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

概况

异名:桑椹树(《救荒本草》),家桑、桑树(通称)。

基源:为桑科桑属植物桑、鸡桑、蒙桑、华桑的叶。桑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有9种。

原植物:通常作桑叶入药来源于4种桑:桑Morus alba L.。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又名小叶桑(河南),山桑(山东),岩桑、野桑(广西、云南)。蒙桑Morus mongolica(Bur.)Schneid.,又名岩桑、刺叶桑(陕西),山崖桑(湖南)。华桑Morus cathayana Hemsl.,又名花桑(河北),葫芦桑(湖北),板皮桑(安徽),花山桑(浙江)。

历史:桑始载予《本经》。《纲目》云:“桑有数种,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厚叶,山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槁也。”《种树书》云:“桑以构接,则桑大,桑根下埋龟甲,则茂盛不蛀。”以上所述,经考证,系指桑属的多种植物而言。

形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5m。树皮厚,黄褐色,有不规则浅纵裂;小枝灰褐色,有或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稍偏斜,边缘有粗锯齿,有时在幼树上的叶为多种分裂,表面深绿色,无毛,有光泽,背面脉腋或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雌雄异株;雄花序下垂,长2~3.5cm;花被片4,宽椭圆形,淡绿色,雄蕊4,花药2室,球形;雌花序长1~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雌花无柄,花被片4,倒卵形,外面和边缘有毛,无花柱或极短,柱头2裂,宿存。聚花果(桑椹果),长1~2.5cm,熟时红色或暗紫色,少有白色。花期4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78页.图956)

生境与分布:本种产于中国中部和北部,现各地均有种植,亦有野生。朝鲜,日本,蒙古,中亚,高加索,欧洲也有分布。

鸡桑的特征在于: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冬芽大,圆锥状卵形。叶柄被毛;托叶披针形;叶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尖尾状,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不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被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雌雄异株;雄花序长1.5~2.5cm,被柔毛,花绿色,花药黄色;雌花序近球形,长约1cm,密被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79页.图957)生于海拔200~1500m的石灰岩的悬崖或山坡。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贵州、云南。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也有分布。

蒙桑的主要特征在于: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暗红色,常有白粉,老枝灰黑色;冬芽灰褐色,卵形。叶柄长4~6cm;托叶早落;叶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尾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单锯齿,齿尖有尖刺芒,两面无毛。雌雄异株;雄花序长约3cm;雌花序短圆柱状,长1~1.5cm,总花梗长2~2.5cm;聚花果熟时红色至紫黑色。花期3~5月,果期4~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79页.图958)生于海拔200~1200m的向阳山坡、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朝鲜也有分布。

华桑的主要特征在于:小乔木。树皮灰色,小枝初有茸毛;芽和托叶均有毛。叶柄长1.5~5cm,密生柔毛;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宽均为4~10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锯齿粗钝,不裂或3深裂,表面粗糙,被伏生刚毛,背面灰绿色,密生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而异枝;雄花序长3~5cm;雌花序长2cm;聚花果狭圆筒形,长2~3cm,熟时白色、红色或黑色。花期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80页图959)生于向阳山坡或沟边。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药

采集:10~11月霜后采收叶,晒干。药材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

性状: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卵形或宽卵形,长8~13cm,宽7~11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时作不规则分裂,基部截形、圆形或心脏形;上面黄绿色,略有光泽,沿叶脉处有细小毛茸,下面色较浅,叶脉突起,小脉交织成网状,密生细毛。质脆易碎。气微,味淡、微苦涩。以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 粉末:棕绿色或黄棕色。 ①钟乳体略呈螺状,直径14~45μm,长18~41μm。 ②草酸钙簇晶直径3~32μm,棱角较钝。 ③草酸钙方晶方形、菱形、双锥形、多角形或棒形,直径5~12μm,另外细小杆状结晶。 ④单细胞非腺毛,长18~378μm,直径17~40μm,足部特别臌大的短非腺毛,胞腔内含钟乳体。 ⑤腺毛头部类圆球形,2~4细胞,直径18~33μm,柄单细胞,长18~36μm,直径约15μm。 ⑥上表皮细胞较下表皮大,垂周壁平直,胞腔内含细小草酸钙结晶,下表皮气孔多。 ⑦乳汁管直径5~14μm,内含黄棕色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329页.图158)

