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苋菜

概况

异名:野苋菜、土苋菜(福建)、勒苋菜(广东)、野勒苋(广西)。

基源:为苋科苋属植物刺苋的根或全草。苋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产13种,药用约7种。

原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3~1m。茎多分枝,有纵条纹,几无毛。叶互生,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1~5.5cm,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全缘;叶柄长1~8cm,无毛,基部两侧各有1刺,刺长5~10mm。花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一部分苞片变成尖针,一部分呈狭披针形;花被片5,绿色;雄花的雄蕊5;雌花柱头3。胞果长圆形,盖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mm。花果期7~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05页.图1210)

生境与分布:生于旷地与园圃;分布于陕西、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生药

采集:夏、秋采集。

化学性质

根含α-菠莱甾醇、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α-菠莱甾醇-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及β-D-葡萄糖-(1→4)-β-D-葡萄糖甙。茎叶含α-菠莱甾醇、三十一烷,叶还含微量氢氰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

药性

性味:甘,寒。 ①《岭南采药录》:“甘,寒。” ②《陆川本草》:“淡,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冷利。”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肾二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叶茎煎饮,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痢;煎水洗痔疮,消水肿;又捣烂以之擦血癣。”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痈散结,杀虫解毒。” ③《陆川本草》:“解热毒,消肿。治湿热浮肿,暑天热气皮疹溃烂出水。”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利湿,利大小肠。治痢疾,大便出血及湿热肚痛,外用可捣烂敷疮。” ⑤《闽东本草》:“治牙龈糜烂,臁疮出血,痈疽疔疖,腐蚀恶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使用注意:《广西中药志》:“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鲜刺苋根30g,红糖15g。酌加水,煎取250ml,饭前服。”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妇女白带:鲜刺苋根30~60g,冰糖适量。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江西草药》:“治咽喉痛:鲜刺苋根30~45g。水煎服。”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蛇咬伤:鲜刺苋全草60g。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60g,以开水洗净,捣烂敷贴伤处。” ③《广西植物名录》:“治上消化道出血,痢疾,急慢性肠炎,湿热带下,疮疡,痔疮出血,咽痛:鲜刺苋菜适量,煎水服。”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疔疖:鲜刺苋叶适量,调冬蜜捣烂敷患处。日换1~2次。” ⑤《闽东本草》:“治臁疮:刺苋和桐油捣烂敷患处。” ⑥福建中医药 1962;(6):“治瘰疬:鲜刺苋全草或鲜根茎60~90g,水煎调酒服。” ⑦中山医学院 新医学 1971;(6.7):“治溃疡病出血:新鲜竻苋菜250g,洗净切片,加水煎熬3~4小时,去渣浓缩成150~200ml口服,每日1剂。” ⑧福建中医药 1962;(6):“治湿疹:刺苋全草适量。水煎,加食盐少许,洗浴患处。”

食疗:①福建中医药 1962;(6):“治甲状腺肿大:鲜野苋菜根和茎60g,猪肉60g(或用冰糖代之)。水煎于饭后温服,日服2次,连服10余天。妇女经期及孕妇忌服。” ②福建中草药 1962;(6):“治胆结石:鲜刺苋全草(绿茎较好)180g,猪小肠1段。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