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教徒起义

1848~1852年伊朗人民的反封建起义。因参加者以巴布教徒为主,故名。19世纪初,外国资本侵入伊朗,本地工商业遭到打击,封建统治集团加强剥削,广大人民所受压迫较前更甚,积怨日深。设拉子商人米尔扎·阿里·穆罕默德在从事宗教活动多年后,于1844年自称是救世主把意旨传达于世人的巴布(意为“门户”)。1847年他进一步自称为马赫迪,即救世主;并仿《古兰经》写成《默示录》──巴布教的圣经,创巴布教。巴布宣扬人类社会依次更替而发展,摩西及《旧约全书》、耶稣及《新约全书》、穆罕默德及《古兰经》都曾代表一个时代,但都已相继被取代而成为过去,现在应让位于巴布及其《默示录》所开创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人身自由和人民财产,保障贸易和商业利益,反对封建压迫;新社会中男女平权,人人平等而幸福。

巴布教徒最初企图在统治集团中传教,但未获成功,反遭压制。1847年巴布被捕入狱,各地遂纷纷起义。起义的主力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领导者为低级教士和商人。最大的 3次起义为;1848~1849年在伊朗北部的马赞德兰起义,1850年在里海西南的赞兼起义和同年在伊朗西南的尼里士起义。国王惊恐,于1850年7月9日将巴布处死,并调集重兵对各地起义进行镇压。因力量悬殊,到1852年各地起义据点先后被击破,无数巴布教徒惨遭杀害,起义失败。巴布教徒起义提出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要求,也具有反抗外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