加工炮制:蜜桑叶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桑叶碎片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叶100kg,用炼蜜25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蜜桑叶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Isoquercetrin)、槲皮素-3-三葡萄糖甙(Moracetin)[1]、紫云英甙(Astragalin)[2]、病树叶中含有查耳桑素(Chalcomoracin)[3]。甾醇类有微量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D-葡糖甙。此外还有羽扇豆醇(Lupeol)、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0.1%)[1]。蚕异戊二烯硐(Bombiprenone)[4]、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和蜕皮甾酮(Ecdysterone)[1]、生长素(Cytokinins)[5]、Xylogulem[6]、溶血素、绿原酸等[1]

挥发油成分有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Guaiacol)、酚、邻苯甲酚、间苯甲酚、丁香油酚(Eugenol)等。又含延胡索酸、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棕榈酸乙酯、三十一烷、羟基香豆精(Hydroxycoumarin)、Moraprerol[7]。叶中还有鞣质及其它一些酚性物质[8]。桑叶中蜡质成分主要为正-链烷[9]。碳水化合物占40%,主要为单糖及低聚糖占30%(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质占总含氮物的50%,有17种氨基酸、大部分为必需氨基酸[10],主要有天冬氨酸、谷氨酸。还有维生素C200~300mg%,谷胱苷肽140~400mg%,维生素B1460μg%,维生素B2300~800μg%,叶酸105ug%,5-甲酰四氢叶酸(Folinie acid)22μg%、腺膘呤、胆碱、胡芦巴碱[1]、羟基肉桂酸[10]25μg%、以及Cu10ppm,Zn16ppm,B35ppm,Mn270ppm。尚含牛膝甾酮[1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63。
[2] Nippon Nogei Kaguku kaishi 1979;53(1):13。
[3] Chem lett 1980;(12):1573。
[4] JP 81 25 129(cl,Co7C 49/203)。
[5] Nippon San shigaku Zasshi 1985;54(6):439。
[6] Khim Drev 1985;(4):97。
[7 ] B1oorg Khim 1977;11(3):1484。
[8] Indian J Anim Sci 1983;53(12):1333。
[9] Seibustu Kankyo Chosetsu 1981;19(1):1。
[10]Khim Drev 1982;(1):101。
[11]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08。

药理

①桑叶中含的腺嘌呤及其磷酸盐有刺激白细胞增生作用,可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一般给药后2~4wk起效。如在肿瘤化疗前或同时使用本品,可防止白细胞减少发生和延长化疗时间。 ②本品所含的叶酸在体内还原转变为甲酰四氢叶酸(FH4),为重要辅酶,与胸腺嘧啶、核甙酸的合成有密切关系。适用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因叶酸缺乏而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本品所含的牛膝甾酮为一种昆虫变态激素,0.05~5μg注射于家蝇幼虫,诱致蛹化55%,1μg注射于蚕蛹,14~20d后成蛾者>90%。0.5~2.0μg/kg,能促进龙虾的前脱皮作用[1]

毒性:大鼠每日同时Po牛膝甾酮和蜕皮甾酮的混合物200~2000mg/kg35d,未见任何毒性反应[2]

参考文献

[1]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9,463,608。
[2] CA 1975;82:26398d。

药性

性味:苦、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暖。” ②《纲目》:“苦、甘,寒。有小毒。” ③《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归经:入肺、肝经。 ①《纲目》:“手足阳明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效: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主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①《本经》:“除寒热,出汗。” ②《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③孟诜:“炙煎饮服,止渴,一如茶法。” ④《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煎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 ⑤《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口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⑥《图经本草》:“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 ⑦《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止盗汗。” ⑧《本草蒙筌》:“煮汤,洗眼去风泪,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 ⑨《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⑩《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 ⑾《百草镜》:“治肠风。” ⑿《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 ⒀《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疮出血。” ⒁《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菊花,治风热外感,目赤肿痛。 ②配苏子,治风热犯肺致咳逆上气,吐痰粘稠,气喘,口渴等症。 ③配桔梗,治风热咳嗽,痰多咯吐不爽。 ④配石膏,治燥热犯肺之干咳无痰等症。 ⑤配桑白皮,治风热犯肺,咳嗽上气,头晕汗出,咯吐黄痰或白粘痰,目赤等症。 ⑥配杏仁,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干咳无痰等症。 ⑦配桑枝,治风湿痹痛,关节疼痛,或肝风上扰之头晕等症。 ⑧配芒硝,煎汤温洗治风眼下泪。 ⑨配竹茹,治风热咳嗽,痰粘稠咯吐不爽,痰热泛恶。 ⑩配麝香,治吐血。 ⑾配黑芝麻,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兼有肝热者。 ⑿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治肝经风热或实火所致之目赤涩痛、多泪等症。 ⒀配石决明、牡蛎,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⒁配羚羊角、钩藤,治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 ⒂配夏枯草、木贼,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⒃配薄荷、荆芥,治风热表证。 ⒄配黑胡麻子、白蜜,治肝阴不足之眼目昏花,肌肤甲错等症。 ⒅配柳叶、侧柏叶,水煎洗眼治急性结膜炎。 ⒆配杏仁、沙参、象贝,治燥热伤肺,咳嗽咽干。 (20)配黑芝麻、丹皮、丹参,治偏头痛。 (21)配杏仁、贝母、麦冬、石膏,治燥热伤肺,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症。 (22)配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治水肿尿少。 (23)配菊花、决明子,治急性结膜炎。

