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

概况

异名:浮椒(《东医宝鉴》),玉椒(《通雅》)。

基源: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胡椒的果实。

原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inn.

历史:胡椒始载于《唐本草》,云:“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纲目》云:“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实非椒也。”又云:“胡椒,今南番诸国及交趾、滇南、海南诸地皆有之。蔓生附树及作棚引之。叶如扁豆、山药辈。正月开黄白花,结椒累累,缠藤而生,状如梧桐子,亦无核,生青熟红,青者更辣。四月熟,五月采收,暴干乃皱,今遍中国食品,为日用之物也。”以上所言与现在所用的胡椒相符合。

形态:木质攀援藤本;茎、枝无毛,节显著膨大,常生小根。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有近圆形,长10~15cm,宽5~9cm,顶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5~3.5cm从中脉发出,余者均自基出,最外1对极柔弱,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2cm,无毛;叶鞘延长,长常为叶柄之半。花杂性,通常雌雄同株;花序与叶对生,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无毛;苞片匙状长圆形,长3~3.5cm,中部宽约0.8mm,顶端阔而圆,与花序轴分离,呈浅杯状,狭长处与花序轴合生,仅边缘分离;雄蕊2枚,花药肾形,花丝粗短;子房球形,柱头3~4。浆果球形,无柄,直径3~4mm,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花期6~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0卷.第1分册.26页.图版7·1-5)

生境与分布:原产东南亚。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也有栽培。

生药

栽培:宜高温高湿的气候,怕严霜,怕干旱,忌积水;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苗期需荫,成龄期需阳光充足的静风环境。用扦插繁殖为主。于5~6月间选取健壮主蔓,剪取长30~40cm,具5~7个节的茎蔓作插条,按行株距20~30×10~15cm斜插在苗床上,土面需露2个节,且保持80%~90%的荫蔽和湿润,成活后逐步减少荫蔽和淋水,培育20~25天后出圃定植,以2.5~3×2m行株距穴栽。亦可用种子育苗繁殖。定植后需搭棚遮荫,经常松土除草,培土覆盖,每天浇水1次,每隔半月至2个月需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促进茎蔓生长。当株高1.2m时既开始整形修剪,并将茎蔓缚于主柱上。经数次整枝,使茎部生长繁茂。结果植株采果后,应用有机肥与磷、钾化肥追施。病害胡椒瘟、叶斑病,可用硫酸铜、波尔多液喷雾;花叶病,应及时拔除病株烧毁。虫害,可参照农作物的防治方法。

采集:当果实近于成熟,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晒干或烘干,果皮皱缩,变棕黑色或黑褐色者为黑胡椒。当果实全部成熟,果皮均已变红时采收,用水或石灰水浸泡数日,将果肉擦去,洗净,晒干者为白胡椒。药材产于云南、海南、广西等地。

鉴别

性状:黑胡椒果实类球形,直径3.5~6mm;表面棕黑色至黑褐色,具隆起的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的柱头痕,基部有自果轴脱落的疤痕。剥去果肉可见薄壳状内果皮。纵切面大部分为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坚硬而稍带粉性的外胚乳,中央有空腔,靠近顶端有细小的胚及内胚乳。气芳香,有刺激性,味辛辣。以粒大、饱满、色黑、皮皱、气味强烈者为佳。

白胡椒果核近圆球形,直径3~6mm;表面灰白色,平滑,顶端略扁或微凹,四周有纵走的脉纹10~14条。种子的性状与黑胡椒同。以个大、粒圆、坚实、色白、气味强烈者为佳。

显微 黑胡椒横切面:外果皮由1列表皮及2~3列下皮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含暗棕色物,下皮层薄壁组织间夹有较多黄色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5~40μm,壁厚10~12μm,有的含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大形油细胞分布,并有细小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黄色石细胞,径向40~50μm,切向20~35μm,内壁特厚。种皮为2~3列压缩状长形细胞,棕色至暗棕色,内为1列透明细胞;外胚乳最外2~3列细胞含小糊粉粒,向内较大的薄壁细胞含圆形淀粉粒,直径2~6μm,此部分亦散有黄棕色或黄绿色油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01页.图316、317)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0.5g,加氯仿5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胡椒碱为对照,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4)为展开剂,展距12cm,喷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斑点显黄棕色。 ②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10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加1ml石油醚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醚(8∶2)为展开剂,展距12cm,喷2,4-二硝基苯肼试液,斑点显橘红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02页.图318)

