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查找图书、期刊或其他文献中的语词、概念、篇目或其他事项的检索工具。通常由一系列按字顺或其他逻辑次序排列的款目组成。其基本功能是揭示文献的内容和指引读者查找文献。

简史

“索引”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胜编的《大藏经随函索引》。英语index一词源于拉丁文indecare,具有指示位置的意思。1905年,日本坪井五正郎将 index译成“索引”。30年代,中国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曾将其音译为“引得”。

中国古代的索引又称通检、备检、韵编、串珠等,它是在字书、韵书、类书、 书目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三国魏建安年间刘劭等编纂的类书《皇览》( 222)就具有索引功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索引的起源之一。在早期的索引中,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812)、宋代黄邦先的《群史姓纂韵谱》、陈思的《小字录》等为姓名索引;宋代徐锴的《说文韵谱》、明代张士的《洪武正韵玉键》、明末傅山的《两汉书姓名韵》、清代章学诚的《明史列传人名韵编》及蔡烈先的《本草万方针线》等是专书索引。在编纂检索工具的长期实践中,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索引方法,如三国魏曹丕的“以类相从”的类序法,唐代颜真卿的“事系于字,字统于韵”和宋代阴时夫的“采摘事中紧切字为母,详载于平仄韵之下”的音韵法等。清代章学诚在《校雠通义》等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一些索引理论和索引方法。20世纪初,西方现代索引技术传入中国。30~4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个编纂索引的高潮,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洪业等主持编纂了大批索引,叶圣陶编纂《十三经索引》,王重民等编纂《清代文集篇目索引》、开明书店编纂出版《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等。 30年代初出版了钱亚新的《索引与索引法》、洪业的《引得说》等索引研究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版了大批索引及索引研究著作,如肖自力等的《分类目录主题索引编制法》、潘树广的《古籍索引概论》等,并成立了中国索引学会。

在西方,较早出现的索引是中世纪的《圣经》语词索引。早期较著名的索引有:15世纪60年代德国A.奥古斯丁纳斯的《布道的艺术》一书的主题索引;1830年德国文摘刊物《药学总览》索引;1848年美国W.F.普尔的《普尔期刊文献索引》;1851年美国的《纽约时报索引》等。在索引工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关于目录索引编制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如1856年英国A.克里斯塔多罗的《图书馆编目技术》等。1877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索引学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索引工作中的应用,索引的载体、形式和编制技术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除书本式和卡片式索引外,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穿孔卡片索引系统和缩微胶卷索引系统。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编制的索引和自动标引。

类型

索引的种类繁多。按照索引款目的标目,可分为著者索引、题名索引、语词索引、主题索引、分类索引、引文索引、文献序号索引和代码索引等。按照索引收录文献的类别,可分为书后索引、期刊索引、报纸索引、专利索引、标准索引等。按照索引的载体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索引、附录式索引、单卷式索引和期刊式索引(即索引期刊)等。

著者索引

是以著者的名称为标目的索引,可分为个人著者索引和团体著者索引两种。它可使读者了解某一著者有哪些著作以及著者从事研究的专门领域。由于著者名称简短、稳定和易记,其索引编制简单,应用相当广泛。但由于各国姓氏情况不一,不同语种的姓名书写方法不同,在编制和查找著者索引时须遵循严格的规定。

题名索引

是以文献题名(书名或篇名)为标目的索引,主要用于查找某一特定的文献。除了一般书名索引外,还有引用书索引和书评索引等。引用书索引把一部著作中曾经引用过的文献题名按字顺排列起来,供读者检索。书评索引以被评论文献的题名为标目,只要知道某一题名,就可查得关于该文献的评论。由于题名较长,难以记忆,而且只能从首字查起,没有其他检索入口,因此题名索引正逐步被关键词索引所取代。