方选和验方: ①桑菊饮(《温病条辨》)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6g,连翘4.5g,薄荷2.4g,桑叶7.5g,菊花3g,苦梗6g,甘草2.4g(生),苇根6g。水300ml,煮取150ml,日2服。 ②桑麻丸(《医级》)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500g,黑胡麻子(淘净)120g。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500g,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如梧桐子。每服10g,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 ③独圣散(《圣济总录》)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6g,冷腊茶调如膏,入麝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1服止,后用补肺药。 ④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治燥热伤肺,气促,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喉口鼻干燥,舌干苔少:桑叶10g,石膏15~30g,人参3g,甘草3g,麻仁10g,阿胶6~10g,麦冬、杏仁、枇杷叶各10g。日服1剂,2次分服。 ⑤止汗神丹(《石室秘录》)治大汗之病,阳气尽随汗而外越,若不急止抑,则阳气立散,即时身死:人参30g,当归30g,五味子3g,桑叶7片。煎服。 ⑥明目延龄丸(《慈禧太后医方选议》)治风热头痛,目赤,或肝火旺,头晕眼花:霜桑叶、菊花各6g。共研极细末,和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g,白开水送服。 ⑦明目延龄丸(《慈禧太后医方选议》)治肝火旺,目赤:桑叶、菊花、生地黄、女贞子、生牡蛎各6g,密蒙花、生杭芍、炒枳壳、羚羊尖各4.5g,泽泻3g。共研极细末,和蜜为小丸。每服6g,白开水送下。 ⑧补心肾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肝肾不足,眩晕视糊:头桑叶(九蒸九晒),黑芝麻(九蒸九晒),何首乌、甘枸杞、白蒺藜、女贞子(酒拌,九蒸九晒)各500g,甘菊花250g(去蒂)。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开水下,日2次。 ⑨令发生长方(《备急千金要方》)治鬓发堕落:麻叶,桑叶等份。以泔煮,去滓,沐发7遍。 ⑩桑菊感冒丸(中草药通讯1977;(10))治感冒初起,咳嗽,身微热,头疼鼻塞;也可用于麻疹初期:桑叶1125g,菊花2000g,前胡1125g,苏梗1125g,杏仁1125g(杏仁饼375g)、甘草1125g,薄荷2000g,荆芥1125g。以上8味共粉碎过100~120目筛,余渣水煎1小时,以汁泛丸,干燥即得。约出成品500袋,每袋9g。每次1袋,每日2次。 ⑾桑杏石膏汤(云南中医杂志1986;(4))治小儿外感风热症:桑叶3~6g,杏仁3g,生石膏20~40g,银花6g,射干3g,瓜蒌壳3~6g。随症加减。 ⑿《中草药学》中册:“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天浆壳、紫苏梗、枇杷叶各30g,桑叶、蒲公英各15g。水煎服。” ⒀桑丹泻白散加减(新中医 1987;(4))治肝火犯肺咳嗽:桑叶、丹皮、知母各9g,枇杷叶9~20g,桑白皮、黛蛤散各9~15g,钩藤15g,地骨皮15~30g,黄芩、当归各9~12g,蝉蜕、生甘草各6~9g。如大便干结者,加决明子30g,当归加量为12~15g;有痰血者,加侧柏叶20g,功劳叶30g,百部9g;有胁痛者,加旋覆花9g。每日煎服1剂,浓煎2汁。5日为1疗程。 ⒁桑射汤(山东中医杂志 1991;(4))治咽喉源性咳嗽:金银花15g,炙桑叶9g,木蝴蝶9g,射干9g,蝉蜕9g,赤芍9g,杏仁9g,桔梗6g,甘草9g。加减:风寒束表,加防风、荆芥;风热束表,加薄荷、菊花;肺气郁闭,咳逆者,加麻黄、白果、苏子;胃中积热者,加竹茹、黄连、半夏、陈皮;相火偏亢者,加知母、黄柏、牛膝;肝火上逆,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香;咽干痰粘,加沙参、麦冬。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⒂双桑三降汤(安微中医学院学报 1990;(1))治百日咳:桑叶、炒枇杷叶各12g,桑白皮20g,陈皮6g,牛蒡子、制半夏、麦冬、天冬、冰糖、百部、款冬花各10g,白芥子、杏仁各6g,川贝母(研末分吞)、生甘草各3g。偏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g;偏风寒者,加荆芥10g,苏叶5g;呕吐,加竹茹6g,炙鸡内金3g;衄血者,加茅根15g,藕节炭6g。上药除川贝母、冰糖以外,余药煎2次,取药混和约400ml,再入冰糖,煎至300ml左右,分2次冲川贝母末服,每日1剂,儿童用量酌减。 ⒃《常见病验方选编》:“治暴发火眼、急性结膜炎:白菊花、霜桑叶各15g。