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子

概况

异名: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的果实。南天竹属仅1种,中国有产,药用。

原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又名蓝田竹(《竹谱详录》),大椿(《花镜》),南天独(《开宝本草》),猫儿伞(贵州)。

历史:南天竹,原名南天独,始载于《开宝本草》。苏颂《图经本草》,谓:“株高三五尺,叶类苦楝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红子作穗,人家多植于庭园间,俗谓之南天独。”再参考其附图以及《植物名实图考》南天竹的记载与附图,均与本种相符。

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常为红色。叶对生,二~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披针形,长3~10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两面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20~35cm;花白色;萼片多轮,每轮3片,外轮较小,卵状三角形,内轮较大,卵圆形;雄蕊6,花瓣状,离生;子房1室,有2胚珠。浆果球形,鲜红色,偶有黄色,内有种子2个;种子扁圆形。(图见《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62页.图1524)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下和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广西。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用种子繁殖,在秋季采种后即播种,按行距33cm开沟条播,深5~7cm,播后盖草木灰及细土,压紧,每亩用种量6~8kg。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和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一般移栽于春季进行,按行株距各为1m,带土穴栽,栽后覆土,浇水。亦可在冬季进行分株繁殖,挖取老株蔸部萌生的小苗,进行穴栽,栽种密度与种子繁殖相同。栽后,每年须进行1~2次培育管理。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至次年春季采摘果实,晒干。药材产于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鉴别:果实近圆形,直径6~9mm;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光滑,微具光泽,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形,中央略凹。味酸、涩。以干燥、色红、完整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异紫堇定(Isocorydine)、氧甲基南天竹碱及氢氰酸[1]、透明胶质[2]、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3]。原阿片碱[4],及南天竹啡碱(Nantenine)[5],南丁宁碱(Nandinine)、南天竹碱(Domesticine),翠菊甙(Callistephin),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0。
[2] CA 1991;114:129163g。
[3] 中草药 1991;22(5):207。
[4]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281。
[5]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7(5):51。
[6]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65。

药理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冷血动物(蛙)可引起吗啡样麻醉作用;对温血动物(小鼠、犬)小量时引起轻度麻醉,大量时引起痉挛(阵挛型及强直性),犬有流涎、呃逆、大便失禁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则陷于麻痹。南丁宁碱的作用较南天竹碱为弱。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均有抑制心脏的作用。对离体蛙、兔心脏均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阿托品不能影响其作用。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肾上腺素次之。南天竹甲醇提取物能完全抑制由5-HT引起的离体家兔主动脉的收缩,从其中分离得到的南天竹啡碱在浓度为(3×10-6mol/L)时对由5-HT引起的离体家兔主动脉条和离体大鼠胃条的收缩均有强抑制作用。但对组胺、氯化钾及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无影响,南天竹啡碱可能是一种选择性的5-HT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是通过对5-HT受体的阻断而产生的。 ③对平滑肌的作用 南天竹碱能使豚鼠在位肠管紧张度上升,但对离体肠管的作用则相反;对离体兔子宫小量兴奋、大量麻痹。南丁宁碱对离体的兔肠及子宫、犬肠管,皆为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在位兔肠及子宫,则仅见兴奋作用(开始时可见有短暂之抑制),强度随剂量而增加;此作用点在植物神经末梢及肌肉两方面。 ④其它作用 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横纹肌有直接麻痹作用,与箭毒不同。两种生物碱对呼吸中枢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碱具有吗啡样的“菲类”结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南丁宁碱具有“原小檗碱”样结构,属于原浆毒,对心肌、骨骼肌作用较强,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碱,皆为一种混合碱,故作用较为复杂。

毒性:南丁宁碱对蛙的MLD为5mg/10g,小鼠为3mg/10g,家兔为70mg/kg(原文未注明,可能为注射给药)。以南天竹碱为主要成分的总碱,毒性较大,其LD50为:蛙(胸淋巴腔注射)1.63mg/10g,小鼠(sc)1.0~1.5mg/10g[1,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65。
[2]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5;7(5):51。

药性

性味:酸、甘,平。有毒。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酸、涩。” ②《现代实用中药》:“酸、甘。” ③《广西中药志》:“酸、甘,平。有毒。”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苦、涩、微甘,平。”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平。有小毒。”

归经:《中医大辞典》:“肺经。”

功效:敛肺,止咳平喘,清肝明目。

主治:支气管炎,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①《王圣俞手集》:“明目乌须,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镇咳药,用于气喘症。” ③《福建民间草药》:“能止泄提神,强精益气。” ④《药材学》:“敛肺。治久咳自汗,并治阴痿。”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止咳平喘,治咳嗽,哮喘,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咳嗽不宜。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三奇方》:“治小儿天哮:南天竹子、蜡梅花各9g,水蜒蚰1条。水煎服。” ②《不药良方》:“治下疳溃烂:南天竹子,烧存性,3g,梅花冰片0.2g。茶油调敷。”

单方应用:①《福建中草药》:“治百日咳:南天竹子9~15g,水煎,调冰糖服。” ②《文堂集验方》:“治三阴疟:南天竹子蒸熟,每岁服1粒,每日早晨白汤下。” ③《纲目拾遗》:“治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120g,擂水服之;如无鲜者,用干子30~60g水煎服。”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咳嗽,哮喘,百日咳:南天竹子9g。水煎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