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

概况

异名:蘹香(《唐本草》),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小香(《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的果实。茴香属全世界4种,中国产1种。

原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历史:本品始载于《唐本草》,列入草部,《纲目》将其列入菜部,有:“俚俗多怀之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又有“茴香,宿根,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所述均指本品而言。

形态:草本,高0.4~2m。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下部叶柄长5~15cm,中部或上部的叶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状,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长4~30cm,宽5~40cm,四~五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长1~6cm,宽约1mm。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25cm;伞辐6~29,不等长,长1.5~10cm;小伞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长约1mm,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果实长圆形,长4~6mm,宽1.5~2.2mm;主棱5条,尖锐;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9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2分册 图86)

生境与分布: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各地都有栽培。

生药

栽培:茴香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湿润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北方宜在4月春播,南方在9月秋播。一般按行株距各30~40cm点播,每穴播种8~10粒,覆土2cm左右,每亩用种量1kg。亦可进行条播。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补苗。苗高15~20cm时定苗,每穴留苗2株。生长期间宜用人畜粪水追施2~3次。南方播种后可生长3~4年,每年收获后须中耕、追肥1次,并培土过冬。病害有灰斑病,可用1∶1∶10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黄凤蝶,在幼虫发生时喷射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药材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以山西产量为大,内蒙古所产为佳。

鉴别

性状:果实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mm,宽约2mm;表面黄绿色,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残基。分果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合生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五边形,种子1粒。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气浓厚、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分布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合生面2个,油管椭圆形或半圆形,切向150~220μm,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维管束四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颓废细胞多含棕色物。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糊粉粒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胚小形,位于胚乳的中央。(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79页.图115)果实粉末:黄棕色 ①外果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增厚。气孔类圆形,直径约20μm,副卫细胞4个,不定式。 ②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25~55μm,长至102μm,壁厚,微木化,具网状纹孔,卵圆形或类矩圆形,直径4~11μm,长7~27μm。 ③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完整者直径至250μm,分泌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含深色分泌物。 ④镶嵌层细胞为内果皮细胞,表面观细胞狭长,壁菲薄,直径4~13μm,长约至113μm,常数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⑤内胚乳细胞 类多角形,含糊粉粒,直径约10μm,每个糊粉粒中有细小草酸钙簇晶,直径3.5~7μm。此外,木薄壁细胞有纹孔;种皮表皮细胞含黄棕色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03页.图195)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将滤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茴香脑为对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距17.5cm,喷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180页.图116)

加工炮制:盐小茴香 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并有香气外逸时,取出放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盐小茴香,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

果实含挥发油(茴香油)2%~6%,油中含反式茴香脑61.6%~78.3%,小茴香酮、α-蒎烯1.8%~4.7%,苧烯1.5%~2.5%,又含莰烯、β-蒎烯、β-香叶烯、α-水芹烯、对聚伞花素、草蒿脑、甲基佳咪醇、顺式茴香脑、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烯、葑酮(Fenchone)、樟脑、爱草脑(Estragole)等[1]。此外含脂肪油12%~18%,油中含洋芫荽子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山酸等[2]。种子脂肪油中含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酸、十七酸、十九酸、二十一酸、二十三酸、二十四酸、山酸、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等[2]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91;33(1):82。
[2]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60。
[3] 中草药 1989;20(10):41。

药理

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它能降低胃的张力,随后又刺激,而使其蠕动正常化,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因而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又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此种作用可被局部麻醉药取消,因此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它还有某些抗菌作用,茴香醚可能是抗菌有效成分。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591。

药性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唐本草》:“辛,平。” ③《本草经疏》:“辛,平,甘。” ④《江西草药》:“温,辛。”

归经:肾、膀胱、胃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少阴、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经疏》:“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调中止痛。

主治:胃寒胀痛,肾虚腰痛,痛经,睾丸胀痛,疝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痿。” ②《唐本草》:“主诸痿、霍乱及蛇伤。” 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⑤李果:“补命门之不足。” ⑥《伤寒蕴要》:“暖丹田。” ⑦《玉楸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⑿《新华本草纲要》:“痛经,胃寒胀痛,睾丸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 ②《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木香、川楝子、橘核、吴茱萸,治寒疝疼痛,小肠气痛。 ②配乌药、香附、高良姜,治胃寒胃痛。 ③配桑螵蛸、麻黄.治遗尿,夜尿频多。 ④配没药、川芎、乳香、五灵脂、蒲黄炭,治乳糜血尿。 ⑤配巴戟天、肉苁蓉、破故纸、菟丝子,治阳痿不举或勃起不坚。 ⑥配独活、千年健、杜仲、全狗脊,治腰腿酸痛,无力。