贮藏:置密闭容器内,放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辛辣成分占6%~13%:有胡椒碱(Piperine)和胡椒脂碱(Chavicine)、两者为异构体。挥发油含1%~2%,主成分为l-水芹烯(lPhellandrene),脂肪油含6%~12%,另含胡椒醛(Piperonal)二氢葛缕醇(Dihydrocarreol)。此外还含胡椒林碱(Piperyline)和胡椒油碱A、B、C(Piperoleine(A、B、C)[1]

又有研究得到15个胡椒酰胺(Piperamide)(1)A,5∶2(E,E),即胡椒碱;(2).C,5∶1(2E);(3).C,7∶1(6E);(4).C,7∶2(2E,6E);(5).C,9 1(8E);(6).C,9∶2(2E,8E);(7).C,9∶3(2E,4E,8E);(8)1-[(2E,4E)2,4-癸酰二稀]四氢吡咯;(9).1-[(2E,4E)-2,4-十二酰二烯]四氢吡咯;(10)。C,5∶2(E,E),即胡椒林碱;(11).A,7∶3(E,E,E),即Piperettine;(12)A,9 1(8E),RetrofractamideA;(13).B,11∶3(2E,4E,10E),Pipercide;(14)B,13 3(2E,4E,12E),Quineensine;(15).A,9 1(8E),胡椒油碱B。其中(3)、(4)、(5)、(6)、(8)、(9)及(15)对狗蛔虫幼虫有杀虫活性[2]。胡椒碱可达14.2%,成熟果实淀粉含量可达50%[3]。又得到N-E阿魏酰哌啶(N-trans-Feruloyl-peridine)等多种抗氧化物质[4]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4。
[2] Chem pharm Bull 1988;36(7):2452。
[3] CA 1984;100:65161f。
[4] CA 1983;98:3750d。

药理

①心血管系统作用 正常人将胡椒0.1g含于口内而不咽下,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及脉搏,共试24人,均能引起血压上升,收缩压平均升高1.6kPa(13.1mm汞柱),舒张压升高2.4kPa(18.1mm)汞柱,均于10~15min后复原,对脉搏无显著影响[1]。 ②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胡椒碱及其衍生物,在小于LD50剂量下,对电休克、戊四唑、印防己毒素、士的宁、筒箭毒碱和谷氨酸钠引起的大鼠和小鼠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并能降低动物的死亡率。其作用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有近似之处,但不相同。此外尚有镇静作用和加强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的中枢抑制作用[2~4]。 ③杀绦虫及其它作用 胡椒的水、醚或乙醇提取物在试管内试验或对感染大鼠的整体试验中证明有杀绦虫的作用,对吸虫及线虫作用不明显[5]。胡椒碱有微弱的抗疟作用[6]。黑胡椒中含有分解脂肪的活性成分,此种成分主要存在于外果皮,不溶于水[7]

参考文献

[1] 中医杂志 1960;(6):47。
[2]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74;(4):217。
[3] 药学学报 1980;15(4):198。
[4] 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3;15(1):19。
[5] Indian J Pharm 1968;30(3):65。
[6] The Dispensa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4th ed.J.B.Lippincott Company,1947:1546。
[7] Nature 1966;212(5070):1603。

药性

性味:辛,热。 ①《唐本草》:“辛,大温。” ②《日用本草》:“辛,热。有毒。”

归经:胃、大肠经。 ①《本草汇言》:“足太阴、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经疏》:“手、足阳明经。” ③《本草便读》:“肺、胃经。”

功效:温中,祛寒,下气,消痰,解毒。

主治:脘腹冷痛,寒痰食积,反胃,呕吐清水,慢性气管炎,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①《海药本草》:“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②《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③《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蕈毒。” ④《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⑤《本草蒙筌》:“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贴之。

使用注意:阴虚有火者忌服。 ①《本草备要》:“多食发疮痔,脏毒,齿痛目昏。” ②《海药本草》:“不宜多服,损肺。”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坠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绿豆治呕吐,腹泻属寒证者。 ②配高良姜、荜茇,治腹痛、泄泻。 ③配干姜、细辛、白芥子,治疟疾。

