊髓。天麻对水煮醇沉制成的粗制注射液10~20mg/kg ip 能显著提高戊四氮的CD50,剂量加大到30mg/kg可使小鼠对惊厥阈电压的耐受力显著增加,但对阈上刺激引起的电休克无效[6]。 3)抗癫痫作用 豚鼠每日sc天麻50%乙醇浸出物0.25~1g(生药)/kg,3~6d癫痫即可停止发作,停药10d作用消失,家兔iv天麻煎剂1g(生药)/kg或香荚兰醇40mg/kg均可提高电惊厥阈,有效地制止癫痫样发作,控制脑电图癫痫样放电,香荚兰醇比天麻煎剂作用显著,但均不及苯妥英钠[9,10],天麻甙及其甙元与苯妥英钠合用,不能对抗可卡因所诱发的癫痫样抽搐,仅能减少抽搐次数[6]。 4)镇痛作用 用电击鼠尾法,证明天麻粗制注射剂5g/kg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比吗啡10mg/kg的止痛效果弱[4]。小鼠sc天麻粗制注射剂5g/kg或连续ip20g/kg能明显对抗ip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用热板法也证明有提高痛阈作用[11],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用药后不同时间的痛阈提高百分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9d组达到最高,且50~60min,80~90min的痛阈提高率较同时间的杜冷丁高[12],有人推测天麻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消炎,扩张血管,改善代谢等有关,但也有报道指出,香荚兰醇或香荚兰素、天麻粗制注射液以及天麻浸膏并不能提高小鼠痛阈[1,6,13]。这些矛盾的结果可能与药物制剂或实验条件不同有关,应作进一步研究。 ②抗炎免疫作用 1)抗炎作用 sc或im天麻粗制注射剂5g/kg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能明显抑制琼脂、角叉菜胶、5-HT等所致炎症的肿胀,但不能抑制大鼠巴豆油性肉芽肿。多次用药对肾上腺重量无明显影响,但脾脏重量明显增加,提示天麻对早期炎症的渗出、肿胀有抑制作用,对炎症后期的结缔组织增生无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拮抗PG、5-HT,膜稳定作用及免疫促进作用有关,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14]。 2)免疫促进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天麻注射液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15]。另有报道天麻多糖12.5mg/kg sc或连续ip7~9天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重量,促进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显著增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提示天麻多糖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的作用[16]。此外,天麻多糖还具有促进干扰素诱导作用,在组织培养上对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有直接抑制作用[17]。 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 天麻粗制注射液可使在位豚鼠心脏的心率减慢,但不影响心收缩幅度,不同给药途径均可使麻醉大鼠的心率减慢,P-R间期,Q-T间期常可延长,T波变高且圆钝[18],天麻甙及天麻甙元亦可略减心率,经2h后即可恢复正常[3]。天麻粗制注射液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能使变平或倒置的T波下降的S-T段及心律不齐得到明显的改善[18]。 2)对血管的作用 初步实验显示,天麻粗制注射液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ip、iv或颈动脉注射均可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和家兔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6,18]。但也有报道天麻注射液(按生药0.4g/kg)iv对兔脑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19],这种矛盾的实验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近有报道乙酰天麻素200mg/kg,十二指肠给药后10~60min,犬椎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免颈内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同时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20]。 3)对冠脉循环的影响 用同位素86铷测定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表明,天麻注射液10~20g(生药)/kg iv,能显著增加86铷,摄取量[5],实验结果说明天麻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可能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4)对血压的影响 在猫急性血压实验中,天麻甙及天麻甙元用后1~2h内有轻度降压作用[3],大鼠和免iv天麻粗制注射液有迅速降压作用,最大降低73%,持续1~1.5h以上。ip或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降压持续时间更长,可达3h以上[18]。 ④对耐受缺氧能力的影响 天麻粗制注射液对常压及低压缺氧小鼠能增加耐受能力,明显延长死亡时间[4]天麻粗制注射液还能显著延长预先或同时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置低压氧仓中小鼠存活时间[6],表明在组织耗氧量增加或缺氧耐受力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⑤其它作用 天麻甙可增加家兔原位小肠平滑肌张力和收缩[4],香兰荚醇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家兔ip天麻煎剂5g/kg有减慢呼吸作用[3]。 ⑥药动学研究 大鼠ig香荚兰素,在小肠吸收迅速,给药后45~120min以脾和脑中分布浓度最高,亦易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大部在12小时内从尿中排出。大鼠ig3H-天麻素200mg/kg后,胃肠道放射性消失很快。ig后5min血中放射性已有较高水平,50mm左右达高峰。iv或ig后,组织放射性均以肾最高,肝,肺,子宫其次。脑中放射性较低,但变化不同其它组织,2h达高峰。天麻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3%,其甙元(对羟基苯甲醇)为69.3%。天麻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为甙元。ig后放射性主要从尿排出[21]。小鼠ig3H-天麻素的体内过程与大鼠相似[22]。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大鼠,免,犬iv天麻素后的药-时曲线均属二室开放模型[23],但不同动物间,有明显的种属差异:生物利用度在大鼠、兔(均为ig200mg/kg)分别为79.4%及2.9%,半衰期(β)、大鼠、免(均为iv 100mg/kg)分别为10±4、29±6min;而犬(iv50mg/kg)则为77±24min[23],且不同时间给药使体内药动学过程出现差异[24]

