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资料一 图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字鹤卿,号孑民,后改字仲申。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1868.1.11)生,浙江绍兴人。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成进士,1892年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同年开始涉猎新学,倾向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趋向革命,1902年与王小徐、章炳麟等创建中国教育会,任会长,从此开始革命活动。1904年与龚宝铨等组织光复会,任会长;次年秋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游学德国,研读哲学、心理学、美学等,深受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影响。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反对忠君、尊孔、读经,确立了一系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的原则。不久,因不满袁世凯专制,再赴西欧游学、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10年多,采取思想自由原则,实行兼容并包主义,提倡科学民主,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此后,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27年以后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1932年12月,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蔡元培学问渊博,贯通古今中外,受德国古典哲学和中国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译著涉及领域广泛,对教育、美学、哲学、史学、民族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研究。他的著作汇集成册的有,北京大学新潮社编《蔡孑民先生言行录》、1931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蔡元培言行录》、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蔡元培选集》、1958年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出版《蔡元培先生全集》。其中哲学和美学论著主要有:《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世界观与人生观》、《哲学与科学》、《以美育代宗教说》、《美育与人生》、《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实施的方法》、《美术的起源》、《美学的进化》、《美学的研究法》等。

哲学思想

在哲学上,他把世界划分为“现象的”和“实体的”(或称“本体的”)两个方面:现象世界是相对的,它受因果律制约,有时间、空间的广延性,人们可以通过经验认识它:现象世界之事隶属于政治,以造成现世幸福为目的。实体世界(有时又称为“道”、“太极”或“神”)是绝对的,既不受因果律制约,又无时间、空间性,人们只能凭直观来体验它:实体世界之事超轶于政治,以超脱现世幸福为作用:这个无目的、无意识的超物质的实体就是“观念”。但是他在论及美感时又说,美感是人们由现象世界“到达于”实体世界的“津梁”,说明实体世界是可以感知的,现象、实体“非截然为互相冲突的两世界”。他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认为宗教神学是一种陈腐的信仰,是思想自由的“障碍”,“不合科学”;而“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万事万物都可用科学来解释。人类社会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无机物而有机物,由动物而类人猿,而人,逐渐发展起来的。

蔡元培哲学思想是复杂的、矛盾的,因此,学术界评价不一。一般认为,从蔡元培对世界本质的理解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美学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倡导者。他于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 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清朝封建主义教育,提出资产阶级的新教育方针,第一次把美育确立为教育方针之一,并从美学理论上加以发挥。他从美是“普遍”、“超脱”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津梁”,“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1917年他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讲演,明确指出美学研究和美育实施的社会目的。1921年他在北京大学开设并讲授美学课程。几十年中,他热心传播美学思想,普及美学知识,积极倡导、组织美学研究和美育实施。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深受I.康德哲学影响,并融合中国古代“礼乐相济”的思想。他认为美(包括艺术)有两大特性:“一是普遍”,即人人都可视听玩赏;“二是超脱”,即超乎利用范围。美只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而无实际的物质利益可得,所以美的鉴赏,“破人我之见,去利害之计较”,“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人'的勇敢”。这是救国救民所需要的高尚品德。因此,他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强调美学的现实意义。他不满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拜金主义,更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专制主义,认为这都是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引出的结果,违反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纲领”。因此,要用“美感教育”冲淡以至洗刷低级的物质追求,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信念,经过潜移默化,形成自然的习惯和行动,这是他普及美学知识,注意美学实践的思想基础。他认为美以现象世界各种表象与物质材料作为自己的感性形式,而以实体世界的观念、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性内容。“观念”、“理性”不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而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美的普遍性、超脱性由此而来。他的美学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当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进步作用。(见彩图)

蔡元培 北京大学校园内蔡元培塑像 资料二 图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生于一个商人世家。十一岁丧父,家境从此萧条。蔡元培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1883年中秀才,1889、1892年相继中举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中日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学习外语,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中,蔡元培同情维新派,尤其佩服激进的改良主义者谭嗣同。他认为维新派失败是因为没有培养革新人才,决心兴办教育,一度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1年到上海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参与创立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并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作为培养革命人才、进行秘密活动的机关。

1903年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1904年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11月,将暗杀团改组扩大,修订章程,创立东南地区反清革命斗争的重要组织──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1906年春应聘任绍兴学务公所总理。1907年6月赴德,在中国驻德使馆工作。次年秋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学等学科。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擅权而辞职。不久旅居欧洲,从事著述。旅法期间曾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6年11月回国,次年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前后,他站在维护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礼教;提倡“劳工神圣”,反对军阀政客的巧取豪夺,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在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先后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北伐兴师后,他在江浙一带发起组织苏浙皖三省联合会,策动自治运动。次年2月北伐军攻占杭州,蔡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一度代理主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后,蔡元培与国民党右派联名发表“护党救国”通电,参加清党反共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大学院院长、代理司法部长、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1928年8月,因不愿与蒋介石集团为伍,辞去所兼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定居上海,致力于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10月国民政府设立五院,任命蔡元培为监察院院长,他坚辞不就。1932年,同宋庆龄、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为争取民主、保障人权、营救政治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著作编为《蔡元培全集》。

参考书目
  1. 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北京,1984。
  2. 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中华书局,北京,1980。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