方选和验方: ①小茴香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小肠气腹痛:茴香、胡椒等份为末,酒为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空心温酒下。 ②导气汤(《医方集解》)治寒疝疼痛:川楝子12g,木香9g,茴香6g,吴茱萸3g。长流水煎服。 ③《续本事方》:“治小肠气痛不可忍者:茴香、杏仁各30g,葱白(和根捣,焙干)15g,同研为末,每服9g,空心服,胡桃酒送服之。” ④《袖珍方》:“治胁下疼痛:茴香(炒)30g,枳壳(麸炒)15g。同研末,每服6g,盐汤调下。” ⑤《孙天仁集效方》:“治小肠气痛:茴香、荔枝核(炒黑)等份为末。每服3g,温酒调下。” ⑥《江西草药》:“治胃痛,腹痛:小茴香、高良姜、乌药根各6g,香附(炒)3g。水煎服。” ⑦《吉林中草药》:“治遗尿: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服3g,日2服。” ⑧《吉林中草药》:“治睾丸痛:茴香、苍耳子各9g。水煎服。” ⑨福建中医药 1960;(4):“治鞘膜积液和阴囊象皮肿:茴香15g,食盐5g。同为末炒,打入鸭蛋1~2只同煎为饼。睡前以温米酒送服,连服4天为1疗程,间隔2~5日,再服第2疗程。” ⑩黑龙江中医药 1985;(6):“治乳糜血尿:茴香、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各6g,元胡、当归、蒲黄炭各10g,官桂4g。水煎服。” ⑾广西中医药1983;(3):“治小肠气腹痛:茴香、胡椒粉等份为末,以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温酒送服,每日服2~3次。” ⑿《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治阳痿不举,或勃起不坚:茴香、沉香、乳香、木香、没药、菟丝子各15g,破故纸(酒浸)150g,胡桃(去壳)40枚。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酒送服。久服能令玉茎长大,肾气充实,精强阳盛。” ⒀《中华进补大全》:“治肾虚小便频数,小腹虚冷:小茴香、补骨脂、益智仁、鹿角霜各9g,龙骨(或以牛骨代,先煎)30g,青盐3g。水煎服。” ⒁《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寒痛:茴香、干姜、木香各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⒂《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疝痛:茴香、巴戟天各7g,橘核6g。水煎服。” ⒃《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早期、中期血吸虫病:小茴香研成细粉,制成水丸;亦可将小茴香部分用乙醇渗漉、部分研成细粉,制成浸膏片。日服3次,每次服用相当于5~14g的药丸或药片。儿童酌减,饭后温开水送服,15~20日为1疗程。部分病人服用后有胃肠道反应,但能自行消失。孕妇忌服。”

单方应用:①《证治要诀》:“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茴香炒后研末,再以猪腰子切薄片,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细嚼服,酒送下。” ②《简便单方》:“治疝气入肾:茴香炒作2包,再换熨之。” ③《普济方》:“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正:茴香不拘多少,淘净,加盐少许炒研末,以濡米饼蘸服之,以温酒送下。” ④《千金方》:“治蛇咬久溃:小茴香为末敷之。” ⑤《摘元方》:“治伤寒脱阳,小便不通: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 ⑥中华外科杂志 1959;(7):“治嵌闭性小肠疝:茴香9~15g(小儿酌减),用开水冲服。如15~30分钟未见效,同量再服1次。服后仰卧40分钟,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伸;一般30分钟左右可见嵌闭内容自行复位,疼痛消失。若60分钟左右仍未见缓解,须考虑手术治疗。”

医药家论述

①倪朱谟《本草汇言》:“茴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倘胃、肾多火,得热即呕,得热即痛,得热即胀诸证,与阳道数举、精滑梦遗者,宜斟酌用也。” ②刘若金《本草述》:“按茴香之主治在疝证,世医漫谓疝有湿热不宜用。殊不知疝之初起,皆由于寒水之郁,而气化不宣,乃有湿。由湿郁不化,乃有热,是初起之疝,固即宜用之矣。主湿郁不化而为热,虽曰宜酌,然热之成者,因于湿也,湿之为病者,由于阳虚也,就外滛而论,固未有不因于寒以郁热者;即不因于外受,亦必由肾中之阳虚,乃致阴不得化而邪盛。令阴中之阳转郁,遂病于肝而为疝也。试参滑寿及杜名医之治案,俱用楝实、茴香,盖别有利湿热之味以助其奏功,断不能舍此温散的剂能致火于水者,俾正入膀胱寒水之经以奏效也。至于专属小腹、或膀胱,非病于疝者,则此二腑若因热以为患,又能不切切致慎乎哉。或曰,此味所疗,如腰痛、泄泻、积聚、虚劳腹痛种种诸证,亦藉其致火于水,以益肾中之元阳乎?曰,诸证投此味,或辅或使,种种不离前义,然不如宜疝之专而且多者,以其为功于寒水之经有最切耳,第与附子补阳除湿之义,各有攸当也,须细审之。” ③程鸾池《医林纂要》:“茴香,大补命门,并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肝胆亦行命门之火,肝木气行,则水湿不留,虚风不作,故其功亚于附子,但力稍缓耳。” ④邹澍《本经续疏》:“茴香子,唐人始笔之书,而《千金方》于霍乱仅一二用,于诸痿则不用。《外台秘要》于诸痿尝一二用,于霍乱则不用。自《日华子》著其有治干湿脚气,肾劳疝、阴痛、开胃下气之功,后之人遂一以为治疝之剂,非特忘其能主诸瘘、霍乱,并所谓干湿脚气、肾劳阴痛,胥弁髦置之矣。其味辛气平,不刚不燥,伸其固有之阳,并具障蔽之气,行于下而不冒于上。试思脚气、疝、阴疼,有一病在肾之上否?曰,肾劳者,明肾因劳而阳不伸,因阳不伸而浊气遏之,遂使清气不能周于下也。疝病非一,有寒疝、有疝,寒疝者寒胜;疝者气胜;寒疝病于少腹,疝病于睾丸。兹曰肾劳疝,亦可知之疝非因寒而为腹中绞痛者矣。开胃下气者,缓其气之平而芳,味之辛后有甘也。于此更可见诸瘘之升不能升,降不能降,与霍乱之过于升并过于降为一体,其用茴香可愈,均以其能开胃下气,而诸气自调达升降合度耳。” ⑤陶弘景:“煮臭肉下少些(茴香),即无臭气。臭酱入(茴香)末亦香,故曰茴香。” ⑥李时珍《纲目》:“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肾,夏日祛蝇辟臭,食料宜之;大茴香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