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桃

概况

异名:接骨仙桃(《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梓木草或大紫草的果实。紫草属全世界约60种,中国约4种。

原植物:梓木草Lithospernmiim z llingeri DC.。大紫草Lithospermum arvense L.,又名麦家公(江苏、)

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高1.5~3cm。茎基部平卧,伸长,被粗毛,新枝自老枝叶腋生出,开花时直立。单叶互生,无柄或具柄;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有时为匙形,长2.5~6.5cm,宽0.8~1.8cm,先端圆钝,基部狭楔形,两面都被短硬毛,下面毛较密。花单生于上部叶腋,紫蓝色。很少为白色;苞片无柄,披针形,长1.3~2.2cm;萼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花冠筒长约7.5mm,喉部有5条具短毛的纵槽,檐部直径约1cm,5裂;雄蕊5,生于花冠筒中部之下,顶端有短尖,内藏;子房4裂,柱状2浅裂,胚珠4粒。小坚果4个,椭圆形,长2.5~3mm,白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7~9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 673页.图1836)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林缘或路旁。分布于陕两、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大紫草与梓木草的区别于:花较小,白色,小坚果有瘤状突起;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茎直立。花期4~5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621条图)生于荒野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湖北、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7~9月果熟时采收,晒干。药材产于陕西、浙江、江苏。

鉴别:本品呈扁圆三角形,长2~3mm,宽约1.5mm,一侧有棱,先端略尖,基部有疤痕;外表灰白色,有皱纹或瘤状突起。坚硬,破碎后可见种子,种皮与果皮愈合,棕黑色,种仁灰白色而略黄,富油脂。

贮藏: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附 大紫草(Lithospermum arvense)全草含芸香甙0.25%~0.44%,或0.59%,卅烷、廿六烷醇、棕榈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油酸、亚油酸、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以及谷甾醇、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咖啡酸、葡萄糖、鼠李糖等。根含延胡索酸、葡萄糖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10。

药性

性味:甘、辛,温。

功效:温中健胃,消肿止痛。

主治: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陕西中草药》:“治胃寒反酸:地仙桃0.9~1.5g,研粉,生姜煎水冲服。” ②《陕西中草药》:“治呕血:地仙桃3g,芋儿七3g。共嚼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