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戏剧

孟加拉国的传统民间戏剧叫做“贾达拉”。它历史悠久,表演手法可以溯源到古代雅利安人的祭祀仪式。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它是宫廷艺术。现在,孟加拉国约有150个“贾达拉”剧团,常年在乡村巡回演出。“贾达拉”的剧本主要描写封建帝王开创基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等故事,也有古代梵语作品《往世书》中的神话传说。唱词通俗易懂,富于韵律美。演员凭借舞蹈动作和独唱、对唱叙事抒情。

孟加拉国现代戏剧是以“贾达拉”为基础,从18世纪中叶传来的西方戏剧中汲取养分逐步发展形成的,有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戏剧形式。久演不衰的是一些反映社会尖锐矛盾的现实主义剧目,如独幕话剧《墓》,歌颂了为争取孟加拉语国语地位和争取民主权利而奋起斗争的青年学生的崇高精神。吉大港克敌剧团演出的话剧《陵墓上的红毛毯》,塑造了伪善的毛拉玛吉德这个典型形象,展示了套在人民身上的精神枷锁。阿格姆·马查塔帕改编的舞剧《锦绣原野》,揭示殖民主义统治者挑起教派冲突给孟加拉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70年代的孟加拉国剧坛上有两类剧目引人注目。一类是从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出发创作上演的历史剧,例如《希拉兹杜拉》;另一类着重表现独立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如达卡大学学生剧团演出的话剧《期待》,认为群众运动的奋斗目标迄今被囚禁在牢笼之中。

孟加拉国著名剧作家有穆尼尔·乔德里、萨姆苏勒·豪克、莎姆斯·乌勒·哈克等。穆尼尔·乔德里以象征手法写的独幕话剧《墓》家喻户晓。他的剧作集有《浴血战场》、《书札》、《无人敢言》等。萨姆苏勒·豪克的剧本《可以听见的脚步声》,台词别具一格,对白、独白均为押韵的方言,节奏明快,色彩浓郁。莎姆斯·乌勒·哈克的剧本《墙》曾获得第三世界国际剧本比赛一等荣誉奖。

孟加拉国从50、60年代起分别开始播出广播剧、电视剧。还每年举行一次儿童剧调演和全国戏剧汇演,评选优秀剧目。孟加拉文学院每年颁发戏剧奖,表彰勇于创新、卓有成就的剧作家。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