水煎去滓,澄清洗眼。” ⒄桑菊薄竹饮(《中国药膳学》)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喉痛及结膜炎(红眼病):桑叶、菊花各5g,苦竹叶、白茅根各30g,薄荷3g。共用沸水浸泡,低糖调味,当饮料多量饮用。 ⒅《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急性结膜炎:桑叶、人乳各适量。桑叶剪条,以人乳浸透,捣烂。敷眼,1日2~3次。” ⒆红眼宁(陕西中医1989;(3))治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桑叶、菊花、大青叶、荆芥、薄荷、当归、生地、川芎、草决明各10g,桃仁、红花各6g,甘草3g。发热甚,加银花、连翘各10g;眼睑发痒,加地肤子、蝉蜕各10g;恶风寒者,加防风10g;前额痛,加白芷10g;大便秘结不通,加大黄、芒硝各9g;白睛充血显著者,加丹皮10g;羞明睛珠痛者,加夏枯草10g。水煎,每日1剂,3~5日为治疗全过程,少数用2%硼酸洗眼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⒇消星饮(江苏中医杂志1987;(1))治角膜上皮点状剥脱:防风、柴胡、桑叶、菊花、草决明、蝉衣、甘草为基本方。加减:热邪偏重者,加黄芩、连翘;肝虚血少者,加当归、白芍、何首乌、生地黄。水煎服。 (21)《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治头痛:霜桑叶4.5g,防风1.5g,薄荷3g,天麻3g,青连翘4.5g,银花3g,石膏(生)10g,川椒1.8g。水煎,洗之。” (2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头目眩晕:桑叶、菊花、枸杞子各10g,决明子6g。水煎代茶饮。” (23)《锦方选辑》第二集:“治头昏、耳鸣、目痛:桑叶、菊花、芥穗、白芍、当归、泽泻各9g,甘草3g。水煎服。” (24)《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眩晕:绿豆衣6g,桑叶、荷叶各30g。水煎代茶。” (25)《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高血压眩晕:桑叶、黑芝麻各250g,丹皮、栀子各120g。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服6~9g,白开水送下。” (26)《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二集:“治肺结核空洞:天冬(去心蒸)、麦冬(去心蒸)、生地(酒洗)、熟地(九蒸晒)、山药(干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阿胶各30g,茯苓、乳香(蒸)、獭肝、三七各15g,白菊花60g,去蒂桑叶60g(经霜者)。同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稍加蜂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噙化,日3服。” (27)《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体虚下午低热,夜眠汗多等:桑叶、干地黄、麦门冬各15g。水煎服。” (28)桑丹饮(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79;(3))治湿气盗汗:桑叶12g,丹皮9g,连翘9g,滑石9g,通草6g,牡蛎18g,浮小麦18g。加减:小儿汗出兼发热者,加石膏;汗甚久,微恶寒,加黄芪;小儿体质差,加生脉散。水煎服。 (29)桑梅七子饮(河北中医 1987;(5))治糖尿病:桑叶50g,乌梅20g,菟丝子20g,覆盆子2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沙苑子15g,五倍子10g,五味子10g。加减:兼雀盲失明者,加青葙子、谷精草、菊花、决明子;疮疖,加金银花、连翘;消谷善饥,加石膏、知母;全身瘙痒者,加白蒺藜、地肤子;大便干者,加火麻仁、郁李仁;心悸怔忡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少数病人血糖不降者,加黄芪、熟地黄。水煎服,每日1剂。 (30)桑枇祛风汤(吉林中医药 1990;(4))治红斑类皮肤病(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多形性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桑叶20~40g,蚤休、生地各10~15g,枇杷叶10~20g,生甘草5~10g。瘙痒甚,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热毒重者,加忍冬藤、白花蛇舌草;胀感甚者,加陈皮、楂片;夹湿者,加苍术、黄柏、薏苡仁;兼瘀血者,加丹皮、赤芍、穿山甲;血虚,加当归、白芍、首乌;肝郁,加柴胡、郁金、青皮;气滞,加香附、木香、延胡索;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皮损在面部,加升麻;在上肢,加桂枝;在下肢,加牛膝。每剂加清水浸泡20分钟后煎3次,取汁混合为450ml,每次服150ml,每日服2次。必要时,取渣再煎汁外洗。

