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传递渠道

情报传递过程中使用的媒介。按传递特征可分为两类:

(1)具有存储性的,如文献、实物等,用于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传递。

(2)具有瞬时性的,如语言、有线与无线电信线路,用于跨越空间进行即时性传递。按传递性能分为5类:

(1)音波(如声音);

(2)光(如信号、烟火、旗语、手势等);

(3)电(如电信线路);

(4)文献;

(5)其他(如磁带等)。渠道的容量,指在单位时间内一个渠道能够传递的最大信息量。在数据通信中常用的单位是比特/秒。

社会发展早期人们交流信息借助声音与语言,纸张发明(105)和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发明(1041~1048)后,印刷型文献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1837年美国的S.F.B.莫尔斯发明电报,1876年A.G.贝尔发明电话,1896年意大利的G.马克尼实现了无线电通讯,从此电信也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1946年电子计算机发明后,与通信线路结合,实现了人-机、机-机通信,使情报渠道的效能进一步提高。

直接交流使用的渠道的突出优点是时间间隔短,针对性强,便于讨论研究,但常有明显的个体性,传递范围也受到限制。文献记载着人类活动和知识,是传播情报的基本渠道之一,既能传递到遥远的异地,又能传递到无限的未来。正是由于有了文献才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能凝结为人类统一的知识。随着社会发展,为适应新的需要,不断有新的情报渠道出现,以改善交流系统的性能。新渠道对原有渠道不是排斥而是补充,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交流使命。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