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叶美登木

概况

异名:刺仔木、咬眼刺(广东)。

基源:为卫矛科美登木属植物变叶美登木的全株。

原植物:变叶美登木Maytenus diversifolius(Hemsl.)Hou〔Gymnosporia diversifolia(Hemsl.)Maxim.〕,又名变叶裸实(《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灌木或藤本,高达3m。1~2年生小枝先端尖锐成刺,多密生短锈色毛。叶互生,常呈螺旋状排列,无托叶;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片近革质,宽倒卵形至窄长倒卵形,长1.5~4cm,宽1~2cm,先端圆钝或稍内凹,边缘具疏圆齿。花两性,聚伞花序小,腋生,花梗细短;花极小,直径2~3mm,淡绿色,5数;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之下;花盘扁平,子房基部与花盘合生,2室,每室有2粒胚珠,柱头2裂。蒴果红色,倒圆锥形,长约6mm,基部有宿存萼瓣,果梗细,长约5mm。每室有种子1或2,黑褐色,基部有短小假种皮。(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61页.图3052)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丘陵、平地及海岸等处。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化学性质

含抗癌活性成分美登木素(Maytansine)、美登布林(Maytanprine)、3氧化无羁萜-29-酸(3-Oxofriedelan-29-oic acid)、3-氧化无羁萜-28-酸、美登佛林醇(Maytenfoliol)、美登佛林酸(Maytenfolic acid)、变叶美登木素(Maytensifolin)A、B;无羁萜(Friedelin)、29羟基无羁萜3-酮、30羟基无羁萜-3-酮。又含卫矛醇、木栓酮、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山柰甙(Kaempferitin)、山柰酚-7-O-鼠李糖甙、胡萝卜甙、卡罗佛醛(Canophyllal)、卡罗佛醇(Canophyllo1)、粉蕊黄杨酮醇(Pachysonol)等[1~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13。
[2] J Nat Prod 1990;53(4):1040。
[3] Phytochemistry 1986;25(2):479。

药理

本品所含的美登木素在体内外都有极强的抗癌作用,对P388,S180,Lewis肺瘤,L1210,瓦克癌均相当有效,毫克量就能达到治疗目的,剂量范围广,安全系数高。对白血病P388最敏感,ED50为6× 10-10mol/L,作用强度较长春新碱大10倍。对鼻咽癌KB细胞培养的细胞毒活性ED50为10-5μg/ml,对Lewis肺癌和B-16黑色素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在0.01mg/kg时生命延长率为132%。美登布林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和鼻咽癌KB细胞亦有很强的活性。在最适剂量1.6μg/kg时,对P388的生命延长率为54%;对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ED50为0.00000014μg/ml。

毒性:美登木素给于犬每天0.09和0.12mg/kg,3~4d死亡,猴每天0.18~0.24mg/kg,4~6d死亡。白细胞明显降低,肠粘膜萎缩,淋巴和骨髓缺液,胰坏死,肝萎缩性变性等。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06,708。

药性

功效:全株有抗癌作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