单方应用:①《濒湖集简方》:“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 ②《养素园传信方》:“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即桑叶)2张,以滚水冲100ml,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热水炖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 ③《圣惠方》:“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桑叶60g,切,以水300ml,煎至5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④《胜金方》:“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 ⑤《仁斋直指方》:“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90g,水煎过,带温罨纳之。” ⑥《通玄论》:“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盦之。” ⑦《仁斋直指方》:“治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 ⑧《医学正传》:“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 ⑨《救急方》:“治手足麻木,不知痛痒: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10~15g。煎服。” ⑾江西《草药手册》:“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桑叶3~6g。水煎服。” ⑿桑叶注射液(《中药大辞典》下册)治下肢象皮肿:10%桑叶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5ml,每日1~2次;或25%~50%溶液4ml,每日1次。15~21天为1疗程,必要时间隔10天后再给以第2或第3疗程。在注射3天后同时开始绑扎患肢。有注射局部疼痛、发热等反应。 ⒀桑叶注射液(中国农村医学 1983;(3))治银屑病:由霜桑叶加工制成。每次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7日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日。 ⒁《食治本草1700方》:“治破伤风痉挛、抽搐:桑叶60g。水煎服。” ⒂《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慢性结膜炎:霜桑叶10g。煎汤,分2次,先趁热熏,后澄清再洗。第2次临用加热。或加白菊花10g,熏洗同;或加黄连1.5g,熏洗同。” ⒃《陕西民间方药荟萃》:“治砂眼,迎风流泪:霜桑叶少许,水煎,取煎液外洗眼部,每日3~5次。” ⒄《新编偏方秘方汇海》:“治鬓发坠落:桑叶。以泔煮桑叶,去滓,沐发7遍。”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桑,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足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便,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合痈口,罨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②王秉衡《重庆堂随笔》:“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 ③陈其瑞《本草撮要》:“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祛风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 ④张寿颐:“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 ⑤浙江中医药 1979;(5):“桑叶能止汗之说,《丹溪心法》有‘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止盗汗’之记载,曾治一中年妇女,系患风湿症后……每在进食时或喝饮汤后,即满头汗水涔涔,届时已适冬令,但见其头上蒸蒸然热气腾腾,状如俗称之‘蒸笼头’,切其脉象小滑略数,舌苔光嫩。前医已进益气之剂未效。乃用《辨证录》之收汗丹加减,方用冬桑叶、荆芥,原生地,元参,五味子,白芍,牡蛎。服5剂后,汗减,连服15剂而愈。……《本草经疏》释桑叶止汗之理甚明。” ⑥中医杂志 1988;(8):“桑叶止虚汗、透邪汗,二说应当并存:桑叶调汗,一以‘汗止’见效,一以‘汗解’见长。一治内伤正虚,一治外感邪盛。此说是否矛盾?若以其止汗,则与外感汗出不畅症情不符;若以其透表,则又与内伤汗出不止症情难合,似乎互相矛盾。然而论其实质,涉及下述几点:其一,二者症情虽有虚实之异,而症情同归于热,只是程度不同。桑叶轻清性寒,而非大苦大寒,虚热得之则内潜,风热得之则外透,故不分虚热、实热,皆可随汗调之。其二,该药用于正虚可益阴以配阳,用于邪盛则撤阳以救阴,使阴阳调和,故汗出不止者止之,汗出不畅者畅之。其三,汗为心液,肺主皮毛,肝热动风,而桑叶苦降能清心火,轻宣能通肺窍,润燥而平肝风,故得桑叶内风能息,外风能散,虚汗可止,邪汗可透。其四,桑叶气味芳香,善行肌表,如司汗窍,开阖得宜,有定位作用。其五,桑叶入于经隧,一由外向内以敛不足之阴液,一由内向外以透有余之阳邪,可双向调节。因此,桑叶止虚汗,透邪汗,并非矛盾之说,而是统一在肃肺气,清肝热,益阴润燥这一总的调节机制之中。”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