毒性:小鼠ip天麻浸膏的LD50为51.4~61.4g/kg(原生药)[13]。小鼠ip香荚兰醇的LD50891.3±31.7mg/kg。香荚兰素ip LD50946.0±18.5mg/kg[1]。大鼠ig LD50为158g/kg,大鼠1次sc的LD50为1.8g/kg,犬缓慢iv LD50为1.32g/kg[20]。小鼠ig或iv天麻甙或对羟基苯甲醇5g/kg未见中毒死亡,长期给药(小鼠及犬ig 4~60d),对血象及重要脏器亦未见明显异常[3]。家兔香荚兰素40mg/kg iv或1g/kg ig,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心电图和脑电图亦无变化[10,11]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4;(5):33 。
[2] 中华医学杂志 1977;57(18):470 。
[3] 云南医药 1980;(4):48 。
[4] 武汉医学院学报 1980;9(1):71 。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5;7(5):399 。
[6] 中成药研究 1982;(3):34 。
[7] 药学通报 1984;(5):58 。
[8] 云南医药 1983;4(6):388 。
[9]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6):582 。
[10] 生理学报 1961;(3-4):187 。
[11] 药理学进展(1981).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29 。
[12] 中国药理通讯 1985;(1):19 。
[13] 药学学报 1963;10(4):242 。
[14] 中草药 1989;20(5):19 。
[15]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88;8(5):337 。
[16] 中成药研究 1984;(12):25 。
[17]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7;(4):32 。
[18] 湖北科技医药部分 1979;(4):9 。
[19]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6;(1):35 。
[20]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4):321 。
[21] 药学学报 1985;(3):167 。
[22] 药学通报 1984;(12):57 。
[23]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5):409 。
[24] 中国药理学报 1986;7(2):190。

药性

性味:甘,平。 ①《本经》:“辛,温。” ②《药性论》:“甘,平。” ③《医学启源》:“苦,平。”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温。”

归经:肝经。 ①《纲目》:“入肝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

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小儿惊痫动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风,利腰膝,强筋力。” ⑥《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⑦《本草新编》:“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高血压病。” ⑨《中草药学》:“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45g;或入丸、散,或蜜溃为果,或蒸煮食。