语词索引

英文名为concordance,是以著作中出现的某一词语为标目而编制的索引,索引款目一般由标目(字词、短语、句),有关的上下文及出处3部分组成。用作标目的词语一般只是文献中的主要词,介词、连词、冠词等不予标引。除词语外,还向读者提供该词语所在的句、行、段,以供读者根据上下文判断该款目是否符合需要。语词索引的基本作用是查找某一词语在文献中出现的位置,使读者掌握正文某一段落中的语句,以及有关同一主题的材料,同时还可以用来比较和分析各词语的涵义和用法,以及进行辞书编纂、语言学研究、版本鉴别、古籍校勘等。

主题索引

是以文献内容主题为标目的索引。按照采用的索引语言的类型,可分为标题(词)索引、元词索引、叙词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按照编制的方式和特点,可分为链式索引(见链式索引法)、挂接主题索引、引文索引、保留上下文索引系统、依据假设的轮排主题索引、选择组配索引、嵌套短语索引等。按主题的索引对象可分为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物品名索引、事件索引、年号索引,文献题名索引等。

分类索引

是以分类号为标目,按照某种分类表或分类体系编排的索引。其作用是供某一学科、专业或课题的检索。分类索引按照学科体系排列,编制方式与图书馆的分类目录相似。如上海图书馆编制的《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制的《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等。分类索引因分类体系不易掌握,一般不易编制,也难于查检。

索引编制法

编制索引事先要进行总体设计,决定索引类型、收录范围、标目结构以及专指度、标引深度等性能指标。索引编制一般有以下工序:

选取标目

索引标目是表示文献内容或其他特征的语词或符号,是排检索引款目的依据。索引标目可由人名、机构名、地名、物品名、文献题名、主题名、号码、语词或引文等组成。标目用语一般从被标引的文献中选取,或者从按照事先编定的词表或分类表中选取,如果标目意义含混,除了增加副标目或说明语外,还可以用括号添加必要的索引注释,以说明标目的准确涵义及范围。标目的选取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减少误差,提高检索效率。

编制参照

为加强款目之间的联系 , 扩大用户的检索范围,索引需编制参照。索引中的参照通常为单纯参照(“见”或“see”)和相关参照(“参见”或“seealso”)。在书本式索引中,相关参照紧接在标目或副标目之后。必要时可以编制一般参照,说明使用方法(见参照法)。

制作款目

索引款目通常包括索引标目 (包括主标目、副标目、说明语)、索引注释、出处及附加代码。出处即索引词在文献中的位置,又称文献地址,如页码、栏码、章节号码、正文编码等,有的索引还在出处项后附加一些表示文献的语种、类型等代码。

排列款目

索引款目的排列一般以标目为依据。排列方法主要有:

(1)形式排列法(包括字顺法、数序法、编年法等);

(2)分类排列法(按学科体系排列);

(3)混合排列法(包括先按分类后按形式排列,或者先按形式后按分类排列),一般索引以形式排列法为主,即按逐词、逐字母、逐音节的字顺排列法,必要时,以分类排列法为辅助。款目排列方法应在索引前言中有所说明。

编辑加工

索引出版前的编辑加工包括版面设计、款目审核、前言(编辑说明)撰写等项工作。排版格式一般用表格式、坐标式、分行式、段落式或混合式等。版面设计通常运用空格、缩格以及字号字体的变化,做到既醒目易读,又节省篇幅。用计算机编制索引大致经历了机辅索引和自动标引两个阶段。机辅索引,即以计算机辅助编制索引,一般由索引员完成标目的选取及其他组成款目的数据,计算机则按格式进行款目编辑排序、校验输入、生成参照、打印排版等事务性工作。机辅索引采取人机合作的方式,把索引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具有质量高、速度快的优点,而且成本低于自动标引。60年代末、70年代初,机辅索引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包括挂接主题索引、保留上下文索引等新型索引。自动标引是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文献中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从而实现标引工作以至索引编制工作的自动化。目前自动标引分为词频统计标引法、句法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3 种。其中词频统计标引法已应用于关键词索引的自动编制。

参考书目
  1. H.博科等著,王知津等译:《索引的概念与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4。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