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的远景和演员的远景

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有关演员表演力量配置和角色贯串行动等问题的学说。它关系到演员在创造角色过程中如何操纵自己、把握角色的一个重要方法论问题。

角色的远景主要指演员在创造角色时,对剧中人物形象在剧中完整行动的路径、境遇、归宿所作的创造性想象构思,也可以说是演员为自己创造的角色所绘制的一幅蓝图。“演员没有远景就像行人没有路一样”。为此,必须制定以行动总谱为中轴的完整形象“设计图”──角色的远景图,以便在连贯的、形成惯性运动的表演中做到准确适度地支配精力、操纵情感、调配色彩、节制张弛。

角色的远景网络复杂,大致包含:

(1)角色(人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追求与意向;

(2)角色在场上、场下、幕前、幕后、活跃时刻与沉默之中的广阔生活阅历与细致的内心生活、情感体验;

(3)角色在发展变化着的规定情境中、在总的矛盾冲突和事件情节里由点及面、承前启后、互为呼应、首尾贯通的贯串行动;

(4)角色在连续不断的行动中所产生的丰富的内心独白、潜台词和不断涌现的具体而生动的视觉形象;

(5)一切发展变化、曲折迂回、起伏跌宕;

(6)角色在全剧中为之追求奋斗的最终目标等等。

演员的远景主要指演员在创造中“有计划地分配自己的力量、表现手段和色彩”。其具体含义是:在全剧演出中,演员应根据创作任务的工作总量,心怀全局、瞻前顾后地有计划、按比例地考虑精力的支配,包括感受的负荷量、动情程度及动情的极限点、体力的承受性能及总消耗量等等,做到留有余地、运用自如。又如在整个角色创造中对于舞台技巧、技能的运用,包括语言处理、声调选择、发声、呼吸及形体动作表现力、色彩调配、力的张弛等诸多方面,都应有通盘的考虑和配置调节,从而避免“力不从心”,做到“要把戏演足,而不要把戏演尽”。

“在把握整体这一条件下对各个部分作慎重而和谐的对比和配置”的原则,是关于演员远景问题的基本原理。

分类标签: 戏剧 角色 演员 远景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