使用注意:①《雷公炮炙论》:“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②《本草新编》:“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 ③《中药志》:“阴虚者不宜。”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钩藤,治肝风内动之头晕抽搐,肢体麻木。 ②配川芎,治肝虚眩晕,头痛。 ③配茺蔚子,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亦治肝风兼血瘀的头痛。 ④配防风,治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⑤配钩藤,决明子,治肝阳上亢,头痛、头晕。 ⑥配全蝎、僵蚕,治“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引起的脑神经刺激症状。 ⑦配南星,白附子,治破伤风。 ⑧配半夏、白术、泽泻,治痰湿眩晕、头痛。 ⑨配羚羊角、钩藤、全蝎,治急惊风。 ⑩配寄生、牛膝、杜仲,治肢麻不遂。 ⑾配人参、白术、僵蚕,治小儿慢惊风。 ⑿配当归、川芎、牛膝,治血虚头痛、眩晕,或四肢麻木,手足不遂。 ⒀配半夏、茯苓,治中风痰盛。 ⒁配地龙、白花蛇、白芷,治肝风,痰湿之偏头痛。 ⒂配秦艽、羌活、牛膝,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瘫痪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⒃配僵蚕、白附子、白芷,治中风口眼歪斜,口角流涎。

方选和验方: ①天麻半夏汤(《卫生宝鉴》)治风内作,胸膈不利,头旋眼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天麻、半夏各30g,橘皮、柴胡各2.1g,黄芩、甘草、茯苓、前胡各1.5g,黄连1g。姜,水煎,分2次服。 ②王氏惺惺散(《幼幼新书》)治久泻脾困,不思乳食,恐作脾风:天麻、全虫各1.5g,木香、糯米、人参、茯苓、扁豆、山药、甘草各3g。枣,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③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甚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水煎服。 ④天麻丸(《圣济总录》)治偏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45g,附子(炮制,去皮,脐)30g,半夏(汤洗7遍)10g,荆芥穗15g,木香15g,桂(去粗皮)0.3g,芎15g。上7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渐加至10丸,清茶下,日3。 ⑤天麻丸(《太平圣惠方》)治中风口眼㖞斜,言语不正:天麻、川芎、白僵蚕、白附子、天南星各30g,防风、麻黄、麝香各0.9g,全蝎、牛黄各0.3g,羚羊角屑、腻粉各15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酒调下。 ⑥天麻丸(《证治准绳》)治肝疳、风疳、眼疳:天麻、青黛、黄连、五灵脂、夜明砂(炒)、川芎、芦荟各6g,,龙胆草、防风、蝉蜕各3g,全蝎2枚,麝香少许,干蟾头9g。为细末,猪胆汁浸糕和丸,麻子大。每服10丸,薄荷煎汤送下。 ⑦天麻丸(《傅青主女科》)治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天麻、防风、人参、远志、柏子仁、山药、麦门冬、菖蒲各3g,酸枣仁30g,细辛120g,天南星2,4g,川芎、羌活各2.1g。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60~70丸,清汤送下。 ⑧定风饼子(《普济本事方》)治背膂强直,口眼㖞斜,身热恶寒,痰厥头痛,筋惕肉瞤;及饮酒过多,呕吐涎沫,头目眩晕,如坐车船:天麻、川乌头、天南星、半夏、川姜、川芎、茯苓、生甘草各等份。研末,姜汁和丸,如龙眼大,再捏作饼子,朱砂为衣,每服1饼,生姜汤下。 ⑨定风饼子(《杂病源流犀烛》)预防中风再发:天麻、川乌、天南星、僵蚕、川芎、茯苓、生甘草各等份。为末,姜汁和丸,芡实大,或捏作饼子,朱砂为衣,每服1饼细嚼,生姜煎汤送下。 ⑩天麻汤(《审视瑶函》)治白睛忽变青蓝色:天麻、菊花、川芎、当归身、羌活、白芍药、甘草各等份。为粗末,水煎,食后热服。 ⑾天麻防风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儿惊风,壮热昏愦,多睡惊悸,手足抽掣,痰涎不利,及风温邪热:僵蚕(炒,去丝嘴)、炒全蝎各15g,天麻、防风、人参各30g,朱砂、雄黄、麝香、甘草(炙)各0.3g,牛黄3g。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1~2丸,薄荷煎汤化下,不拘时服。 ⑿天麻退翳散(《审视瑶函》)治垂帘障,昏暗失明:白僵蚕(热水泡去丝,姜汁炒)、当归身(酒炒)、防风、石决明(醋煅)、白芷、熟地黄(酒炒)、炒黄芩、木贼、枳壳(麸炒)、麦门冬(去心)、羌活、白蒺藜(炒,去刺)、川芎、荆芥穗、菊花、蔓荆子、蝉蜕(去头足)、赤芍药、天麻(炒)、密蒙花各等份。为细末,每服6~9g,灯心煎汤调下。 ⒀天麻散(《疡医大全》)治破伤风:荆芥穗90g,天麻、天南星(炮去皮脐)、防风各30g。为细末,每服15g,连须葱白汤调下。 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眩晕:天麻9g,川芎21g。,共研细末,每服3g,清茶送下。” ⒂《湖北中草药志》:“治高血压:天麻9g,石决明30g。水煎服。” ⒃天麻酒(《十便良方》)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60g。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3000ml,浸经7日,每服饮下100ml。 ⒄天麻灵脾酒(《太平圣惠方》)治中风半身不遂,肢节疼痛无力:仙灵脾30g,明天麻30g,独活30g,制附子30g,牛膝30g,桂心30g,当归30g,五加皮30g,川芎30g,石斛30g,茵芋30g,萆薢30g,狗脊30g,海桐皮30g,虎胫骨60g,牛蒡子30g,苍耳子30g,川椒(炒汗出)30g。研为粗末,以生白布袋盛,用好酒2kg浸之,密封,经7日后开取,每日不计时,温服15~30ml。 ⒅天麻钩藤饮加减(中医函授通讯1987;(1))治面肌痉挛:天麻15g,钩藤15g,生石决25g,山药15g,川牛膝20g,杜仲15g,桑寄生20g,僵蚕3g(研末分2次冲服)。水煎,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次。加减:肝气不疏,去杜仲,生石决,加川楝,陈皮;肝热郁结,去牛膝,桑寄生,加黄芩,龙胆草;肝阳上亢,去山药,钩藤,加菊花,夜交藤;肝胃火盛加生石膏,知母;大便秘结,加大黄。 ⒆川芎天麻汤(河南中医 1990;(3))治偏头痛:川芎30~40g,天麻15g、羌活12g,白芷15g,细辛9g,地龙12g,醋玄胡15g,白芍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周为1疗程。加减:兼风寒表症者加荆芥,防风;兼风热者加薄荷,菊花;气血虚者加黄芪,当归,熟地;伴眼睑下垂,偏瘫症状者加僵蚕,全蝎,蜈蚣;恶心呕吐加法半夏;兼见巅顶头痛加吴茱萸,藁本。

