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根

概况

异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验良方》),巴山虎(《百草镜》)、闹羊花根(《纲目拾遗》)。

基源: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羊踯躅的根。

原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Rhododendroto.sinense Sweet)

余项参见“闹羊花”条。

化学性质

附 果实含闹羊花毒素Ⅲ(八厘麻毒素Ⅰ)、日本杜鹃素Ⅲ(Rhodojaponin Ⅰ)[1]及八厘麻毒素Ⅱ(Rhododendrotoxin Ⅱ)[2]

花含羊踯躅素Ⅲ(Rhodomolleir Ⅲ)[3]、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5,6-环氧化物、黄叶素、黄叶素-5、6-环氧化物(Lutein-5,6-epoxide)、棉子皮亭6-半乳糖甙(Gossypetin 6-galactoside)、番茄红素(Lycopene)[4]及毒性成分。梫木毒素(Andromedotoxin)和石楠素(Ericolin)[5]

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杜鹃花毒素(Rhodotoxin)和司帕拉沙酚(Sparasol)[6]

此外, 从羊踯躅植物中尚分得两个二萜类羊踯躅素Ⅰ,Ⅱ(Rhodomollein)[7],有人报道从羊踯躅中分得4个单体进行了镇痛作用研究[8]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3;14(7):5。
[2] 药学通报 1980;15(10):39。
[3] 药学学报 1990;25(11):830。
[4] Hortseience 1978;13(4):461。
[5] CA 1947;41:2202,1984;42:716。
[6]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8。
[7] 化学学报 1989;(3):235。
[8]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80;2:12, 1981;1:6。

药性

性味:《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有毒。”

归经:《本草新编》:“入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止咳。

主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痔漏,癣疮。 ①《纲目拾遗》:“追风,定痛。”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止咳,散瘀,止痛,杀虫。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外用治肛门瘘管,杀灭钉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煎水熏洗或涂搽。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五指毛桃,治慢性气管炎。 ②配糯米、黑豆,治痛风走注疼痛。 ③配土牛膝、大血藤、白茅根,治跌打损伤,关节痛风。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坐骨神经痛:羊踯躅根3g(去外皮),土牛膝60g,威灵仙、六月霜根各30g,水煎,冲黄酒服。” ②熏痔漏方(《纲目拾遗》)治痔漏不可刀针挂线,及服药丸散:闹羊花根捶碎,煎汤放罐内,置桶中,盖上挖1孔,对痔坐定,熏之。汤冷,复热再熏。其管触药气,自渐渐溃烂不堪。熏半月,重者1月。切不可洗。 ③《梁侯瀛集验良方》:“治两腮红肿;百合1个,山芝麻根(去皮)、贝母、元明粉各3g,银朱2.1g。加白面调敷。”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跌打损伤,关节痛风:羊踯躅根3g,土牛膝,大血藤、白茅根各9~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鱼口便毒:羊踯躅根3g。水煎服。”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癣:羊踯躅根120g,水500ml,煎成120ml,加醋30g,外搽患处。” ③《湖南药物志》:“治疥疮:羊踯躅根0.6g”煎水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