方选和验方: ①二拗散(《圣济总录》)治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胡椒、朴硝各30g。2味研末,温汤调服6g,日2服。 ②《韩氏医通》:“治牙痛、呻吟不止:胡椒9粒,绿豆11粒。同研末,绵包塞于痛处,涎出吐去。” ③《仁斋直指方》:“治霍乱吐泻:胡椒49粒,绿豆149粒。同研末,每服3g,木瓜汤下。” ④《百草镜》:“治胃痛:大红枣7个,每个内入白胡椒7粒,线扎好,饭锅上蒸7次,共捣丸如绿豆大。每服7丸至10丸,温水下。服后痛止,胃中作热作饥,则以粥饭压之,即安。” ⑤《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治女子阴冷:胡椒、零陵香、木香、沉香、甘松、苏合香、牡蛎、龙骨、附子、白矾、乌鱼骨各15g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丸。” ⑥中医杂志 1956;(9):“治疟疾:胡椒研末,以瓶装好,不令泄气:蝉退(头、足全者),亦研末瓶装,用时各取粉末如黄豆大,撒于普通膏药之中央,贴于背后天柱穴。” ⑦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缺钙抽搐:胡椒20粒,鸡蛋壳2个。焙黄共研末,分为14包,每日服1包,开水冲服。” ⑧江苏中医 1964:(7):“治疟疾:胡椒、阿魏、干姜各3g,细辛2.4g,肉桂1.5g,白芥子6g。同研细末,取2g撒于2张中等大膏药内,再用斑蝥2只,去头、足、壳,压碎,每张膏药内放1只,于疟疾发作前6小时贴于神阙、命门2穴。贴24小时后取下,可贴2次。” ⑨《中医药物贴脐疗法》:“治下元虚冷,脐腹冷痛,妇人子宫久冷不孕,男子阳痿无子:胡椒、马蔺子、蛇床子、大附子、肉桂、丁香、吴茱萸、广木香各等量为末。取15g以生姜汁调和,制成药膏。贴于脐孔上,外以5层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天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 ⑩《中医药物贴脐疗法》:“治虚寒久泻,反复泄泻,脐腹隐痛,胃纳甚少,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胡椒10粒,番木鳖3个,枯矾10g,大蒜10瓣。同捣末,以米饭调如厚泥状,作五分硬币大圆形饼子,贴于脐孔,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

单方应用:①《圣惠方》:“治反胃呕吐:胡椒1g,与生姜同煮,去渣温服。” ②《证治要诀》:“治反胃:胡椒1味,以醋浸之,晒干。以醋和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日1~2服。” ③《食疗本草》:“治冷气心腹痛,吐清水:胡椒浸酒服,亦可汤服。” ④《卫生易简方》:“治夏月冷泻及霍乱:胡椒研末,饭为丸梧子大,每服30丸,米饮送服。” ⑤《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阴囊湿疹:胡椒10粒,研为末,加水200ml,煮沸。外洗,每日2次。” ⑥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冻疮:胡椒10%,白酒90%,浸入7天,过滤去渣,涂于冻伤处,每日1次。”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火生气,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涩,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盖豆寒椒热,阴阳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按张从正《儒门事亲》云,噎膈之病,或因酒得,或因气得,或因胃火,医氏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继之,荜茇未已,胡椒继之。虽曰和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止宜汤丸小小润之可也。时珍窃思此说虽是,然亦有食入反出,无火之证,又有痰气郁结,得辛热暂开之证,不可执一也。” ②寇宗奭《本草衍义》:“胡椒,去胃中寒痰吐水,食已即吐,甚验。过剂则走气。大肠寒滑亦用,须各以他药佐之。”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胡椒,其味辛,气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者,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痰气逆上,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则痰气降,脏腑和,诸悉瘳矣。”“凡胃冷呕逆,宿食不消,或霍乱气逆、心腹冷痛,或大肠虚寒、完谷不化,或宿痰积冷、四肢如冰,兼杀一切鱼肉鳖蕈等毒,诚为要品。然而血有热,与夫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干口渴,热气暴冲,目昏口臭,齿浮鼻衄,肠风脏毒,痔漏泄澼等症,切勿轻饵,误服之,能令诸病即时作剧,慎之。” ④黄宫绣《本草求真》:“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痰食内滞,肠滑冷痢,及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者,治皆有效,以其寒气既除,而病自可愈也。但此止有除寒散邪之力,非同桂、附终有补火益气之妙。况走气动火阴热气薄,最其所忌。” ⑤张秉成《本草便读》:“胡椒,能宣能散,开豁胸中寒痰冷气,虽辛热燥散之品,而又极能下气,故食之即觉胸膈开爽。又能治上焦浮热,口齿诸病。至于发疮助火之说,亦在用之当与不当耳。” ⑥朱震亨:“胡椒,食之快膈,喜食者众,大伤脾胃肺气,久则气大伤,凡病气疾人,益大其祸也。”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