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中国清代木构建筑群。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路东。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在明内官监太监官房旧址创建。原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胤祯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被封为“多罗贝勒”,其府邸称祯贝勒府,亦称四爷府。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祯晋封为“和硕雍亲王”,府邸升为雍亲王府。弘历于康熙五十年(1711)出生于此。胤祯即位,建元雍正,遂改王府为黄教上院与行宫。雍正三年(1725)改今名。当时为雍正帝刺探情报、进行特务活动的粘杆处也设于此。雍正十三年(1735)因停放他的灵柩,将宫内昭泰门、雍和门、正殿、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易为黄琉璃瓦顶,并奉雍正帝影像于永佑殿,改名神御殿,从此雍和宫成为清帝供祀祖先的影堂,大部分殿宇作为喇嘛诵经之所,其余部分留作行宫。乾隆九年(1744)正式改为喇嘛庙,一度曾成为全国喇嘛教活动中心。清光绪年间主管全国教务的喇嘛印务处设于宫内东花园。庙内喇嘛最多时达 500余人。雍和宫是一处研究清代历史、建筑和宗教的重要文化遗产。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规模宏大,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由 5座高大雄伟的建筑组成,自南而北为昭泰门、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每进院落两侧又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药师殿、翼楼等附属建筑。昭泰门前为一开阔的广场, 3座牌楼分列于东、北、西三面,北面一座为四柱三间九楼,东西两座为四柱三间七楼,均绘龙凤图案,枋正中有乾隆御笔石匾额。广场与昭泰门之间以一条甬道相连。昭泰门后依次为重檐歇山顶钟鼓楼、天王殿,殿原名雍和门,内供奉弥勒像和大型泥塑四天王,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护法神。弥勒像后有硬木塔两座,扇面墙后立手持金刚杵韦陀像 1躯。天王殿前东、西两座碑亭内立高宗弘历撰文,用满、汉、蒙、藏四体文镌刻的《雍和宫碑》。天王殿后有大型铜香炉 1座,铸造精美。其后为一座重檐歇山顶碑亭,内立四方碑 1通,用满、汉、蒙、藏四体文镌刻“喇嘛说”由弘历撰并书,碑文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清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亭后正殿原名雍和宫,内有铜三世佛,乾隆十二年(1747) 养心殿造办处制作。东西山墙佛台上安放脱纱十八罗汉像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白伞盖挂像,均乾隆时期遗物,至今色泽依旧。该殿东西有配楼,东称密宗殿,西称讲经殿,内有大威德、宗喀巴等像。

永佑殿位于雍和宫之北。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五间,殿内供奉铜佛像多尊。殿北为法轮殿,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七间,前出轩,后带厦,各五间,均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边各辟一黄筒瓦悬山顶天窗。殿顶及天窗顶部共建藏式鎏金喇嘛塔 5座。整座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为喇嘛举行法事活动的场所。殿内供奉高约5米的宗喀巴铜坐像,像后有檀香木雕五百罗汉山,罗汉用金、银、铜、铁、锡 5种金属制成。东西壁绘释迦牟尼本生故事画。该殿综合了汉藏建筑特点,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结构,将西藏灵活多变与汉族均衡对称的布局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殿后东侧为班禅楼,西侧为戒台楼。

万福阁位于法轮殿之北,为雍和宫内最高大的建筑,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高约30余米,上、中、下 3层楼均面阔五间。上层正中有“圆观并应”匾,中层为“净域慧因”匾,下层悬“万福阁”雕龙华带匾,用满、汉、蒙、藏四体文书写。阁内供奉一尊高26米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立像),地上露出18米,相传由一根白檀香木雕成,比例匀称,雕技高超,为雍和宫内三绝之一,也是国内现存大型木雕像之一。阁东西分列永康、延绥二阁,以阁道相通,联成一体,成为一组气势轩昂的建筑 (见图)。中路最后的一座建筑为绥成殿, 黄琉璃瓦硬山顶,为面阔七间,上下共十四间带廊楼房,该楼地处宫内地形最高处。

图

雍和宫的建筑布局前半部明朗开阔,显得极为宁静。自昭泰门以北则建筑密集、殿阁错综,与前半部疏朗的格局成为明显对比。宫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如乾隆受戒时用的一套器具和一幅写实的《乾隆受戒图》,是研究清帝皈依喇嘛教的实物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雍和宫得到国家的重视与保护,1950年、1952年进行过整修。1979年又做了全面修缮。1981年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现寺内除有宗教人员外,还设立了文物保护小组,负责文物的整理、研究保护工作。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