单方应用:①《湖北中草药志》:“治神经衰弱、神经血管性头痛,头昏:21天麻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ml,穴位注射,每穴0.2~0.5ml。” ②《中国民间小单方》:“治眩晕:天麻9g,煎水1小时去渣,炖鸡蛋2个,内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②贾九如《药品化义》:“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症,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③陈士铎《本草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 ④张德裕《本草正义》:“天麻气味,古皆称其辛温,盖即因于《本草经》之赤箭,而《开宝》,甄权诸家,称其主诸风湿痹,冷气瘫痪等症,皆因辛温二字而来,故视为驱风胜湿,温通行痹之品。然洁古诸家,又谓其主虚风眩晕头痛,则平肝息风,适与祛风行痹宣散之法相背。使其果属辛温宣散,则用以治虚风之眩晕头痛,宁不助其升腾而益张其焰?何以罗天益且谓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从此知果是风寒湿邪之痹着瘫痪等症,非天麻之所能奏效也。盖天麻之质,厚重坚实,而明净光润,富于脂肪,故能平静镇定,养液以息内风,故有定风草之名,能治虚风,岂同诳语。今恒以治血虚眩晕,及儿童热痰风惊,皆有捷效。故甄权以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东垣以治风热,语言不遂,皆取其养阴滋液,而息内风。盖气味辛温之说,本沿赤箭之旧,实则辛于何有,而温亦虚言。”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