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矛盾与非阶级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按其是否具有阶级内容而区分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阶级矛盾是指由阶级之间的经济地位、物质利益的对立或差别所引起的具有阶级内容的矛盾。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1)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见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如奴隶主与奴隶、封建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等。

(2)非对立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发生的局部性、暂时性、非对抗性矛盾,如奴隶与农民、农民与工人、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阶级矛盾,在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上不同。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通常表现为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斗争,一般要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解决。非对抗性的阶级矛盾,由于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通常不表现为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因而可以通过共同进步和友好协商加以解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阶级矛盾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在一般情况下,对抗性的阶级矛盾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非阶级矛盾是指那些不具有阶级内容的社会矛盾。它不是基于阶级利益的对立或差别,而是由于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或思想认识上的不同造成的。例如人们在社会分工、地域、城乡上的差别,在风俗、习惯、心理上的差别以及人们在思想、理论、学术上不同认识的差别,等等。在一般情况下,非阶级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处于主要的决定的地位,它决定着阶级社会发展的方向。非阶级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它一般受着阶级矛盾的制约。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崭新阶段,它是正在消灭阶级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阶级矛盾主要表现为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同少数剥削阶级残余分子及其他反动分子的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已不占主导地位,它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它的作用逐渐减弱,并将最终消失;非阶级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它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将完全代替阶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矛盾,解决方法已完全不同于存在两个完整的对抗阶级的情况。虽然在局部范围内还可能产生对抗,但通常已不需要经过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而是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加以解决。

分类标签: 哲学 阶级 矛盾 社会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