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阁址在浙江宁波市。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阁主人范钦(1506~1585)

图

,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至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性喜藏书,为收集图书,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坊肆。他常至万卷楼从丰坊借读,遇未见善本,即借来抄录。丰坊晚年多病,藏书散佚甚多,遂将幸存图书卖给范钦。范钦与藏书家王世贞也有交往,从王的藏书中抄录了不少罕见之本。范钦收藏日富,乃建阁存置藏书。

天一阁是一座两层楼房,上层不分间,通为一厅, 以书橱相隔,下层分为6间, 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西偏1间安设楼梯,图书全部贮于阁之上层,中间3间排列大书橱10口,内6橱前后有门,两面放书,以便通风,后列中橱2口,小橱2口;又西一间,排列中橱2口;东偏1间因近墙壁,恐受湿气而不贮书。其书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气;橱内置芸草以防蠹虫。楼上前后有窗,以利通风,楼前凿池,环植竹木。以“天一阁”命名。 清代乾隆帝修《四库全书》时,令各省征集当地藏书,范钦裔孙范懋柱献书638种,受到嘉奖。其后乾隆帝为了建阁贮藏《四库全书》,曾派人到宁波察看天一阁的建筑结构。后来建造专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等七阁,就是参考天一阁的规制修建的(见四库七阁)。

范钦一生笃爱藏书,他收集图书并不专注于宋、元旧本,也十分重视当代资料,所藏以明代各省地方志,洪武、永乐以下各省登科录及各省乡试、会试、武举录为一大特色。地方志中,有些是属于边远地区如云南、海南岛等地的,都是难得的资料。此外明代学者的著述、诗文集,明代所刻明以前古籍,由天一阁保存下来的也很多。自清初黄宗羲登阁观书并写出书目后,清代学者登天一阁观书并继起编写天一阁书目者先后踵接。阁中所藏碑帖拓本,至乾隆间由全祖望编成《天一阁碑目》。后来钱大昕和张燕昌又加整理,再编《天一阁碑目》,总数有700多通。

天一阁藏书之所以能保存久远,是因为有一套严密的保管制度。范铁去世后,子孙相约为例,凡阁橱锁,分房掌管,禁止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为保护藏书,立有禁碑,如“烟酒切忌登楼”等。范氏子孙都能严守其约,所以阁中藏书从始创至明代末年,一直保存完好,在私家藏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天一阁藏书在明末清初之际,曾有一些散失。此后曾屡遭人为的侵夺,康熙初年,阁中所藏《明实录》已残缺大半。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征去的600 多种图书,在《四库全书》完成后,并未发还。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役,英军攻占宁波,闯入天一阁,劫去《大明一统志》和地方志数十种。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驻宁波后,当地盗贼乘乱入阁,盗窃阁中藏书甚多,当时范钦后人范邦绥曾借贷赎回了一部分。最 严重 的是1924年上海一些不法书商雇佣盗贼潜入天一阁,盗出藏书约1000余种。阁中原有藏书7万余卷,至此只剩1.3万多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对天一阁的保护工作,拨专款维修了藏书楼,修整了庭院和四周环境。藏书得到妥善保护,并陆续收回部分散失的藏书。当地一些私人藏书家也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天一阁。(见彩图)

宁波天一阁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